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创新观视域下的创新发展理念

2017-04-13 18:12张继龙朱宗友
关键词:生产力马克思主义主体

张继龙,朱宗友

(1.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2.阜阳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五大发展理念”提出以后,学界从内涵、特征、内在逻辑关系、时代定位和重大意义等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1]例如,如何从马克思主义创新观角度来理解“创新发展”理念?如何理解二者在内在结构上的继承性和关联性?如何将二者结合起来用于指导现实实践?有学者虽然已经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某一方面对此做过分析,但是并没有充分研究以上问题。我们认为,从马克思主义创新观视域来理解“创新发展”理念,无论在理论上和现实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创新观

马克思本人没有明确提出创新理念,但是其著作以及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探讨马克思主义创新观必须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对创新理论的相关论述为依据,而不能以后人的解读甚至臆测为依据;还要注重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双重关系层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创新的本质规定性揭示。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创新观是现实的个人按照一定客观条件所从事的有目的的、能动的、复杂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在理论上的集中表达。创新实践活动主要是创新主体和创新客体两大基本子系统既相互规定又相互制约的过程,创新主体涉及个人、集体和人类主体等不同层面,而创新客体则包含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两个层面,实践创新又包含科技、制度等方面的创新。因此,创新是多种要素和多种环节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据此,我们尝试从创新主体、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等方面揭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创新问题的认识。

(一) 创新主体是实践活动中具有主体需要和主体能力的人或组织

创新主体是指创新活动中具有主体需要和主体能力的人或组织。它按照创新目的,运用创新工具,改造创新客体,从而完成创新任务。创新主体涉及到主体能动性及其与社会历史的关系。

第一,创新主体的能动性。马克思认为,“创造是一个很难从人民意识中排除的观念。”[2]195作为创新主体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是激情、动力、刻苦等个人主观意志的集中体现,它凭借劳动工具和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一方面,客观物质条件决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客观物质条件是什么样,人们发挥创造思维的程度就大体能达到什么样。另一方面,这种创新思维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人的思维或多或少会超越当下物质条件的束缚,预设或规划出超前的方案,从而对现有的物质生产状况发挥指引作用。第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对历史发展具有强大的反作用。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并不是某种单线的思维和路径,而是无数个人发挥创造性思维创造出一种潜在的“合力”来推动的。这种合力“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3]605列宁认为,创新主体的范畴不仅包含个人主体的存在方式和活动,而且还以集体主体、社会主体和人类主体的方式存在,“个人的社会活动,即社会事实”。[4]367在列宁看来,面对国际上阶级对立的现实情况,人们需要结成组织、集团和群体来集中力量,实现对人类社会的创新性改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创新主体范围的认识,经历了从现实的个人到集体主体再到人类主体的转换,他们对创新主体的认知过程表现出知、情、意相统一的原则,集中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价值目标。同时我们需要看到,在创新活动中,创新主体总是与其对象即创新客体发生一定的改造与被改造关系。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视野下,创新客体是与创新主体发生对象性、功能性、指向性联系的客观事物,其基本内容包含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等方面。

(二)理论创新是社会意识层面的人类思维创新

理论创新属于马克思主义社会意识层面,它决定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是对人类思维、社会和自然的客观规律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理论创新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人类思维和社会生产力两个层次上。

在人类思维上,马克思强调从事现实实践活动并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的作用,认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从事创造性实践活动,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5]56这种创造性实践活动包含基本物质资料和社会关系的双重生产。而不同层次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在人类活动中又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例如,作为创造性实践活动的基础层面,物质资料的生产是其他实践活动的前提和根本条件。“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6]1002

在社会生产力上,马克思认为科技创新属于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那些作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的科技因素决定了制度创新,而制度创新又反过来制约或影响科技创新。如工厂立法“通过对工作日的限制和规定所造成的对技术的巨大刺激而加重整个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灾难”[7]567,至于这种刺激作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还要取决于创新实践活动主体的价值取向。恩格斯更看重自然科学和技术创新对人类历史的推动力量。他指出分工、水力特别是蒸气力的利用和机器的应用是从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的杠杆。列宁重视运用科学思维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观,指导苏维埃政权的建设。他指出:“要继承黑格尔和马克思的事业,就应当辩证地研究人类思想、科学和技术的历史。”[8]122

总的来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理论创新的思考不仅体现了他们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创造性思考,而且体现了他们善于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的创新思维。所以,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密不可分的。理论创新来源于实践,它既是对实践创新的总结和概括,又指导和影响着实践创新的开展。“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5]139实践创新主要体现在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两个方面。

(三)科技创新是生产力的一种特殊形态

马克思主义创新观深刻揭示出技术创新及其对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推动作用。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作为劳动生产力的延伸和发展,是生产力的一种特殊形态。其中“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9]100、工人的劳动熟练程度、生产过程和生产资料结合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客观规律条件这四个方面的因素将自然力和自然科学融入到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大大加速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尤其是“协作、工场内部的分工、机器的运用以及为了一定的目的而把生产过程转化为自然科学、力学、化学等自觉的运用,……实现科学的力量和生产过程中社会力量的结合以及从直接劳动转移到机器即死的生产力上的技巧来提高劳动生产力”。[10]505恩格斯看重自然科学对历史发展的革命性推动作用。他认为18世纪各门科学已经具有了自己的科学形式,“科学和哲学结合的结果就是唯物主义(牛顿的学说和洛克的学说同样是唯物主义的前提)、启蒙运动和法国的政治革命。科学和实践结合的结果就是英国的社会革命”。[2]97列宁将科技创新视为国家现代化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关键环节,要想粉碎资本主义,就必须把国家经济,包括农业在内转到现代大生产的技术基础上。“只有当国家实现了电气化,为工业、农业和运输业打下了现代大工业的技术基础的时候,我们才能彻底取得胜利。”[11]364

马克思主义将科技创新作为生产实践的高级层面,表明人类从事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协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推动生产力质的飞跃。但是,科技创新也存在缺陷,它仅从生产力层面解释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却无法有效解决人们在常规交往实践中面临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问题。因此,需要依靠制度创新来解决。

(四)制度创新是生产关系变革的重要形式

制度创新大体上是指政治结构和社会关系结构的创新和变革。它在受物质生产力决定的同时,也对物质生产力的变化产生一定的反作用。马克思认为,“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12]3但是他也提醒人们必须区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变革。”[12]2由此可见,制度创新与自然科学、科技生产力、意识形态形式的创新和变革密不可分。例如,《共产党宣言》发表以后,针对俄国农村公社的发展状况,马克思指出落后地区“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占有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6]828恩格斯认为,人们创造自己历史是在既定的、制约他们的环境中,在现有的社会关系及基础中创造的。这种现有的社会关系既包括起决定作用的经济关系,又包括那些政治的和意识的制度环境。列宁在制度上勇于吸收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他在1918年4月《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中认为:“社会主义能否实现,就取决于我们把苏维埃政权和苏维埃管理组织同资本主义最新的进步的东西结合的好坏。”[13]492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制度创新是一种内涵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辩证关系中的变革,它与科技创新是辩证统一的。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力的重大变革,决定制度创新的推进,而制度创新的推进又保障了科技创新发展的适宜环境。二者犹如两个子系统,共同推进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总体来看,马克思主义创新观立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在矛盾运动,致力于探索服务于无产阶级人民大众利益,服务于共产主义伟大事业的创新体系。它具有与时俱进、实事求是、以人民为中心等特点,因而是人民群众的创新观。无论是在创新主体,还是在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上,它都为“创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和运用提供了基本依据。

二、 “创新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创新观的继承和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创新的内涵不断丰富,创新的地位不断提升。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理念在创新主体、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等层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新观。

(一) “创新发展”理念充实创新主体内涵,强调创新人才驱动的根基地位

马克思指出,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具有从事创造性活动的主体能动性。恩格斯不仅指出创新发展必须要求人的素质全面提高,而且还认为人民主体性意识的合力对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列宁认为社会发展是通过现实的个人和集体主体的创造性活动来实现的。新形势下,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的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创新主体尤其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思想的具体呈现,主要体现在对个人和人民群众创新能力的发挥两个层面。

第一,从个人角度,“创新发展”理念特别注重个别群体创新能力的激发。人们需要在主观层面树立创新思维,增强破除迷信、超越陈规,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能力。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就是要有敢为人先的锐气,打破迷信经验、迷信本本、迷信权威的惯性思维,摒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以思想认识的新飞跃打开工作的新局面。习近平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根本在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14]第二,在人民群众层面,“创新发展”理念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历史合力论”等观点,更注重激发人民大众的创造力。习近平指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人才发展体制和政策创新,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实施更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15]“既尊重个人创造,发挥尖兵作用,又注重集体攻关,发挥合作优势。要坚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人民群众新需求,让创新成果更多更快造福社会、造福人民。”[16]“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意在汲取人民群众发展智慧和发展力量,体现人民大众在推动社会变革的巨大潜力。

(二)“创新发展”理念提升理论创新地位,强调理论创新的引领作用

马克思肯定理论创新对劳动生产力发展的引领作用。恩格斯从人类社会和猿群的差别中凸显人的创造能力。列宁重视运用黑格尔和马克思等前人的理论创新成果指导苏维埃政权的建设。新形势下,“创新发展”理念从内涵和层次上提升了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理论的地位。

从内涵上来看,“创新发展”理念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理论。该理念强调“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17]5从创新的地位和层次上来看,“创新发展”理念提升了创新理念在发展经济中的优先地位。正如习近平强调的,“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我们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通过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塑造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15]

(三)“创新发展”理念扩展科技创新层次,深化微观和宏观层面的创新

马克思认为,创新过程是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过程。面对自然界,要采取新的方式赋予自然物新的有用性,将自然科学发展到最高点,“以便发现新的有用物体和原有物体的新属性……发现、创造和满足由社会产生的新需求”。[9]714恩格斯认为,创造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统一的过程。列宁指出:“没有大工业的尽快恢复和发展,劳动摆脱资本桎梏的整个解放事业就不可能获得成功,社会主义就不可能胜利。”[11]623新时期的创新发展理念特别重视从微观和宏观层面发挥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

微观层面上更加注重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侧重于“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18]宏观层面注重从国家顶层设计层面对不同层面的创新作出谋划。例如,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18]又如,采取非对称战略,集中攻关。习近平指出,“我国科技如何赶超国际先进水平?要采取‘非对称’战略,更好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19]此外,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动力由要素和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也是在变革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内在结构基础上推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变革的创新举措。

(四) “创新发展”理念引领制度创新,支撑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马克思认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制度实际上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实行统治管理的工具。恩格斯认为,人们的创造性活动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经济基础起决定性作用,但是他没有否认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等上层建筑对创新活动的制约和限定作用。列宁面对十月革命后俄国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的现实,制定了一系列提高本国劳动生产率和吸收资本主义创新成果的制度。

新时期的“创新发展”理念集中思考如何构建和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着重从国家治理层面,构建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习近平指出:“要从健全国家创新体系、提高全社会创新能力的高度,通过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把公共财政投资形成的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让它们更好地为科技创新服务、为社会服务。”[20]“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实际上是转变国家履行职能的侧重点,实现从统治——管理——治理的升华,其本质上是探索从国家主体一元化向主体多元化转变的可能性。

总之,马克思主义创新观为“创新发展”理念提供了基本依据,“创新发展”理念在创新主体、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等方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新观。“创新发展”理念充实了创新主体的内涵,提升了理论创新的地位,扩展了科技创新的层次,引领制度创新和改革。因而它是马克思主义创新主体和创新客体统一的具体体现,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综合体,归根结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统一在具体领域的应用。

三、 “创新发展”理念的现实意义

“创新发展”理念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新观,是中国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实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动力机制。“创新发展”理念的落实不仅有助于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中国改革和发展实践,而且对丰富世界发展理念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创新发展”理念在社会发展理论和发展本质上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方面,“创新发展”与其他四大理念一同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坚持立足国内和全球视野相统筹,坚持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协调,坚持战略性和操作性相结合,是对共产党执政、社会主义建设、人类社会发展三大规律的开拓创新。另一方面,“创新发展”理念强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在于在与时俱进、事实求是、开拓进取的基础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除发展过程遇到的障碍,追求更广泛的共同富裕。而“创新发展”理念正是着力解决新形势下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当前中国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根据《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4)》显示,在世界40个主要国家中,中国国家创新指数得分位居第19名,与创新型国家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在全球创新格局中处于中上游位置。”[21]但是中国创新的“阿喀琉斯之踵”依然突出,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创造新产业,引领新发展的科技储备不足,产业链处于中低端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变,军事安全和高科技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技术创新还面临着科学技术“达尔文死海”现象,一方面,学术基础内涵得到一定程度的揭示,造成研究人员失去对其作深入研究的兴趣,另一方面,由于研发的长期性,企业短期难以获利,造成大多数科研机构既不愿意做基础性研究,又不愿意长期坚持下去。党和国家多次强调构建创新驱动型国家,让创新成为解决发展矛盾的动力和突破口,正是为了解决长期以来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各种不平衡不均衡矛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二)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

马克思主义创新观启示人们在处理创新环境问题上要把握主要矛盾,实现新突破。第一,创新是一种新变革期的战略策略。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走到了一个新的拐点:经济发展、政治任务、生态意识和发展理念换挡。人们需要认识到这种换挡期并不是一种突变期,而是变革期和过渡期的叠加。第二,“创新”直面现实发展短板。以经济发展为例,我国经济发展已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速转向中高速。这既是经济发展规律支配的结果,又是经济发展决策层主动调控的结果。这种决策层的主动调控是考虑了当前的中国发展短板: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等。第三,“创新”找准了当前发展困境的切入点。新发展理念将创新置于首位,意在用创新统摄其他四个方面,实行创新性的协调、创新性的生态发展、创新性的改革开放和创新性的共享。总体来看,“创新”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从更深层次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内在体制机制不得不发生变革的大趋势,是对从个人到整个社会、从理论到实践等不同层面的基本覆盖。

(三)丰富世界创新理论与实践

世界创新理论经历着创造性破坏论、技术创新论、制度创新论、创新进化论和技术制度创新融合论等演变过程。这些观点在思考创新问题上经常将其置于自由主义环境之下,更多关注的是资本主义体制内部具体领域和微观领域的改造和变革,更多强调个人行为或者单个组织在经济活动创新中的支柱性作用。而“创新发展”理念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西方创新理论。第一,它克服近一个世纪以来人们认识创新理论演进进程中“技术——制度”的二元对立思维,指引人们运用辩证统一的思维综合认识人类社会结构,具有科学性和辩证性。第二,除了强调西方创新理论中关于具体领域的重要性,“创新发展”理念更多的是强调创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归宿。习近平指出,“把创新摆在第一位,是因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15],而“创新发展”的价值归宿始终指向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就是,“创新”与其他四大理念一道,共同指向如何在新时期做大发展“蛋糕”,分好“蛋糕”的问题,如何能在共建中实现更广泛更公正的共享,如何能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好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创新发展”理念同其他几种发展理念一道,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怀人民大众共同幸福的情怀,又与习近平刚上任时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世界和平发展的世界梦高度契合,必将为世界创新理论的实践提供现实的参考。

[1] 朱宗友,张继龙.国内学界关于五大发展理念的研究综述[J].社会主义研究,2016,(3).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 列宁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7]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 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0]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1]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3] 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4] 习近平.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 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探索新路[N].光明日报, 2015-03-06(01).

[15]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0(02).

[16] 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6-04-30(01).

[17]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18] 习近平.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N].光明日报,2014-08-19(01).

[19] 习近平.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 切实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N].光明日报,2013-10-02(01).

[20] 习近平.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N].光明日报,2014-10-28(01).

[21] 宋卫国.中国创新能力什么样[N].光明日报,2015-07-24(10).

猜你喜欢
生产力马克思主义主体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展望2014:推动科技创新转化为第一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