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颖 谢金锦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安徽 蚌埠 233000)
从里根经济学到我国供给侧改革的经验研究
□赵 颖 谢金锦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安徽 蚌埠 233000)
结合两会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高度关注,以及人们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归属于供给学派的误读,展开辨析。分别对供给学派的典型实例“里根经济学”和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简述,比较分析两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里根经济学实则是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思想的结晶,我们从里根经济学的角度总结供给侧改革的思想和经验,为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抉择提供参考。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里根经济学;供给学派
1.1 产生背景
20世纪70年代是美国的“滞涨”时期,滞涨的出现是里根经济学兴起的主要原因,这时凯恩斯主义的刺激政策不仅无法医治这种病症,反而被指责为罪魁祸首。于是各派经济学家激烈争论,其中最有声势和影响的,则是以攻击大政府、高税收、高福利为目标的保守主义经济学派。[1]在这种新保守主义的各个分支中,影响最大的是“供给能创造自己的需求”的供给学派和强调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引起物价水平和经济活动发生波动的最根本原因的货币学派。[2]而里根总统在理论上综合供给学派与货币学派的思想,在政策上坚决实行减税并以抑制通货膨胀为主要任务,给美国带来了新希望。
1.2 政策措施
里根就职时提出的经济复兴计划包括四大方面:第一,削减不包括军费在内的政府开支,以减少财政赤字,并预计于1984年实现预算收支平衡;第二,大规模减税,3年内减少个人所得税30%,对企业通过实施“加快成本回收制度”给以税收优惠;第三,放松管制,减少对企业的规章制度限制;第四,紧缩货币供给,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3]平衡预算不包括在这四条纲领之中,但供给学派中有人认为减少税收就能增加收入,里根政府预计到1984年赤字会自然消失。因此,这时的“里根经济学”成了供应学派理论、货币主义学说和平衡预算论的折衷。
1.3 影响效果
里根上任不久,美国经济就陷入战后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但是里根政府抑制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迎来了更强劲有力的经济复苏,非住宅固定投资的迅猛增长,企业库存的变动也十分突出。如果说里根在抑制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复苏方面取得了成功的话,那么在减少赤字方面则大大失策了,由于主客观上的一系列原因,里根政府深陷赤字的泥潭而无法自拔。为了不得不弥补财政赤字,“里根经济学”已然变成了供应学派理论、货币主义主张和凯恩斯主义措施的混合。在经济政策上,里根政府一直强调自己遵循的是供应学派理论,反对走凯恩斯主义的老路,但实际上,它的供应学派色彩至少越来越淡化。首先,它的减税带来了政府收入的减少,即使在周期的高涨阶段也没有导致岁入的增加。其次,大规模减税也没有起到使储蓄增加的“效应”。
2.1 产生背景
一方面,自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由于太多产业供给成熟和老化而增速持续放缓,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正在衰竭。过去侧重总需求管理的宏观调控手段的可用空间已经显著收窄,市场迫切需要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另一方面,未来十年也是中国发展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入发达经济门槛的关键期,中等收入陷阱是摆在决策层及全体国民面前一道严肃的历史性考验课题,并对优化供给环境和机制提出了重大要求。[4]总的来说,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存在的主要问题由需求不足发展为有效供给不足,即企业由于市场中固有的信息不对称、滞后性,导致其生产出来的产品与消费者的需求不相匹配。并且此时企业的生产能力已集中在这部分产品的生产上,于是就出现了产能过剩。在国内大量工业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国民进口总额却呈现每年不断攀升的局面,这都是供需不匹配产生的问题。
2.2 主要任务
2015年11月政府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意义深远的概念。随后针对我国出现的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社会消费需求趋缓、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等一系列宏观经济问题,将“三去一降一补”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煤炭、钢铁产业产能过剩,国内市场无法消化,国际市场又持续疲软;房地产业库存过剩,同时买房难买房贵又成为老百姓的心头病;新兴企业融资难问题等,可见我国经济中的问题是多方面、多因素的。从改革提出至今一年多的时间,尤其是在当前国内外需求疲软的宏观大环境下,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已成为改革的优选项。
2.3 已有成效
在今年的两会上,各方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工作进展给予了高度关注。经过2016年上下齐心的努力后改革成效初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各地各企业去产能任务超前完成,去杠杆、降成本任务初见成效;第二,政府、市场和企业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为更好地平衡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蓄力;第三,人们对改革的理解更加深入,从而有益于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到改革中来;第四,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受到国内外的积极评价,侧面证明了改革措施的合理有效性。
首先,从里根经济学与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似性来看,主要有两点:
第一,同样是供给侧改革的首次尝试。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在“滞胀”时期,曾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胜捧的凯恩斯需求管理理论失灵,此时里根政府首次将供给学派思想应用于实践。而中国自改革开放之后开始引进西方的需求管理理论,主要从需求侧指导经济发展,三十多年来取得了卓越的进步和成就。从2005年至2007年我国出现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需求侧管理过多导致整体经济体制僵化的弊端开始显示。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政府再次大刀阔斧地使用了需求管理,诚然需求侧管理在当时及时解决了中国经济下滑的危机,贡献了相当的生产总值。而表象之后就是我们今天面对的有效需求不足、低端生产过剩导致的经济增速放缓,各种体制弊病开始不断涌现,倒逼市场和企业进行重组和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运而生。
第二,所处的环境具有相同的紧迫性。美国在二战后滥用需求侧管理,持续以宽松的财政政策扩大投资、刺激经济,使美国的经济问题积重难返,导致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经济增长率一度出现负值,仅为-0. 2%,通胀率更有高达13.5%、失业率达7.2%,里根上台时的美国改革迫在眉睫。目前的中国单靠投资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已不能够支持经济增速向更高层次迈进,加上全球经济低迷、产品出口受阻,国内的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我国未来是一步跨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还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的十三五期间方针政策至关重要。
其次,任何一项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有着其特定的环境背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里根时代的一系列政策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的产物。
第一,面临的经济问题不同。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是在石油危机叠加本国内部的结构性问题影响下深陷“滞胀”泥潭,出现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双高的局面。而我国当下并没有通货膨胀,经济增长放缓但依然可观,问题主要是供需错配。供给面更多的是产业结构性问题导致的产能过剩、有效供给不足等。
第二,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里根时代的美国经济体制仍保持着较为典型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发展阶段处于后工业社会,以自由市场经济为主。目前中国处于工业化后期,十八届三中全会刚刚确立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因此在这一关键时期,以政府主导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三,改革路径不同。里根经济学的主要政策工具是减税、私有化、放松对市场的管制以及降低货币供给量等。而我国的供给侧改革是全面改革以培育发展新动力,其中推进国企改革目的是提高企业效率而非私有化,在降成本方面也比里根经济学中的仅减税要内容丰富得多,如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财务成本等。
里根经济学对我国供给侧改革的启示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政府需提高对供给侧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视。正如曼昆所说:在短期内,经济是凯恩斯式的,在长期内,经济又是古典式的,只有通过影响供给方面的因素才能影响长期经济发展。二是里根经济学之所以至今仍有建树,不因为它一陈不变,以僵化为纯正,正是因为它能变通与自我调节。我国的供给侧改革应以本国国情为基本面,以他国成功改革经验为工具箱,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改革体系。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十三五规划蓝图的主线,对于我国能否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大意义。进入2017年的深化改革之路将更加崎岖,要啃的硬骨头一个也不能放松,在国有企业改革、全面推行营改增、坚持简政放权以使市场渐进得在资源配置中达到主导地位的过程中,政府的调控和指导作用必不可少。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不代表全然从供给侧出发,应该以供给侧为矛盾的主要方面重点改革,同时辅以需求侧的财政和货币手段刺激经济平稳增长。
需要强调的是,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们中央领导人智慧的结晶,是在对我国基本国情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做出的具有责任和担当的伟大举措。从异同分析可以看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不归属于供给学派,与里根经济学有本质区别。里根经济学为美国所带来的不管是救命稻草还是隐形祸患,与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和成效都没有任何实际可比性。我们所需要做的是立足于中国经济现状,对症下药,以史为鉴。
[1]牛文光.试论里根政府的改革[D].复旦大学,2000.124.
[2]邵仁杰.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成效概说——对西方经济学派货币政策的文献综述[J].当代经济,2011, (12):142-144.
[3]薛伯英.“里根经济学”的盖棺论定[J].世界经济, 1988,(12):19-26.
[4]贾康,苏京春.论顶层规划与供给体系的优化提效[J].全球化,2016,(08):15-39+133.
1004-7026(2017)05-0010-02
F121;F171.2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05.004
本文属2016年安徽财经大学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从里根经济学到我国供给侧改革的经验研究》(项目编号:201610378681)阶段性研究成果。
赵颖(1996.3-),女,汉族,安徽滁州人,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2013级本科,研究方向: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