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翔
使用网络语言,应坚守原则。网络语言的产生,本来是为了娱乐大众,方便沟通交际的。然而,当网络语言上电视节目,进入教科书,登上词典后,一些现实问题免不了引起争议。不管结果如何,网络语言应该有自己的原则!
使用网络语言,应该在适当的场合中。
网络语言作为网络文化的特色,在网络空间使用不可抹杀。然而,作为文化圣洁的殿堂,教科书和字典等中华文化传承的权威载体是绝不可涉足的。因为这类文籍是教育每一代孩子的媒介,虽然网络文化有其精华,但仍免不了一些低俗的杂质。所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绝不是空口之谈。使用网络语言,应该注意场合。这样,才能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营造更好的环境。
使用网络语言,应时刻保持民族自信。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作为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国度,在面对文化创新时,应时刻保持文化自信。只有每个中国人都保持高度的文化自信,社会的向学风气才能形成。民族自信是中华文化的铠甲,这样,才不会在大批低俗网络用语的普及化和日常化时,感到猝不及防。坚持民族自信,才能引领网络语言健康发展,为中华文化添砖加瓦。
使用网络语言,要坚守社会道德。
目前,在互联网上的不少娱乐视频中,主持人大爆粗口,其粗鄙之语与社会公德背道而驰。用网络语言来满足自己的心理发泄,是许多人钟爱网络的原因之一。当内容消极的文章发表上网时,当用语低俗的视频发布上网时,痛快的是这些始作俑者,然而祸害的却是许多无知单纯的青少年。这无疑是在他们健康成长的花季,挖下了道德缺失所导致的陷阱。使用网络用语,要坚守社会道德的底线,让社会道德足以照亮网络世界,驱逐黑暗与阴冷。
使用网络语言,要坚守原则。这不仅仅是使用者的责任,也是政府监管人员的义务。只有监管人员真正负责起来,积极、认真地投入监管工作中,才能为网络语言创造更好的環境。这便要求建立完善的网络监管系统,将违规惩罚制度落实到位,促进网络语言的健康发展。
语言是人们自我表达的工具,当我们坚守原则时,才能让自己的语言大放异彩。
所以,网络语言需要原则!
【借而鉴之】
本文有的放矢,针对材料现象有针对性地提出观点,逐层深入,说理深刻,并提出解决措施;全文结构严谨,是一篇典型的并列式议论文;另外,本文语言平实,言简意赅。初学议论文的同学可以借而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