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芳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柳青街道财经服务中心 山东 临沂 276000)
论我国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刘振芳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柳青街道财经服务中心 山东 临沂 276000)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要想继续保持国民经济的中高速发展,必须要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农村地区由于基础设施、生产方式、文化水平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较大阻力。因此,必须要在深入分析我国农村经济结构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农村经济结构演化的客观规律,采取有针对性的经济结构调整策略,确保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农村;经济结构;现状;战略性调整
1.1 农产品的市场供需不平衡
农村地区信息相对闭塞,加上农民群众的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很难借助于互联网、电子报等途径及时掌握完整的市场信息,也就不能以此为依据调整农业生产规模和农产品的种植种类。在这种情况下,农产品容易出现供求失衡状况,给农民群众的经济收益造成了负面影响。
1.2 农村经济结构过于单一
长期以来,农村经济发展依赖于农产品销售,如果农产品的市场价格高,则当年农民收益好;反之则农民收益低。由于农村经济结构过于单一,农村经济市场风险的抵抗能力弱,不利于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农村土地成本的不断上涨,单纯依靠农产品种植和销售的获利空间逐渐减小。
1.3 农民整体文化水平不高
农村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失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在以老年人和留守儿童为主的农村,人群的整体文化水平不高,很难接受新的农业种植技术和管理理念,无法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
2.1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
目前来看,农产品销售仍然是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渠道。因此,在进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拓展农产品的市场销路,维护农民群众的基本权益,激发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其次,地方政府要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向农民群众介绍市场上农产品的供需变化情况,帮助当地农民规避市场风险,避免盲目生产。
2.2 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交通、环境、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而我国各地区农村的实际情况差异较大。因此,必须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制定出符合当地农村实际发展需要的适应性措施。
2.3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主题,也是开展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目标之一。回顾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历程可以发现,粗放式的种植方式虽然在早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随着可利用耕地面积减少、土地使用成本上升,传统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逐渐受到了制约。因此,必须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协调好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
通过上文分析可以发现,在进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也就决定了调整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过程。为了确保我国农村经济结构的顺利转型,在工作中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 丰富产业类型,提升产品质量
产品类型越丰富,产品的市场互补性就越强,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也就相应的得到了提升。因此,丰富农产品类型,通过深加工来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
3.2 调整农村教育结构
目前,我国农村教育仍然以普通教育为主,课程设置以文化知识为主,主要为升学服务,很少有农业科技方面的内容,毕业生缺少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和技能,回乡后很难适应农业生产经营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农村教育必须以提高青年农民的科技素质和职业技能为重点,进行农村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和结构调整。
3.3 调整农村就业结构
调整农村就业结构,主要是推动从事种植业的劳动力向农业的其它产业和服务业转移,向农村非农产业转移,有条件地向小城镇和城市转移。因此,首先需要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潜力,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其次,需要开拓农村非农产业的就业空间,包括积极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加快小城镇建设,搞好劳务输出等。
[1]温守强,张文哲.重庆市发展特色农业与推进产业化经营相结合的制度创新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5(07):167-169.
[2]王硕磊,褚木林.新世纪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及对策研究[J].中国供销合作经济,2014 (17):123-125.
[3]李家旭.农业科技必须面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关于农业科技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服务问题的思考[J].管理世界,2011(14):241-244.
1004-7026(2017)02-0020-01
:F321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