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总目

2017-04-13 17:02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总目

(括号内圆点前为期号,圆点后为起始页码)

哲学·逻辑学

组合原则和自然语言虚化成分

邹崇理(1·5)

论作为真理论的外在最小不动点理论

张 亮(1·10)

关于广义量词many的广义三段论推理

李 晟 袁兆隆(1·15)

维柯《论我们时代的研究方法》的解释学意义——以笛卡尔的《方法谈》作对比

何卫平(3·44)

论伽达默尔解释学经验的特征及其对他者问题的启示

姜 韦(3·50)

德国古典美学中的诗与哲学之争

黄小洲(3·56)

扬雄的道统思想及其在道统史上的地位

蔡方鹿(4·87)

佛教对儒家道统思想的影响——以李翱《复性书》为例

尹邦志(4·94)

“心外无物”:王阳明与贝克莱

张桂权(6·5)

论伽达默尔语言哲学的双重维度—— 现象学与辩证法的相遇

魏 琴(6·12)

伽达默尔解释学“我-你”关系视域下的理解概念

帅 巍(6·18)

政治学

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创新向度与内在逻辑

董朝霞(2·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生发机理探析

易 刚 林伯海(2·11)

从功利主义到正义理论——试析波普尔政治哲学的思想效应

杨和英(2·17)

监察体制改革与宪法修改之学理阐释

朱福惠 张晋邦(3·5)

国家监察委员会制度试点改革中的两个问题

秦前红(3·16)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的法治路径

叶海波(3·21)

绿色法治论略

陈 驰(3·30)

绿色发展中科技动力的伦理审视与引导

刘国云(3·38)

共享发展理念的价值论蕴涵与实践逻辑

陈乐香(5·5)

马克思科技批判精神对当代中国科技批判思想体系建构的启示

周晓敏 杨先农(5·11)

法学

论建立全国人大会议统一表决制度

谢维雁 段鸿斌(1·20)

我国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现状、问题和思路

杨 丹 徐继敏(1·30)

我国巨灾保险立法模式研究

何 霖(2·22)

我国人体基因资源的立法保护

张 亮 郑 丹(2·29)

我国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法制探讨:规制与促进

于新循(4·42)

医事犯罪中的因果关系判断——以疾病进程为考察要点

饶 璟 叶 睿(4·49)

寻衅滋事罪“随意殴打他人”的法教义学分析

魏 东 悦 洋(4·56)

我国犯罪定量因素审视——兼论前置化趋势的破解

张 凯(5·47)

行政审批如何实现管控平衡

黄泽勇(5·56)

论作为法律修改方式的法律修正案

孔德王(6·25)

后税费时代农村土地利益的平衡——以农民土地财产权保障为中心

何 真(6·32)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合规性解析

杜玉琼(6·40)

经济与管理学

精准扶贫的理论框架与实践逻辑解析——基于社会发展模型

杨 帆 庄天慧(2·37)

新型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形成及治理机制——基于四川崇州调研案例的分析

刘 灿 黄 城(2·44)

“三权分置”背景下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难点和破解思路

黄 源 谢冬梅(2·51)

我国家庭农场金融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3市424个家庭农场的入户调查

郑 涛 路 征 林 毅 吴振宇(3·62)

基于系统动力模型的四川省粮食生产与消费趋势情景仿真

汪希成 潘虹宇(3·70)

旅游企业规模与创新策略选择

姚云浩(3·80)

新公共管理运动与绩效预算改革的互动:一个国际比较的视角

李雯睿(3·88)

基于Probit二元选择模型的农村宅基地退出意愿研究

黄 敏 杜 伟(5·64)

“差序化代入”:乡村生计方式的一种变迁机制及其意义

——基于攀枝花X村两次产业转型的调查

刘夏蓓 黄章宏(5·70)

金融业绿色化的区域实现路径探究

张 伟 徐 旭(6·46)

减税对国家投资吸引力的影响——来自157个国家面板数据的证据

王 鑫 刘楠楠(6·54)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流动意愿与二孩生育意愿

臧敦刚 刘 艳(6·62)

旅游论坛

非惯常环境下旅游服务投诉补救理论模型的构建

张广宇(1·41)

利益、权力和制度:旅游社会冲突的成因机制

蔡克信 潘金玉 贺 海(1·48)

论共享经济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及其应对

曹 丹(1·56)

基于旅游微观数据平台的旅游消费类型预测模型研究

王赛兰 杨振之(1·67)

基于自我民族志的目的地形象演进过程研究

张高军(4·64)

“认同”还是“误认”:论旅游扶贫中贫困村民的心理镜像

王 进 周 坤(4·73)

少数民族旅游地居民对社区关爱的多维度感知

——基于青海海晏部分旅游社区的质性研究

王立磊 胥兴安(4·80)

教育学

教育学核心概念体系“原罪论”辩护

孙立会(2·57)

国家建构视域下的教育失败与教育治理

刘争先(2·63)

知识教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中面临的困境与出路

周 序(2·70)

基于内涵式发展的高校财务管理创新

梁 勇 干胜道(2·79)

初衷与现实:就近入学政策的困境与走向

刘秀峰(2·85)

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用字研究——以商务印书馆四套国语教科书为中心的考察

俞明雅(3·9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学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的变迁与发展趋势

曲铁华 霍东娇(3·102)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学生就业趋势的冲突与契合

沈建峰 巴登尼玛(3·108)

论教育学术论文写作

别敦荣(4·5)

论中国教育研究的实证转向

戚务念(4·16)

教育研究中的田野研究:研究方法还是方法论

段会冬(4·28)

大数据分析与量化研究的区别与整合——兼议教育量化研究的未来走向

汪雅霜 嵇 艳(4·36)

教育督导现代化:制度逻辑、现实挑战与行动策略

——基于教育治理能力提升的视角

陈良雨 陈 建(5·78)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儿童生活共同体的现实际遇及重构

李 旭(5·85)

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条件分析——以25座大城市相关政策文本为例

单成蔚 秦玉友(5·92)

城市公共空间、公民学习与审美批判

郑富兴(5·101)

论现代学徒制的生长点、切入点与落脚点

杨小燕(5·109)

教学论

“教与学永远统一”再认识——教学认识论的视角

郭 华(1·75)

教学认识论关于“知识价值与建构路径”观点的合理性

李晓蕾(1·84)

在科学与生活之间:教学认识中介论

张俊列(1·91)

教学材料的意义——兼论教学认识活动中学生的直接客体

张 杨(1·98)

大学创新教学:缘起·现状·趋向

王洪才(6·71)

我国高校教学方法改革之桎梏

包水梅(6·80)

大学教学改革的功利主义批判与理性回归

张继明(6·86)

心理学

大学生社会支持与手机依赖的关系——基于中国样本的元分析

郭 英 何相材(6·91)

中国教师心理资本性别差异的元分析

周天梅 周开济(6·102)

基于儿童视角下的师幼互动中幼儿施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王小英 朱慧慧(6·114)

从进化心理学视角看大五人格的适应性

邓旭芝 王有智(6·122)

传播学

在线视频与流行文化生产的“互联网化”——以网络剧《万万没想到》为例的探讨

刘 琛 李艳红(2·119)

国标《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示例的编校失误及其归因

罗银科(2·128)

大学出版社电子出版发展策略研究

刘 刚(2·141)

美学

儒家美学论人与自然的诗意关系

魏春艳 李天道(5·19)

“村歌社舞释迦禅”:禅宗音乐审美世俗化——禅宗音乐美学著述研究之一

皮朝纲(5·26)

从畅玄到畅神:道教对魏晋审美精神自觉的推动作用

刘 敏(5·41)

文学与文献

《论语》中的语言观和文学观

李 凯 且志宇(1·106)

《三国志》引诗探析

房 锐 谢俊培(1·115)

《宋书》诗学文献考论

钟仕伦(1·119)

拜寺沟方塔《诗集》作者行迹考

汤 君(2·91)

宝祐四年贡举与宋元之际文章学的嬗变

戴 路(2·99)

论清代佛山雕版印刷下通俗小说的出版

汪燕岗(2·106)

茅盾性描写理论研究

曹万生 余 洋(2·112)

重审“电影语言现代化”:中国现代主义艺术运动与审美批判的兴衰

陈佑松(3·119)

婚姻变革的先锋——1930年代上海电影演员婚恋状况的考察

吴徐君(3·130)

当前台湾电影创作的文化趋向

谢建华(3·137)

“疯狂”与“黄金中道”:贺拉斯的伦理智慧

李永毅(4·101)

生命政治与《一九八四》

支运波(4·106)

科学与信仰的冲突与调和

——A. S. 拜厄特“新维多利亚小说”中科学与信仰之谜题

汤 黎 李跃平(4·113)

空间与身份:玛丽娜·卡尔的悲剧三部曲研究

汤 平 石 坚(4·120)

滑稽:从仪式、行为到文体的演生

夏德靠(5·114)

论小说观念形成初期在子史间的错位与游移

张 莉 郝 敬(5·124)

北宋国子监《文选》版本考述

唐 普(5·131)

虚构判定的几个原则——以何大草《盲春秋》的序跋为例

谭光辉(5·139)

论宋代行记中的官差旅行文化

阮 怡(6·128)

从“自诗而文”到“约文而近于诗”——清代孙濩孙《华国编》赋学思想发覆

何易展(6·135)

历史学

王者无外:论唐太宗的华夷观念

韩宏韬(1·126)

王韬史学成就及其在中国近代史学上的地位

张立芹 周文玖(1·135)

略论章太炎对疑古史学的批判

何爱国 颜 英(1·144)

杜鲁门政府涉藏心理战探析

温 强(1·154)

安哥拉内战与美中关系——基于美国“联华援安”战略始末的考察

忻 怿(1·166)

从平城到洛阳:北魏丝绸贸易与佛教兴盛关系略论

张 爽(3·143)

从政归中书到权属一人:南宋史弥远专权之路

韩冠群(3·149)

“内亚边疆”的多重面相:拉铁摩尔眼中的新疆绿洲社会

高亚滨(3·157)

国家、社团与个人视野下的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及其嬗变——以平教会为中心的考察

谢 健(3·164)

建国以来史料学的理论探讨

刘 萍(5·146)

近代早期英国村庄荒废原因探析

吉 喆(5·155)

18世纪英国劳资纠纷化解机制的嬗变

初庆东(5·161)

论17世纪日葡贸易衰落的原因

张兰星(5·168)

宋朝寻医制度考论

何 强(6·144)

宋朝平蜀后消弭孟氏政权影响措施刍议

吴红兵(6·151)

宋真宗时期的神异流言——以天书事件和帽妖流言为中心的考察

方 燕(6·159)

北宋元祐后期政局探析——以刘挚事迹为中心

王化雨(6·165)

巴蜀论丛

考古发现与古史新知——成都建都历年及古都地位论析

毛 曦(2·147)

大古都条件变化视野下的成都大古都地位认定

何一民 陆雨思(2·155)

明《蜀都赋》考论

陈伦敦 朱锐泉(2·166)

清至民国四川乡土教材《大全杂字》的版本、作者及特点

王建军(2·169)

宋代四川夷汉盐权博弈与族群食盐生态空间的重构

裴一璞(4·129)

清代巴县的食盐贸易与盐法变迁

黄凯凯(4·137)

清代四川民间信仰的区域差异

林移刚(4·145)

宋育仁“封建论”中的“地方”与“天下”

陈 阳(4·156)

蜀中学者罗忠恕人生史研究的学术意义

汪洪亮(4·166)

学术综述·书讯·书评

我校张桂权教授新译的贝克莱《人类知识原理》出版

(2·176)

但凭彩笔成新论,谨作昆仑睥睨人——汤洪《屈辞域外地名与外来文化》评述

李 军 柴剑虹(3·174)

“道统思想与中国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杨 琳(4·174)

国家·教育·利益——读《当代西方教育与国家关系》

周 序(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