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近代中国被西方列强用炮火打开了国门,打破了闭关锁国的局面,自此开启了中华民族的苦难史。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女性教育得到了大力的发展,从维新派大力提倡解放女性到兴建女学到女性留学教育、大学解禁男女同校的规定,女子教育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全面发展,成为女性解放史及教育史上的一大发展,也标志着女性社会地位的转变。
虽然孔子曾提出过“有教无类”,但是漫长的封建历史长河中,女子教育尤其是女子学校更是没有。“女子无才便是德”是封建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女子所接受的教育十分有限。一直到鸦片战争的爆发,西方列强用炮火打开中国的国门,和清政府签订一系列的条约,为侵略中国提供便利。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传教士不断涌入国内,随之有了教会女子学校的创办,也就开创了近代中国女子学校的先例。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清政府和日本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消息传来在国内引起“亡国亡种”的讨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知识分子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在维新派所提倡的改革中,其中就有女子教育的改革,创办女子学校,自此之后,国人兴办的女子学校不断涌现。清末,在社会形势的逼迫下清政府宣布实施“新政”,将女子学校教育纳入当时的学制系统,推动女子学校教育的不断发展。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法令推动女子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发展。五四运动对封建制度予以抨击,并提倡男女平等,女子教育受到进一步的重视,高校同时解禁女子入学的规定,女子能够进入大学进行学习。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被迫同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和教育有关的是1868年2月同美国签订的《中美续增条约》,其中规定“美国人可以在中国按约只准外国人居住地方设立学堂。”这一规定使得传教士在中国创办学校提供了法律依据。1844年,由伦敦“东方女子教育协进社”的传教士英国人阿尔德赛(Miss Aldersey)在宁波创办的女子学校是近代中国女子学校的开端。随后,由传教士成立的女子学校不断涌现,1847~1860年,光是外国传教士所创办的女子学校达12所。为了吸引女子来学习,在创办之初,创办者采用多种方式吸引学生,比如减免学费,提供衣服、食物等,对于贫困家庭还有一定的优惠政策。早期的教育学校基本上涉及的都是初等教育领域,随着不断的发展,逐渐进入中高等教育领域,1906年创办的华北协和女大就是由教会所创办的,也标志着教会创办女子大学的开始。教会创办女子学校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推动中国教育的发展,而是为了宣传宗教思想,培养教会人才,达到“以华治华”的目的。教会女校在课程设置上将《圣经》做为主要科目,其他科目都是围绕这个学科为中心来展开。而随着教会女子学校在中国的发展,为了适应中国的国情,又开始提倡“贤母良妻”式的教育。
甲午战争之后,维新派开启了救国救民的活动,进行变法运动。封建时期,女性一直被束缚在家庭中,所接受的教育十分有限,维新派认识到女性教育的重要性,提倡要发展女子教育。
梁启超在《时务报》中提出,正是由于妇女的无业导致女性地位的低下,而正是由于女子教育的不发达导致了国家的危亡。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不断宣传女子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要创办学校,推动女子学校教育的发展。康有为的女儿康同薇在《女学利弊说》中提出“遍立小学校于乡,使举国之女,粗知礼仪,略通书札”。后由经元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筹措创办了第一所中国人自己创办的女子学校——经正学堂,梁启超撰文《倡设女学堂启》《经学女学缘起》予以宣传。经正学堂的办学思想主要是维新派的思想,在课程设置上既设置有英文、算学、地理、图画等课程,还设置有医学、女红课程。同时,经正学堂还创办了《女学报》,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份和女性有关的报纸。不过,经正学堂的教学宗旨是培养相夫教子的“贤母良妻”式的女性知识分子,并没有追求男女平等以及女子的独立性。
经正学堂因为经费问题以及变法运动的失败而停办,但其开创了中国女学教育的先河,在其影响下,兴办女学之风不断兴盛。
20世纪初,西方列强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清政府签订的条约越来越多,国家主权不断丧失,民族矛盾、国内矛盾不断激化,为维护统治,清政府决定实施“新政”,其中就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这个规定中就提出要规范女子教育,但还是将女子教育局限在封建家庭之内,最终还将女子教育的目的规定在相夫教子上。之后颁布的《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女子师范学堂章程》推动社会办学和民间办学的发展。这两个章程都提出要教授女红、家事、手艺等课程,目的和维新运动时期的经正学堂一样,都是培养女性的贤良品德,为以后的相夫教子打基础。
辛亥革命之后,南京临时政府对教育制度进行一系列改革,1912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华民国教育部普通教育暂行办法》中规定“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校”,小学实现男女同校,在一定程度上是摒弃了传统的教育制度,使男女可以在初等教育阶段接受同等的教育。而这个时期的女学教育教授的主要内容有修身、国文、算术、图画、体操、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缝纫等学科。
五四运动抨击了封建社会制度和伦理思想,提倡男女平等,推动女子学校教育的发展。虽然在此之前,女子已经在中学阶段实现了男女同校,但是在大学阶段男女依然不能同校。五四运动期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希望能够和男子接受同等的教育,实现男女的平等。金一就提出在小学阶段要实现男女同校,这样更有利于男女之间的互动和取长补短。随着社会各界男女同校的呼声越来越高,全国各个中学开始实行男女同校。
而高等院校开始实行男女同校是从岭南大学开始的,岭南大学在1905年就有少数的女生和男生同校,开了男女同校的先河。真正推动大学开放女禁的大学是北京大学,甘肃女子邓春兰曾上书当时的北大校长蔡元培,呼吁男女平等接受教育。胡适也撰文提出大学男女同校的步骤。1920年,北京大学解禁男女同校,开始有女性进入北京大学旁听课程,她们也是近代中国第一批男女同校的女大学生。之后,南京大学等高校也开始招收女学生。至此,男女可以接受同等的教育,实现教育上的男女平等。
近代中国,随着女子学校的创办及发展,有关女子教育的思想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教会女子学校的创办到维新运动期间的经正学堂,再到20世纪初清政府的“新政”对于女子教育的承认,再到后来女子小学、中学、大学的创办,再到最后的男女同校解禁,女子学校的发展过程伴随着女子教育思想的变化。女子学校教育从宣传宗教思想到“贤母良妻”思想,再到推行女国民思想,再到男女平等的思想,无不彰显近代社会女子教育的发展。
女性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地位十分低下,为束缚女性,封建伦理社会提出“三从四德”作为中国古代女性的道德规范,主要是为了维持家庭的稳定,维护父权和夫权。“三从四德”对女性的德行提出了诸多的要求的,但并未对男性提出相应的要求,最终的目的也只是为了维护父系社会的利益。女子在这样的要求下失去了各种自由的权利,更没有受教育的权利。
对于女子的教育,封建社会一贯主张“女子无才便是德”,因此,并没有专门的女子学校。即使有关女子教育的书籍和教育,也多是有关妇容、妇德的。“男女有别”“内外有别”的思想认为女子主要负责维护家庭的稳定,在封建家庭中做好相夫教子工作即可,更多的是充当丈夫的依附物。
鸦片战争之后,随着同西方列强条约的签订,传教士大量涌入中国,创办女子教会学校,才开创了女子学校的先河,近代中国的女性可以进入学校接受教育,但是教会学校的教育过于侧重宗教思想的传播。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提出要发展女子学校教育,让女子接受更多的教育,并创办了经正学堂和《女学报》宣传女性解放的相关思想,但是维新派所提倡的女学教育还是封建伦理思想下以男性为主的教育思想,提倡的是“贤母良妻”的教育思想,并没有认识到女性是作为独立的个体而存在的,也没有提倡男女平等的教育思想。
梁启超在《论女学》中提出国家贫弱的原因在于妇女没有机会接受教育,而在他的学堂规划中提倡的却是“贤母良妻”式的女学教育,在学生的招收上不仅年龄上有限制,还必须是大家闺秀式的女性。维新派所提倡的女学教育比封建社会所提倡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有所进步,但这个时期的女性教育思想并没有将女性和男性放在同等的地位,女性依然被视为男性的附属物存在。
民国时期,女学教育上还多是以“贤母良妻”为主要教学思想。梁华兰在《女子教育》中说:“贤母良妻,乃教育之旨归。未有受高深教育,不能为贤母良妻者也,且正以受高深教育之故。”这个时期的知识分子虽然认识到女性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在教育思想上还是沉沦在旧式思想的窠臼之内,提倡的培养的是掌握新型科学知识的家庭妇女。
在近代中国的女子教育发展过程中,除了“贤母良妻”教育思想之外,还存在女国民思想,这种教育思想并不像“贤母良妻”教育思想主要是为了让女性更好的服务家庭,而是将教育的目光放在社会、国家的发展之上,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救国救民,这个时期的教育思想将女性作为真正的独立的个体,是可以和男性一样能够为救国救民作出努力和贡献的个体。
20世纪,提出女国民教育思想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主要是以留学生为主,这个时期的女性能够去到国外留学,接受不一样的知识和思想。这个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认为女子也是国民的一部分,要做真正的女国民,担负起拯救国家的责任。陈以益在《女论》中提到:“谨告女学界,其勿以贤母良妻为主义,当以女英雄、女豪杰为目的。”女国民教育思想在留日女学生中被普遍灌输,曾留学日本的“鉴湖女侠”秋瑾就大力提倡女子学校教育,宣传女学,帮助女子实现就业。
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对封建思想和制度予以抨击,对青年的思想解放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追求独立,对女子教育就提出了新的要求。“贤母良妻”的教育思想受到越来越多先进知识分子的批判,他们认为无论男女都肩负着国家社会的责任,男女并无差别,因此,女性应该接受同男性一样的教育。
胡适在《美国的妇人》一文中,以他的所见所得提出女子教育的新主张:自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积极提倡男女平等的教育思想,认为这样不仅有助于女性实现自身的价值,还能够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其他知识分子也认为,之前的女子教育把女性束缚在家庭关系中,忽视了女性在国家和社会进步发展中的作用,应该将女性和男性同等看待,让其接受同等的教育。
随着女子学校的不断创办,以及女子教育的发展,这一时期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都允许男女同校,在科目的设置上传统的女红类相对较少。1920年北京大学允许女生在大学课堂上旁听课程,高等教育开始允许男女同校,女性能够进入大学接受同男性同等的教育,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的教育,这也是男女平等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
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经历巨大的变革,鸦片战争的爆发使得西方列强开启殖民中国的时代,腐朽的封建统治也进入没落时期,国内各阶层开始寻找救国救民的方法。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不断影响以及国内改革的浪潮呼声中,女子教育成为改革的一大方向,从教会女校到男女同校的发展,使得中国的女子教育从无到有,这些都给当代女子教育的发展以启示。
当前,我国的教育是由九年义务教育的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以及高等教育构成。九年义务教育是教育的基础,是发展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基础阶段。义务教育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女子教育的未来发展,也关系到一个国家社会的发展状况。因此,在发展教育的过程中,义务教育阶段是必不可少的。想要保障女子教育的持续性,也必须保障女子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参与,使每一位女性都能够得到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
女子高等教育水平是衡量国家文明程度、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在当前社会发展以及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女子高等教育的保障是实现社会公平发展的一个体现。虽然随着女子教育的发展,我国不同阶段的教育基本上实现了男女平等,但事实上并不能确保女子教育的持续性,当前国内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乃至义务教育的女性依然占有一定的比例。
发展女性教育的目的是提倡女性的独立,提倡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发挥自我的价值。当前女性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就是进入就业市场,在工作展示自己的才能,做出成就。但是当前的就业市场仍然存在性别歧视的现象,有些岗位在招聘的时候直接在招聘通知中写“本岗位只招聘男性”,这就将女性挡在该岗位的大门之前。除此之外,部分岗位在招聘的时候也对女性设置重重关卡,使得女性的就业成为社会的一大难题。就业市场中的偏见反映在学校教育上,使得女性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会主动避开那些无法就业的专业。
想要真正实现女性教育的平等发展,就应该摒弃就业市场的偏见,在专业的录取上不应该对女性持有偏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接受教育的女性越来越多,但多集中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反而被人们所忽略,即使有选择职业教育的学生,但因为职业教育培养的多是高技能的技术型人才,女性在这方面的选择并不是太多,因而女性职业技能教育在我国发展的并不完善。
要真正推动女子的教育发展,使女子的就业落在实处,可以从女性自身的特点及市场的需求出发,开展职业技能训练,帮助女性掌握一项技能,实现女性的就业。可以利用网络等新媒体,开展职业技能教育,帮助社会女性学习一些市场需求的技能,以更好就业。学校也可以在教学之余,开展培训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入社会后能够较好的适应岗位的要求。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根本。我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一系列的成绩,但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依然存在,贫穷地区女性接受教育的机会依然有限,特别是高等教育。因此,国家要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尤其是对农村地区的教育经费的投入,缩小城镇差距,推动农村地区教育的发展,使农村女性能够得到更多的教育,提高农村地区女性的受教育水平。
近代社会的不断变革推动了女子教育的发展,一方面是对封建制度的摒弃,一方面是女性地位提升的表现。女子教育经历了教会女学、民办女学堂、官办小学、中学、女子师范学校,到最后大学能够男女同校。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的发展,也是近代中国教育发展史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教育的进步。这样的发展历程,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女性解放的表现,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知识女性,进一步推动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也为当代女性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启示。
[1]董宝良.中国教育史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杜学元.中国女子教育通史[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5.
[3]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大事记[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
[4]谈社英.中国妇女运动通史[M].上海:上海书店,1936.
[5]谷忠玉.中国近代女性观的演变与女子学校教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6]梁华兰.女子教育[J].新青年,1917,3(1).
[7]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8]范立君,谭玉秀.从近代学制看中国女子教育的嬗变[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9]阎广芬.中国近代女子义务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29(3).
[10]聂会会,许艳华.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发展历程中女性参与的特点[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2).
[10]李春英.论民国初期女子教育的嬗变特点及对当代女性教育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