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措施

2017-04-14 11:00赵斌
体育时空 2016年12期
关键词:终身体育意识高校大学生

赵斌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2-021-02

摘 要 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是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理解归纳法,论述了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意义,文章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回顾,从重视体育理论知识教学、加强以终身体育为宗旨的体育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多样化、抓体育协会建设,营造出良好的锻炼氛围五个方面探讨了培养措施。

关键词 终身体育意识 大学生 高校 路径

终身体育又称“终生体育”,由终身教育衍化而来,是指人们在一生中所进行的身体锻炼和所受到的各种体育教育的总和。终身体育意识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指导和教育的一种思想认识与行为倾向。[1]高校体育教育作为大学生系统接受学校体育的最后一站,也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重要衔接点,其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是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的重要时期。因此,高校体育教育要以培育大学生们终身体育的观念、意识和锻炼习惯为重点,使他们不仅在学校期间对体育有足够的重视,且还必须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通过大学的系统体育教育培养他们终身体育习惯,使他们毕业踏入社会后仍然能够自发地坚持体育锻炼,实现学校体育诗人终身受益的社会学功用。因此, 高校加强对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和强化,明显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与研究价值。

一、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

生命在于运动,高校作为大学生学习与成才的主阵地,在大学生的成长生涯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从大学生自身发展而言,她们要想尽快适应社会,并为毕业后的就业和社区生活打下基础,除了社会发展必须的技巧和知识之外,还需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与良好的心态来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为此,大学生必须要掌握一到两种体育锻炼技能,与周围亲友、同事并且经常性的参与体育镶炼,并养成勤于锻炼的习惯,从而提高身体素质、净化心境,促进家庭幸福与工作效率的提高。可见,高校在体育教学中,必须要加强对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帮助大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掌握该项目的基本锻炼方法,提高自我锻炼能力,进而促进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二)有利于促进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

体育新课改强调“要以人为本,坚持健康第一思想,树立终身体育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为体育的育人目标不仅仅是大学生在高校阶段进行体育锻炼,而且是步入社会后,何间何地都能自觉地进行身体锻炼,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需的健康人才。所以,应立足现实、面向社会、着眼未来,培养大学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引导他们养成体育锻炼习惯,使体育成為他们未来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高校新课改精神的解读,就不难发现,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强化大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是落实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

(三)有利于阳光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2013年10月24日,为了切实推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引领广莘莘学子走上操场、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掀起学校体育锻炼的热潮,此项工程简称为阳光体育运动。众人皆知,大学生不仅是中华文明薪火传承的主体,更是未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梦的中砥柱力量。从此层面上来讲,大学生群体拥有一个健康的身心状态非常重要。目前,国家所颁布与正全面推进的阳光体育工程,绝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从科学发展观的视域出发,集焦于对人本的关注,更加关注人的健康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阳光体育的主体是在读学生,因此大学生应发挥领头与表率作用,每天锻炼一小时,持久养成锻炼习惯,形成示范效应。

(四)有利于《全民健身纲要》的纵深推进

自2002年《全民健身纲要》实施以来,就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做出相应的努力,也取得了可惜的成绩。但《全民健身纲要》的纵深推进,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坚持与付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对子女接受教育认识程度的提高,目前已由“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向高等教育的方向迈进,众所周知,大学生受过高等教育,不仅是科技知识的载体,也是各项社会活动的重要参与者与中坚力量。为此,培养他们的终身体育意识,使他们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然后形成辐射效应,带动身边人群在业余时间,积极从事健康的各项体育活动,不仅有利于营造康乐和谐的社会氛围,更有利于《全民健身纲要》的纵深推进。

二、培养措施

(一)重视对体育理论知识的渗透

知是行之始。为此,首先增加体育理论教学的课时量,通过理论渗透终身体育锻炼对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性。目前,我国大多数的高校体育教学课时安排基本上都是以专业技术课为主,而理论知识教学的课时量明显不足,有专家呼吁,高校体育教学应在大纲中要增加理论知识的课时量,通过体育教师系统的传授,使大学生获得更多的体育理论知识,这样有利于在大学生明白体育锻炼的重要性,通过理论了解一定的体育常识,,即使离开学校后仍会继续从事一定的体育锻炼活动。为此,要重视体育理论课对终身体育意识的渗透作用;此外,在日常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大学生主动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之中,不仅可以加深印象,同时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而且还能促进体育教师教学实效性的提高。总之,重视体育理论知识渗透,然后通过实践课与所学的理论知识相结合,让大学生既学到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又加强了体育实践锻炼、终身体育思想就会在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中萌生。

(二)加强以终身体育为宗旨的体育课程设置

大学体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由大学体育结构和功能及社会发展对大学体育要求所决定的。大学体育既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与途径。专家建议,以“终身体育”为宗旨的体育课程应该将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融合在一起,把体育教育娱乐化、生活化,将体育课的功能多元化,激发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调动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高校相关部门对课程的设置应建立在调查基础上将体育课程丰富化、多样化。体育课程可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课程的项目设置可根据调查结果中高校大学生最喜欢的体育项目进行科学设置与安排。只要必修课的体育项目能得到大多数的赞同,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大学生对体育必修课的积极参与。另外,体育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同样应该根据调查结果来设置,体育项目应该尽可能的多样化,给予高校大学生充分的课程选择自由,在合理引导的基础上,给大学生一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这样能够让大学生更早地确定自己的运动爱好和运动专长,并成为终身锻炼的运动项目,达到高校体育教育的目的。

(三)教学方法多样化,让大学生体验到运动所带来的愉悦

走访调查发现,部分体育教师教学方法依然单一,因为熟练、操作简便,结果使得课堂教学气氛枯燥、乏味,形成了大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教师的尴尬局面。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应在新课改精神的引领下,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以生为本,灵活运用游戏教学法、示范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在实践探索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展示出体育课独特的魅力。但值得指出的是,不管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要注意两点:一是要紧扣教材。体育教师在教学之前要很好地钻研教材,认真地设计教学活动,将教材内容和学情很好地结合起来,既要让大学生学到知识,又要让大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二是要让大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 [3]

(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教学实践证明,丰富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可以起到有效培养大学生的运动兴趣、巩固与提高他们的体育运动技能的作用。同时,课外体育活是学校课堂教育的有效延伸与有益补充,也是增强大学生自觉参与和自控能力的实践过程。终身体育锻炼是形成终生体育意识行为的重要实践环节,是一种处于自我身体保护与自我约束的动态过程。可见,要使大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首先要引导他们在读期间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实现此目标,就需要体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大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兴趣爱好,进行分层教学(或者称之为异步教学法),然后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并通过有组织的、丰富的课外体育活动形式,营造积极向上的体育氛围,充分激发与调动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使大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通过參加体育锻炼对身心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与带来的益处,然后积极自觉进行体育锻炼,并形成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并能够长期坚持,最终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养成终身锻炼习惯。

(五)抓体育协会建设,营造良好的锻炼氛围

大学生体育协会在高校改革和发展的推动下,目前已蓬勃发展起来,也到了师生的认可。这种方式对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实现高校体育的社会化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协会是一个群体,大学生是协会的主体,教师和体育骨干是这个群体中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大学生加入协会是自愿的,可按照自己特长或个人喜爱有选择的参与,这就彻底改变了体育课堂同内容、同方法、同考核标准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以其积极的热情和强烈的内驱力去积极主动参与,在快乐锻炼中提高了个人的健康水平与专项运动技术水平。从目前普通高校所建立的协会来看,问卷显示,其已显示出了强大生命力,其对增强大学生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体育兴趣、增强社会交往能力、激发创新意识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为此,高校应重视协会建设,合理规划、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管理,使其和谐有序发展,为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营造出良好的锻炼氛围。

学校体育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体育教师应更新观念,不断完善自我的体育知识和技能结构,从重视体育理论知识教学开始,要牢固树立渗透终身体育教育思想,在日常体育教学中,加强以终身体育为宗旨的体育课程设置,坚持教学方法多样化、让大学生体验到运动带来的愉悦感。此外,要加强科学指导工作,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并结合当前形势,抓体育协会建设,营造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良好氛围,同时还应大力开展快乐体育,以增强大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最终为大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敬忠强.学校体育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2(2):144-146.

[2] 叶芳.高校女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164-165.

[3] 张海.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J].学周刊.2013,2:185-185.

[4] 郑宏源.大学生身心健康与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研究[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2):114-116.

猜你喜欢
终身体育意识高校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