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益兵
(滁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安徽滁州 239000)
应用型本科高校文科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
郑益兵
(滁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安徽滁州 239000)
应用型本科高校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主阵地,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与理科相比,文科创新创业教育明显滞后。要改变这种状况,一要强化文科师资队伍建设;二要打造校地共赢的发展格局;三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抓好了这三个方面,应用型本科高校文科创新创业教育就一定能够开创新局面。
应用型本科高校;文科;创新创业
在高校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当前,理科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取得长足的进展,而文科却明显滞后。我们认为,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想在文科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一要强化文科师资队伍建设,二要打造校地共赢的发展格局,三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
强化文科师资队伍建设是推动高校文科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该从思想和行动两个方面强化文科师资队伍的建设。
(一)从思想上消除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上存在的误区。近年来,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但相当数量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脱胎于先前的高职高专学校,这些学校的诸多教师特别是文科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很不到位,存在种种误区。比如,有的教师轻视创新创业,认为只有找不到工作的学生才去创新创业,甚至认为创新创业是“不务正业”;有的认为创新创业只与理科相关,与文科则“风马牛不相及”;有的虽然意识到文科创新创业的重要性,但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只需单独开设几门创新创业课即可“大功告成”,而不必与所学专业紧密结合,等等。在诸多错误认识的影响下,教师不愿或不屑在构建以创新创业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上下功夫,工作中一直沿用旧的培养方案,教材内容陈旧,教学方法不能与时俱进,教学案例不能及时进行更新,严重制约了应用型本科高校文科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对此,学校领导要积极宣传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组织文科教师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并通过校园网等相关媒介,及时消除文科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上存在的误区,明确创新创业教育实质上就是素质教育。教师只有科学地认识文科创新创业教育,才会认可和支持文科创新创业教育,才能使得文科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当前文科教育新常态。
(二)在行动上从量、质两方面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有高素质的拥有创新创业经验的教师去传道授业。从本质上说,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至关重要。目前,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并没有专门的文科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文科教师普遍缺少创业背景和创新创业的实践经验,这成为制约应用型本科高校文科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一大瓶颈。对此,应用型本科高校需要积极引进创新创业型人才,首先从数量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但是,由于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经费比较紧缺,教师待遇相对不高,想要吸引足够数量的优秀的创新创业型人才进入学校,无疑是“天方夜谭”。因此,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应学会“两条腿走路”,除了积极从国内外引进优秀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外,还应积极采取其他措施,从根本上提高本校原有教师的素质。比如,学校可以分批对文科教师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培训,帮助他们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学校也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派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把他们培养成既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又具有实际创新创业能力、既把握专业发展前沿又洞悉市场需求状况的“双能型”教师。学校也可以积极鼓励教师对文科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研究,作为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举措。此外,学校也可以让知名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创业精英等来校兼职,为师资队伍建设注入新鲜血液。
地方性、应用型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这决定了校地之间必须紧密联系,也突显了打造校地共赢发展格局的必要性。一方面,应用型本科高校文科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提升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另一方面,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又可以助力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文科创新创业教育。
(一)文科创新创业教育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服务。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生存、发展都要依托于地方。其面临的任务就是服务地方经济文化。这也就决定了学校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等,都要为地方社会发展服务。为此,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及时进行供给侧改革,专业设置要根据地方社会的发展进行相应的调整,同时要优化教学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诸如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创业实践等内容有机地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如果说理科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指向是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话,那么文科创新创业教育则除此而外,还要承担着发展地方文化等方面的任务。当前,诸多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特别是文科创新创业教育与学校办学初衷渐行渐远,甚至迷失了方向,比如,一味向研究型高校看齐,对参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很不重视,对地方经济文化发展中个案问题的研究缺乏热情,结果是诸多研究成果处于闲置状态,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提高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贡献度。比如,所在地为旅游胜地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其创新创业教育就应走出内循环的封闭状态,积极融入到当地旅游支柱产业发展大局中,为当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二)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助力文科创新创业教育。首先,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可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提供实践教学支持。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实践。“创新能力只有在创新实践中才能得到施展发挥,实践是创新能力变成现实的唯一平台”。[1](P8)因此,创新创业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的理论层面,而要搭建实践平台,如在校内建设校园孵化基地,让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运用全新的思维和方法解决他们所感兴趣的相关问题。当前,校内实践平台对于文科创新创业教育的持续发展已经发挥了并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单纯依靠校内实践平台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应用型本科高校为文科学生积极搭建丰富的校外实践平台。而高校所在的地方资源恰恰为搭建这种校外平台提供了有利条件。应用型本科高校可以利用校企合作等资源,积极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如与当地出版公司、新闻采编公司、旅游公司、文化传媒公司、影视单位等通力合作,激发文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其创新创业能力。其次,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可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提供资金支持以及营造文化氛围。前者可以帮助学校改善教学硬件设施,可以帮助学校培训或引进更多的创新创业型教师,可以为创新创业项目提供资助。后者可以促使文科大学生更好地传承本地优秀传统文化,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从而为建设美好家乡积极投身创业实践。
高校文科创新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科学评价体系作为保证。而创建文科创新创业评价体系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决不能照搬理科评价体系。也正因为这项工作的复杂性,需要我们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指引之下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建立对教师、学生的科学有效评价体系。
(一)建立对教师的科学有效评价体系。为了让教师更好地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创业型高素质人才,需要探索针对教师的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对教师的评价要“立足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引领教师的创新实践”[2](P34)。对此,学校的领导特别是教务处等相关部门的领导要与时俱进,深入一线,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进而根据本校文科创新创业教育实际,建立科学有效的针对教师的文科创新创业教学评价体系,出台考核评估细则,而不能“闭门造车”。只有建立科学的文科教育评价体系,才能充分调动高校文科教师投身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才能让教师主动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才能切实推动文科创新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此,要校准好评价的“尺子”,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评价主体应遵循多样性的原则,可通过专家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社会评价等相结合的形式。评价内容应从工作态度、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绝对不能片面强调教师科研成果,否则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将会“误入歧途”。评价方式既要关注结果,也要参看过程,即把过程性评价与结果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比如,对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在短期内有突出贡献者,其业绩自然应该纳入教师个人考核。对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在短期内没有突出贡献者,其指导过程也应该量化为相应的工作量。此外,还要根据学生毕业之后是否成为创业型人才对文科教师进行后续评价。
(二)建立对学生的科学有效评价体系。除了对教师建立科学评价体系以外,对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的对象——学生也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只有建立了对文科学生的科学有效评价体系,才能调动其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为此,也要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首先,评价主体应由任课教师和相关专家共同组成。因为科学客观评价一个学生的实际表现,除了对其校内的学习和实践进行检验外,还要对其校外实践进行检验;其次,评价内容应力求多样化。传统的对文科学生的评价体系侧重于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忽视对学生素质、能力的考核和评价。文科的创新创业教育中,评价体系除了关注对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查外,更应侧重于对学生素质、能力的考核和评价,不仅包括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实践技能的考核,还包括沟通协作能力、耐挫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比如,对于参加创新创业设计大赛、创业社团活动等多种活动的文科大学生,可以折合成相应的学分。对于文科学生的毕业论文,可以采取作品等成果形式替代。再次,评价方式也应既看结果,也看过程,以全面的、动态的评价方式取代传统的片面的、静态的评价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强化文科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文科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质就是素质教育,其最终目标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文科人才。以上所谈的三个方面紧密联系,密不可分,共同为实现这一目标服务。其中,强化文科师资队伍建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打造校地共赢的发展格局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保证。我们相信,把握了这三个方面,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文科创新创业教育一定能够开创新局面。
[1]许湘岳,邓峰.创新创业教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
[2]潘永庆,等.多元评价:创新教育的有效机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 靳开宇]
G640
A
2095-0438(2017)05-0116-03
2016-12-26
郑益兵(1972-),滁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汉语语法。
滁州学院教学研究项目(2016jy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