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动画的发展方向

2017-04-14 10:05张瑶李勤汉
商情 2017年7期
关键词:动漫动画漫画

张瑶++李勤汉

动画是造型艺术和影视艺术结合的产物,是最终通过影视媒介把作品内容传递给观众的艺术形式,属于影视艺术的范畴,我们又常称之为“美术电影”。徜徉于动画、漫画、电子游戏、网络游戏和动漫周边产品之间。

发展历程发展前景

一、动画发展的重要性及其原因

动画片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媒介和艺术符号,势必承担着文化传播的功能,而我们每一代人身上又都肩负着传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科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们越应重新估价本土文化艺术的价值,挖掘和弘扬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重新塑造新时代的民族形象。

在文化方面,中国拥有的丰富文化资源,将成为动画题材的最大滋生土壤。然而剧本的创作和改编是制约我们动漫发展的一大弱项,这一点日本和美国的漫画先行的做法应当给我们很好的成功启示。事实上,无论日美还是欧洲,很多动画作品都是由漫画改编过来的。

众所周知,无论是技术,还是手法,在真正的创作当中,充当的依然是工具的角色,在肯定技术优越性的基础上,我们不能喧宾夺主,更不能本末倒置,一味的追求形式或者技术的新奇而背弃创作规律。这一点,美国的动画创作已经给我们很多深刻的教训,是《恐龙》,还是《最终幻想》,技术上的成功却没有真正成全影片。

二、中国动画应该确立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中国本土艺术造型语言非常丰富,但如何转化为动画造型形象,将传统的本土文化符号创造为倍受当代人喜爱的艺术形象,尤其是结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创新的动画语言。应该说这一方面缺乏深入的研究。一个时期以来,艺术界对待本土文化的态度不是“拿来主义”,就是“虚无主义”,对于艺术创作更是如此,缺乏深入的研讨和现实的分析。动画借鉴传统造型形象有利条件很多,几千年形成的中国本土艺术语言充分,有着浑厚的受众群体。从文化传承的血脉上是无法割断的,尤其是艺术造型元素突出,有很强的包容性,承传着文化脉络的基因,具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多重因素。如何把这些无形的资源开发利用好,适用于动画造型之中,应该说是振興中国当代动画产业的一大命题。文化上的借鉴与传承,并非是空洞的概念,的确需要有识之士从研究入手,从创作开启,运用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把传统的形式重新解读,并融入市场之中,获得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我们注重对本土文化以及民族特色的继承,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现代化的动画产业,借鉴传统也是更好地服务于现代人的文化生活。

动画是一个形象化很强的文化产业整体,动画形象是其灵魂,动画技术是其血脉,是连接艺术与技术的重要因素,也是创造完美动画的必备条件。所以说,在动画造型形象选择的同时又不可忽视相关因素的制约。我们所主张在本土文化中寻找的动画形象,应该是那些文化品位较高,民族风格鲜明,造型独特,而又适益于动画艺术表现的文化资源。作为新生代的动画设计者,应该注重审视中国本土艺术中最具表现力的造型语言。这既需要文化上的整合,更需要符合动画技术的规律,动画艺术形象转化的过程即是艺术创作的过程。

三、中国动画的发展趋势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模式化教育,从某种程度上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形成了顺从、统一的传统文化心理。然而,动漫的创作离不开丰富超凡的想像能力,有时甚者需要的是极富夸张的想像,这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原创动漫人才的匮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后已成为制约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关键。业内的专家们一致认为,如今我国的动漫产业链中,重视开发和扶植原创漫画的力度还很不够。漫画可以延伸出动画,且隐藏着巨大的市场前景,但国内目前几乎“无漫可动”。优秀的动漫作品诞生后,要想获得经济效益必然离不开专业的运营操作。曾专程前往日本考察动漫产业发展的国家广电总局副总编辑金德龙说,国际惯例显示,动漫产业并不靠出售的播出版权赚钱。

中国是个千年古国,我们有着悠久的历史,悠远的文化积淀,面对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我们要坚定自己的步伐,在发展中稳步前进,力求动画题材和剧情上的创新,不断开拓观众群体,使得动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年龄向的大众娱乐和文化载体。而且动画产业作为后起之秀,必将在全球文化产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到时候,中国动画定将取得令人欣慰的成就。

参考文献:

[1]侯易.面向紧急疏散的群体仿真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8.

[2]闫苑.浅析超级市场的安全疏散[J].安防科技,2003(10):13-16.

猜你喜欢
动漫动画漫画
揭秘油画动画 逐帧堆砌的精致艺术
动画迷,变身
知识漫画
漫画4幅
漫画与幽默
动漫二次元
锋绘动漫
开口笑
锋绘动漫
动画总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