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燕
(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重庆 渝北 401120)
“互联网+”语境下我国政府公信力的重塑
——基于中储粮“遗忘”小麦事件的舆情分析
李春燕
(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重庆 渝北 401120)
“互联网+”语境下,新媒体技术的深入发展,强化了公民的权利表达、增强了社会的横向联系、促进了社会认知的多元化发展。但同时也给政府的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政府面临丧失对公共话语权的垄断地位、职能结构体系受到冲击、信息回应机制不健全等困境,弱化了政府公信力。因此,政府通过有效利用新媒体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网络平台以提高自身的行政能力、引导公民舆论、获得网民满意,是创新政府治理途径、重塑政府公信力的关键点与着力点。
“互联网+”语境;政府公信力;新媒体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依赖于社会成员对普遍性的行为规范和网络的认可而赋予的信任,并由此形成的社会秩序。[1]其实质是公众对政府履行公共职能的评价,是政府行政能力与公众满意度的结合。
近年来,“互联网+”如火如荼的展开,带来了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社交媒体工具的繁荣。多种信息交流方式逐渐渗透到公众生活中,影响着社会公共生活领域并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
“互联网+”语境下,新媒体打破政府信息垄断、冲击政府权力结构、透明官员贪腐行为,给政府公信力的提高带来新的挑战。因此,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到网络平台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从而合理有效地运用新媒体,将网络治理与公信力建设相结合,明确政府责任,优化政府职能,以新的理念破解新的问题[2]。
2010年,中储粮在金硕公司的仓库储存小麦17092吨。可自从小麦入库后,中储粮便不管不问。七年“遗忘”万吨小麦,导致小麦变质。截至目前,中储粮光武分库还拖欠金硕公司近200万仓储费用,而在此期间,国家支付了保管费用,中储粮却并没有用这笔钱来支付租金。事件揭露之后,对于相关部门不回应的态度以及事件背后隐藏的官员渎职失职行为,政府却未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激起网民不满。面对国家资金与国家粮食的双重浪费,作为社会主体的公民纷纷利用互联网平台表达自己的意见,捍卫自己的权益,上万条评论在网上“炸锅”,负面网络舆论升级。
从“遗忘”小麦事件中网民的热议可以看出,“互联网+”语境下,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改变了我国原有的政治生态。
1.2.1 公民的权利表达随着网络力量的强化变得空前活跃
一方面,“互联网+”语境下,新媒体工具的繁荣,例如微博、微信、贴吧、论坛等,不仅丰富了公民信息获取方式,同时也为公民的权利表达提供了巨大空间。另一方面,新媒体的开放性造就“民间舆论场”。网民对贫富差距扩大、官民关系紧张、滥用公共资源等社会问题积极发表“评论”。“遗忘”小麦事件一经暴露,网民对社会资源浪费展开热议,纷纷在微博上留言,要求政府对相关部门“不作为”工作态度以及事件背后的贪腐行为严肃处理,表明公众利用互联网平台,积极维护自身利益。
1.2.2 社会横向关系不断增强并逐渐向社会公共领域渗透
首先,在“互联网+”语境下,以新媒体为媒介,人与人之间实现了话语权的相对平等。这打破了政府对公共事务的垄断、激发了公众参与政治的热情。其次,网络的虚拟性为公众提供了言论表达的开放空间,陌生人对感兴趣的社会问题展开热议,形成了以话题为导向的多种公共领域的重叠,社会横向联系加强。在“遗忘”小麦事件中,面对国家资金与国家粮食的双重浪费,以新媒体为媒介,互不相识的陌生人因为捍卫共同的价值权益,联结在一起,发表言论,打破了政府一统舆论的地位。
1.2.3 对政府治理和社会准则的新讨论展现出多元化姿态
作为“经济人”,在利己主义的驱使下,公众都会选择符合自己利益的价值体系并加以维护,以实现利益最大化。“互联网+”语境下的言论自由为人们坚定自己的价值体系提供了平台。不同社会群体选择不同价值体系,利用网络表达自己对政府治理与现有社会准则的看法,社会认知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这场“遗忘”小麦事件中,公民作为社会主体,对于这种社会资源的浪费行为,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公众对组织制度存在漏洞、政府问责力度不强、官员廉洁教育不够等原因展开讨论,各执己见。
“遗忘”小麦事件经人举报后,立马占据舆论头条,公民热议不止折射出“互联网+”语境下,新的政治生态正在形成,政府的形象树立与公信力重塑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互联网+”时代,海量信息的快速传递与任意流动打破了政府的信息垄断,政府对公共话语权的垄断地位不复存在。加之社交媒体工具的繁荣、网民表达方式的随意性、公民缺乏对正确信息的甄别能力、政府还未形成系统回应信息的能力,容易形成多个“话题性”的网络权威中心。一旦政府未能及时、充分回应,就会被扣上“消极不作为”的帽子。在新媒体技术的影响下,网络舆情的影响越来越大。[3]群体性的网络舆论影响公共秩序,损害政府形象,削弱政府公信力。在“遗忘”小麦事件曝光,媒体介入之后,相关部门拒绝采访、拒不回应的态度在网上引发轩然大波。通过新媒体,对政府产生负面影响的信息迅速扩散,降低了政府公信力,损害了政府在公众心中的形象。
随着“互联网+”时代信息发展的多元性、迅疾性与交互性,人际交往朝着水平化方向延伸,社会横向联系不断增强,改变了原有政府权力向权威转变的纵向职能结构体系。与此同时,网络社交平台提供给网民自由平等交流的社会公共领域。在这个虚拟的社会公共领域中,权力向权威的转变除了依靠共同的规则、习俗以及强制力的约束外,更需要的是虚拟世界的“说服”能力。政府如若不能很好引导网络舆论走向,其权威将受到公众质疑且难以重塑。在“小麦遗忘”事件中,面对网民对政府的指责,政府仍然像过去一样依靠权威强制性地遏制事态蔓延,未对网民质疑作出回应,没有正确引导舆论走向,引起公众不满,进而弱化了政府形象。
首先,信息共享与流向多元给政府横、纵向结构优化带来挑战。“互联网+”时代,社会横向联系的增强促使权力链条横向延伸。政府原有的职能结构体系与“互联网+”时代信息的快速发展与迅速流动无法适应。因此,在掌握网络话语权、引导网络舆论方面,政府显得十分被动且迟钝。其次,信息共享要求政府主动进行公众回应。传统政府结构模式中,政府在主动进行信息公开与回应方面略显被动。公众不能及时了解信息、信息不对称是引发网络舆情的重要原因。在小麦“遗忘”事件中,针对粮油公司工作人员不断反映小麦无人处理,而光武分库始终不予理睬的情况,网民提出质询。而政府未能及时回应,激起网民不满。对政府不满的负面言论迅速蔓延,削弱了政府公信力。
“互联网+”语境下,官员的腐败行为对政府公信力的建构有着巨大影响。一是官员腐败问题的日积月累,对政府公信力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觑。二是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问题与社会矛盾凸显。如若在一些涉及公民切身利益的事情上出现官员寻租或腐败行为,将会加深公众对政府的行政能力不满,从而加剧社会冲突,形成网络舆情事件。“仇官”、“仇不公”等负面情绪经过网络发酵、膨胀、扩散之后将会威胁社会稳定,弱化政府公信力。在这场“遗忘”小麦事件中,中储粮常年拖欠粮库租金。国家给了中储粮保管费,中储粮却并没有用这笔钱来支付租金。对于国家粮食与资金的双重浪费行为,揭露的是官员贪污腐败,弱化的是公众信任。
中储粮“遗忘”小麦事件已接近尾声。不管事实真相如何、相关部门如何解决?最重要的是国家资源不被浪费,政府官员有所作为,公民信任找到依托。因此,以“互联网+”为背景依托,借助快速发展的新媒体技术来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运作机制和流程再造,对创新我国政府公信力建设,应当有所启迪。
“遗忘”小麦事件揭露后,政府相关部门首先应该自我反省,积极回应,以提升执政能力、引导公共舆论,重塑政府公信力。
1.变革政府职能,创新政府治理模式。将原有的权力纵向联系链条横向延伸,加强横向联系。注重“软权力”的培养,依靠以政府形象为中心的说服力进行社会治理。
2.积极引导公民舆论,完善政府形象。公民因个体差异,针对相同社会问题易产生不同观点,导致网络舆情产生。对此,政府应主动发挥信息自动聚合功能,掌握信息流转规律,正面引导公民舆论。
3.制定有效的宣传和沟通战略,掌握虚拟环境的话语权。增强政府在网络社会的说服力与劝导力,需要政府主动利用新媒体与网民进行信息沟通。同时对政府形象进行正面宣扬,以此掌握虚拟世界的舆论走向。
以政府职能分工划分为主线的政府结构变革需要注重整体性原则,将政府视为一个整体进行相互协作而非各自为政。面对社会普遍关注的网络舆情时,相关部门应主动进行分工与协调,建立联动机制,共同面对网络舆论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应主动公开信息并及时作出公众回应。“互联网+”语境下,对“话语权”的绝对性支配力量已然不存在。政府部门间的协作和跨部门的合作,打造的是一个合理利用新媒体技术资源来进行有效交流的信息沟通架构。对于“遗忘”小麦事件对政府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负责部门除了积极主动回应网民质询,还应与其他政府相关部门协作,将舆论带来的消极作用降到最低,以重塑政府公信力。
1.政府人员应主动增强信息提取、甄别与处理的能力。掌握信息主导权,做好预警与防控机制,以面对网络舆情、引导舆论走向。
2.利用新媒体主动公开关乎公众切身利益的政策。政策由制定到终结这一过程应尽量做到公开透明。以便让公众更好地理解政府治理社会的公共政策。
3.站在公众角度,积极主动回应公众的质疑。面对突发舆情,政府不能“软抵抗”,拒不回应。从社情民意出发,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社会信任感。
1.完善“权力清单”制度。政务公开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关键所在。[4]“互联网+”语境下,只有政府积极利用新媒体技术,主动公开权力运作流程,才能让权力的运行进入法制轨道、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重塑政府公信力。
2.加强官员廉洁教育。官员的腐败问题向政府敲响了警钟:廉洁教育不容小觑。[5]通过思想层面的教育,增强政府官员廉洁自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从根本上铲除腐败根源。
3.建立常态化的网络危机处理机制。网络舆情产生之后,政府应及时应对,建立不同标准的事前控制和预警机制[6]。通过采取补救措施,最大限度地缓解民怨,挽救政府形象,减缓政府公信力的流失速度。
[1]刘多金.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府公信力[J].人才资源开发,2015,(22):76.
[2]张勤,李静.论互联网背景下的政府公信力建设[J].中国行政管理,2015,(3):19.
[3]陈志伦,金玲,金巍.互联网时代政府公信力构建研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6,(2):20.
[4]李天恩,李宝华.新媒体时代的政府公信力“弱化”问题研究[J].管理观察,2014,(25):61.
[5]杨雪.网络自媒体时代政府公信力建设的新问题及措施[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211.
[6]刘萨娜.“互联网+”政府治理中政府公信力重塑[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6,(2):36.
责任编辑:邓荣华
D 630
A
1672-2094(2017)04-0062-03
2017-05-29
“‘互联网+’时代重塑我国政府公信力的路径选择——基于某某案例分析”(编号:2017 X Z X S—117)。
李春燕(1994-),女,四川宜宾人,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专业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管理,公共文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