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尔第三王朝行省制度探析

2017-04-14 00:17刘昌玉
社会科学 2017年1期

摘 要:行省是乌尔第三王朝的最高地方行政机构,在中央与地方的行政管理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乌尔第三王朝沿袭了阿卡德王朝开创的行省制度并对其加以发展改革,创造了内外行省“二元制”的管理模式和相应的赋税体系,使其成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得力工具。但是,行省管理中的总督与将军的相互制约与影响,以及苏美尔城邦旧观念的遗存等行省制度弊端也成为乌尔第三王朝灭亡的主要内因之一。

关键词:乌尔第三王朝;行省;“二元制”;恩西;沙基那

中图分类号: K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7)01-0156-06

作者简介:刘昌玉,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环东海与边疆研究院讲师 (浙江 金华 321004)

行省是乌尔第三王朝最高的地方行政机构,对于乌尔第三王朝的中央集权制统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是乌尔第三王朝兴衰的主要因素之一。行省制度引起了亚述学界的关注。1919-1953年间,凯瑟、施耐德和哈罗先后对行省总督(恩西)进行了整理分析,包括恩西的时期、任期、继承方式、职位转换、种类划分等方面,很少涉及到行省制度方面的研究1 。1987年,施泰因凯勒首次提出乌尔第三王朝地方政治的“三重区域”理论,将乌尔第三王朝地方政治由内而外分为:核心区域、边远区域和附属国。其中,核心区域征收巴拉(bala)税,边远区域征收古恩马达(gun3 ma-da)税2。 1992年,前田徹对施泰因凯勒提出的边远区域进行了疏证补充3 。上述研究成果涉及乌尔第三王朝行省的许多重要问题,有关学者富有启发性的观点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乌尔第三王朝的行省制度奠定了基础。然而,它们仅仅基于有限的文献资料列举了行省总督的名字和任期,或者仅仅探讨了某个行省的部分问题,尚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考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乌尔第三王朝内外行省“二元制”结构入手,分析地方行省与乌尔中央的关系以及行省对乌尔第三王朝兴亡的影响,以期较全面地解读乌尔第三王朝的行省制度。

一、行省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古代两河流域的行省制度最早的雏形源于捷姆迭特那色时期(约公元前3000—前2900年)的城邦封印,每个城邦通过各自的封印来实施行政权力1。在舒如帕克(今伊拉克法拉)出土的文献中记载了城邦联盟,包括以下六个城邦:乌鲁克、拉伽什、温马、舒如帕克、阿達卜和尼普尔2。当然,城邦联盟只是一个松散的联合组织,不具有中央政府的性质,在城邦联盟内部,各个城邦实质上依然保持独立执政。

早王朝时期(约公元前2900—前2300年),也即苏美尔城邦争霸时期,城邦之间的兼并、争霸战争,导致城邦数量不断减少,出现了具有霸主性质的“基什王”称号。早王朝末期,温马城邦的首领卢伽尔扎格西战胜乌鲁克王乌鲁卡基那,逐步完成两河流域南部的统一,自称“苏美尔之主”(para10-para10 ki-en-gi)和“万邦之首领”(ensi2 kur-kur),其统治区域包括众多城市(由原来的独立城邦发展而来):乌鲁克、乌尔、拉尔萨、温马(含扎巴兰、吉安)、阿达卜、尼普尔和拉伽什等3。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城市或城邦在当时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行省,不具有直属于中央政权的地方实体的特征,相当于早期城邦联盟,这些被征服城邦名义上依附于城邦霸主,这种上下级关系已经可以看出行省的雏形。

阿卡德王朝(公元前2334—前2154年)建立之后,首王萨尔贡设立了大约30个行省,创立了行省制度4。山地民族古提人灭亡阿卡德王朝后,进行了短暂几十年的松散统治5。直到公元前2112年,乌尔那穆建立乌尔第三王朝,首先沿袭并发展了阿卡德王朝的行省制度,后来的王朝继续沿袭革新,使行省制度成为古代两河流域的一项基本的地方政治制度,影响着古代近东文明历史的发展。

二、行省的“二元制”结构

乌尔第三王朝(公元前2112-前2004年)是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在中央,国王是国家最高权力的代表,位于最高层;王室成员次之,位居第二层;丞相(sukkal-mah,又译“大维齐尔”或“大苏卡尔”)是主管行政事务的最高长官,他和主管宗教事务的最高长官大祭司(zabar-dab5“扎巴尔达卜”)一同位居第三层,直接听命于国王6。

在地方,乌尔第三王朝依据“三重区域”政策进行管理,将地方区划为:核心区(core)、边远区(periphery)、附属国(vassal state)。其中,核心区和边远区一同构成了乌尔第三王朝的行省单位,分别称为内省和外省,即行省的“二元制”结构。

内省、外省统治主要有三个区别:一、地理位置不同。内省一般位于王朝的核心区域,主要是围绕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中下游的区域,北起西帕尔城、南至乌尔城(今伊拉克南部);而外省主要位于底格里斯河中上游,以及沿卡伦河一带,北起阿淑尔城、南至埃兰的苏萨城和阿丹顿城(今伊朗西南部)。二、赋税种类不同。内省向中央政府缴纳或接收“巴拉”税(bala,意为“交换、轮流”)1;而外省向中央政府缴纳“古恩”(gun2)税或“古恩马达”税(gun2 ma-da,意为“地区赋税”)。三、行省长官不同。内省由总督(音译“恩西”)负责行政事务,由将军(音译“沙基那”)负责军事事务,恩西和沙基那由国王任命;而外省一般是由将军和其他官员统筹负责军政事务。

乌尔第三王朝共设立有19个内省2。在地理位置上,内省北起西帕尔省(今伊拉克Tell Abu Habbah),南至乌尔省,东、西差不多是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区域,相当于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南的区域3。内省主要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即省会城市,是该行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在省会城市的周围分布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城镇和村庄,每个村镇又下设有若干个“区”(a-?a3)作为最基本的行政单位4。

在19个内省中,有三个省属于“都省”:乌尔省、乌鲁克省和尼普尔省,类似于中国历史上元朝中书省的直辖地区——腹里5。这三个省不管在行政管理、管理体系及与中央政权的关系方面,与其他内省有明显的区别。首先,乌尔省位于两河流域最南端,它既作为一个行省单位,又是乌尔第三王朝的首都,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与其他内省不同,乌尔省没有总督,而是神庙总管“沙卜拉”(?abra)主管乌尔省内行政事务,并且和其他内地省一样支付和接收巴拉税。其次,乌鲁克省(今伊拉克瓦尔卡)位于乌尔的西北部,靠近幼发拉底河东岸,是乌尔第三王朝王室成员的所在地。和其他行省不同,文献中极少有乌鲁克省总督“恩西”和将军“沙基那”的记载,恩西和沙基那多由王室成员(如王子)担任,可能乌鲁克省由国王或中央直接管辖,具体行政事务由代表国王的神庙主管“沙卜拉”和“桑伽”(sanga)负责,比如支付和接收巴拉税,所以实际上乌鲁克省的最高行政长官不叫恩西或沙基那,而是神庙主管沙卜拉和萨伽。再次,尼普尔省(今伊拉克努法尔)位于王朝内省的中间位置,是两河流域主神恩利尔的居住地。尼普尔不仅是乌尔第三王朝的宗教首都,也是整个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宗教中心和圣地,享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普通内省相同的是,尼普尔省也是由总督“恩西”负责行政事务,尼普尔总督的位子由一个叫乌尔麦麦的家族世袭垄断6。与其他内省不同的是,尼普尔行省不需要向中央缴纳巴拉税等任何税收,它是乌尔第三王朝所有行省中唯一一个不需要缴纳任何税收的行省,其原因与它特殊的宗教地位不可分割。不过,尼普尔省虽然不缴纳巴拉税,但是它却可以接收巴拉税。尼普尔省总督有义务将接收的巴拉税物品(主要是牲畜)用于各种祭祀活动,献给尼普尔众神灵1 。

相比于内省资料的详尽,关于乌尔第三王朝外省的史料比较匮乏,对其了解也十分有限。乌尔第三王朝外省向中央缴纳“古恩马达”税2 。在地理上,外省北至尼尼微、乌尔比隆(今伊拉克北部),沿底格里斯河中下游一线与内省接壤,南达埃兰的阿丹顿(今伊朗东南部),其面积大约是内省的两倍,在战略上是内省和附属国的中间缓冲地带。乌尔第三王朝的外省具体数目不详,一共包括97个区。这些外省的区可以划分为三类:面积较大的区由军事总督(沙基那)掌管,少数由总督(恩西)掌管(如阿丹顿、哈马兹、萨布姆、西木如、苏萨和乌尔瓦);中型的区由高级监工(ugula)掌管;面积较小的区由低级监工掌管3。 由于资料的匮乏4,关于乌尔第三王朝外省的官僚体系及运作机制等问题目前还无法解释。外省具有军事防卫区的性质,一般由国王任命的将军负责管理省内一切军政要务5。

三、行省的运作机制

乌尔第三王朝的行省(内省)由谁领导?总督(恩西)和将军(沙基那)。乌尔第三王朝采取“平行合作制”的官僚模式来管理内省,即在一个行省里由国王任命一位总督管理行省行政事务,任命一位或多位将军来负责行省军事事务。总督和将军之间不是隶属关系,而是平等地位,他们都直接隶属于丞相(“大苏卡尔”),并听命于国王、对国王负责。恩西、沙基那是行省官僚体系的第一层。

恩西(ensi2),楔形文字符号是“帕泰西”(PA.TE.SI),源于早王朝时期,即苏美尔城邦争霸时期或更早,最初指的是“城邦首领”,和“卢伽尔”(lugal)、“恩”(en)意思相近,具有独立城邦头领的涵义。6到阿卡德王朝时期,中央集权统治加强,许多原来的独立城邦被合并到阿卡德帝国版图,原来的城邦头领“恩西”虽然保留了原头衔,但是已经失去了原来的意思,而是变成了“行省总督”的涵义了。阿卡德帝国灭亡之后,两河流域南部一些城邦再度独立,比如拉伽什,它的“恩西”又恢复到了独立城邦头领的涵义。最后到了乌尔第三王朝,内省中的“恩西”的涵义再次变为“行省总督”。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在乌尔第三王朝时期,“恩西”这一称号也有多种指代,在内省中指“行省总督”,在外省中偶有出现,可能亦指“行省总督”,略带“自治”涵义,而在附属国和乌尔第三王朝势力范围之外的独立国家,“恩西”指的是“独立城邦头领”、甚至有“国王”的意思。

乌尔第三王朝总督多来自于行省当地的贵族豪门,他们的职位虽然是由国王任命,但是实际上很多都没有具体任期,而且是世袭继承的。这样的后果是可能导致行省总督的“离心”倾向,脱离中央独立的倾向的蔓延。为了扼制这种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势头,乌尔王庭采取总督异地调职的管理方式,防止总督“拥省自重”,加强中央集权。甚至在阿馬尔辛7年,乌尔中央政府用国王的亲信代替之前的当地贵族,撤换了若干行省的总督1。乌尔中央政府采取的第二个削弱行省总督权力的政策是“分权”,即在每个行省设立了一名或多名将军(?agina,“沙基那”),掌管军事事务,与行省总督平级,从而起到制衡总督的效果2。与总督的出身不同,将军大都是国王身边的亲信,甚至直接就是王子,他们是忠于国王、拥护中央的势力代表。

在行省总督和将军之下,还设有市长或镇长一职(ha-za-num2,“哈扎农”),负责管理行省内除省会城市之外的小城镇。比如,在温马省有吉沙巴市、伽尔沙纳市、马什坎市和纳格苏市市长等3。市长或镇长很可能直接隶属于行省总督,是行省官僚体系的第二层4。

在市长或镇长之下,还设有“长老”(ab-ba)官职,负责更小的村庄事务,是行省官僚体系的第三层,也是乌尔第三王朝的基层官员或一般意义上的“父母官”。

巴拉机构5的运作模式是:根据面积大小、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各省按照指定要求向中央提供本地特色物产,称作地方行省缴纳巴拉税6 ;作为地方向中央缴纳巴拉税的回报,中央也根据标准分配给这些省其他货物,即地方行省接收巴拉税;行省既可以将巴拉税缴纳缴纳给中央政府设立的再分配中心(比如,普兹瑞什达干司),经再分配中心统一分配、调动这些税收,行省还可以直接将巴拉税缴纳给最终目的地(指定的机构或中央预再分配的行省)。可见,巴拉税其实是一种“交换”税,一方面中央向地方行省征收各地特产,另一方面中央将这些特产或其他贡品分配给缴税行省,作为回报。这种机制不仅加强了国内各地区的物产、经济交流,促进经济发展,而且更加体现了中央作为再分配的执行者,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中央集权统治。

结 语

乌尔第三王朝的行省制度在贯穿王朝发展的百余年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积极意义方面,乌尔第三王朝行省制度的建立,一改阿卡德王朝灭亡后的城邦割据与古提人的松散统治状况,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和国家的统一。其次,乌尔第三王朝创造性的发展了阿卡德王朝的行省制度,创造了内、外省制度,总督、将军“二元制”管理模式,以及“巴拉”税和“古恩马达”税的财政体系,这些政策的创立对后世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再次,行省“巴拉”税和“古恩马达”税的创立,加强了王朝内各行省的经济文化交流,从制度上规范、强化了地方与中央的联系,进而扩大了乌尔第三王朝的国际影响力。

在消极方面,乌尔第三王朝行省制度中的弊端、不利因素在王朝后期逐步暴露出来,成为行省的独立的推进器,并且最终导致王朝的灭亡。首先,行省总督与国王的矛盾逐渐凸显,行省总督大多出身于当地豪门贵族,更远可以追溯到早王朝时期(苏美尔城邦争霸时期)的城邦首领后裔,他们虽然名义上由国王任命,是地方上的行政长官(地方官),但是许多是出于被迫,他们不甘心被乌尔王庭统治,独立倾向明显,属于脱中央派。为了制衡总督的独立倾向,乌尔中央政府又在各省设立“沙基那”(将军)一职,由国王亲信担任,他们深受乌尔王庭的军功影响,属于亲中央派1 。这两派之间的矛盾冲突也加深了乌尔第三王朝后期的内部危机。其次,在第五王(即末王)伊比辛统治时期,王朝面临内外交困的居面,不少行省纷纷宣布独立:埃什嫩那省(伊比辛2年)、苏萨省(伊比辛3年)、拉尔萨省(伊比辛4年)和伊新省(伊比辛12年)2 。当公元前2004年,埃兰人攻入乌尔城之前,乌尔第三王朝真正能够统治的区域也只有首都和附近极少区域了。行省制度的不完善和弊端,是乌尔第三王朝灭亡的主要内部因素之一。自早王朝时期遗传的传统城邦制思想依旧盛行,纵使乌尔第三王朝百余年的“大一统”统治也并没有彻底改变、消除这一根深蒂固的思想。从这个方面讲,乌尔第三王朝是否是一个严密的中央集权制国家还值得商榷,有待进一步考证,甚至不能把它的中央集权的程度与其之后的帝国集权(比如亚述帝国3、波斯帝国4等)相提并论。

(责任编辑:陈炜祺)

The Provincial System of the Ur III Dynasty

Liu Changyu

Abstract: The province is the highest local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 of the Ur III Dynasty,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linkage role in the administration between the center and the region. The provincial system of the Ur III Dynasty, which followed Akkadian Dynasty, is an effective tool for strengthening the centralization of authority characterized by the dual system between inner and external provinces, as well as corresponding tax system. However, several provincial negative factors, such as the opposition between Ensis and Shaginas and the old Sumerian city-states idea, also becomes one of the main internal factors related to the fall of the Ur III Dynasty.

Keywords: Ur III Dynasty; Province; Dual System; Ensi; Shag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