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球正手挥拍发展趋势

2017-04-14 00:10黄朋
体育时空 2016年12期
关键词:发展史网球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2-021-01

摘 要 本文从总体上分析了网球握拍方式与材料科技的发展密切相关,与运动场地类型及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发展也是密切联系的。对网球正手挥拍方式中的握拍法、击球准备动作、正手击球动作、击球后的动作的主要流行趋势予以简述。

关键词 网球 正手挥拍 发展史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网球正手挥拍方式及发展趋势。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检索网上数据库、查阅近几年大量相关问题的论文和学术文章与有关资料,借鉴学习前人有效成熟的研究科研成果作为基础理论,并对查阅的相关文献书籍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2.逻辑分析法

对调查统计数据的结果和收集到资料进行系统的比较与分析。

二、正手握拍方式与其他主客观因素的关系

(一)握拍方式与材料科技的关系

首先是材料,原来的球大多是木制球拍,由于没有弹力,球只有靠身体产生力量,这必然要求运动员优秀的技术功底。而大陆式式正好迎合了这些条件,当之无愧的被广大选手选用,让他们充分发挥手腕的力量和灵活性,从而取得胜利。接着是铝、碳素、含棚材料,现在是钛,随着材料的革新,制拍技术和设计的提高,球拍拥有越来越大的拍面和甜点,这一切就导致稳定是不可能去主宰胜利的,西方式握拍显得更具有稳定性的。

(二)握拍方式与身体素质的关系

当今网球运动员身体条件比以往相比,身体强壮,并且都受过专业系统的训练,击出的球速更快,力量更大,因此必须会产生与良好的身高和体力相适应的技战术。身高有优势选手使用超西方式更有优势。现代网球科技致力于寻求球拍重量、运动员力量、身高的最佳结合点。对于业余网球手来讲,握拍方式的应用以舒服适合为最重要的。

(三)握拍方式与场地的关系

网球赛场地面的材质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现代网球四项大满贯赛事中的两项是在硬地球场进行,这样球场的球反弹比较高;球运行轨迹比较稳定,而且赛事中的法网公开赛也在红土场地上进行,这种球场很少发生反弹方向不稳定的现象。在这样的球场上比赛,运动员可以放心大胆地大力击球并以超西方式最有优势。

三、正手握拍方式的未来流行趋势

(一)握拍法

当今世界网坛大都使用的是半西方式和西方式,这种握拍方法会感觉击球更容易,击球力量更大,即使肩部高度的球也可以发力击打,对于强烈旋转的球也是很有优势。结合各种握拍方式的优点,最小化其缺点,在比赛中灵活运用才是当今之主流。

(二)击球准备动作

新式的大力正手击球站位姿势是开放式的,后脚比前脚更靠近来球的飞行路线。击正手大力球的站立姿势也可以是丁字型的,一只脚直接置于另一只脚的前面。采取这种姿势击球,最重要的特点是击球者的肩部和臀部,由于身体的转动从而产生或积蓄许多能量,与双脚固定相对应,整个身体好似一根经过扭曲的弹簧。这种扭曲的身体一旦启动,同时伴随着强壮的双膝的扭转作用,会爆发非常大的击球力量。

(三)大力正手击球动作

按照传统正手击球的动作,运动员双膝在击球时一直是弯曲的。用这种击球动作,球拍的理想击球位置是在腰部上下这一高度。击球后,击球动作继续保持封闭状态,双膝弯向地面的方向。当今优秀运动员在击正手球时则更多的利用球拍头部的加速能力,同时借助双膝蹬地时产生的爆发力,这种力量在击球完成后会带动运动员的双脚离开地面,从运动员的本意来讲并没有要跳跃的意图,可见这一击的爆发力有多大。如果采用西方式的握拍法,可以击得更远速度更快,球拍击球点的位置是在腰部与肩部之间,比传统的击球效果提高了许多。

(四)击球后的动作

传统的击球动作在将球击出以后,球拍会顺着击球方向运动一段距离,球拍的头部一般指向球的上部。当今正手动作中由于拍头及挥拍会生巨大的加速度,在击球动作完成后是不可能将球拍立即停止的,球拍头部最后围绕运动员的颈部几乎要环绕。在击球一系列动作中,运动员肘部一直在随之运动。并且在击球结束时的位置比传统击球时的位置要高出很多。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過对网球正手一系列的比较研究,从而对网球运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随着我国网球运动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受我国李娜、郑洁、吴迪、张择等优秀运动员的影响,我国的网球正是一片大好,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球运动正在逐步走入人们的生活,其前景很好。值得我们每一个网球从事者努力推动我国网球的发展普及。

(二)建议

不管是网球运动员还是网球业余爱好者,不仅要掌握多种握拍方法,不断练习,重要的是要能合理和适时灵活地运用在实战中。在练习时就要多尝试不同种握拍方法击球的感觉,掌握好各种握拍方法有助于网球技术的提高和战术的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1] 魏星临.对网球正手握拍方式的研究分析[J].科技风.2009,2(9):217-218.

[2] 杨宝强,李杰.关于网球初学者握拍方式的教学实验[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0(3):78-80.

[3] 陶志翔.网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36-60.

[4] Nick Bollettieri,黄子麟.正手绝杀[J].网球天地.2006:74-75.

[5] 王勇.浅析网球正手击球技术的限制性因素[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26(6):65-68.

作者简介:黄朋(1987-)、男、湖北孝感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工作单位: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部体育教研室,邮编:432000,地址:湖北省孝感市玉泉路17号;

联系电话:15971233988,Email:huangwmf@163.com

猜你喜欢
发展史网球
网球究竟是什么颜色?
腰痛不用愁,网球来帮忙
Tennis Picker捡网球小能手
提高生物化学教学效果的探索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浅谈我国会计发展史
浅谈低音提琴在演奏中的技巧问题
明晰主线,品读实效
童话里的网球公主
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