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存有
(呼伦贝尔学院文学院内蒙古·呼伦贝尔02100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体系建构模式
曹存有
(呼伦贝尔学院文学院内蒙古·呼伦贝尔02100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的重要表现形式,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相关部门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给予高度重视,构建有利于当代传承的体系模式,实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复兴的重要目标。基于此,本文以构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体系的价值为主要出发点,着重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体系的构建方案,以期更好地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
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构建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改革的攻坚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事业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华,是中华民族永葆生命力的不竭动力,更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奋斗不止的重要源泉,在新的时代发展形势之下,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积极迎合当前时代发展潮流,在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容性和兼容性特征的同时,融入更多的时代内涵,使其朝着现代化、科学化和创新化的方向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之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临巨大的挑战。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陷入困境,文化传承效果不尽人意,优秀传统文化消亡、变异的现象愈发严重面对此种情况,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则显得至关重要,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扩大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范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国文化发展、价值体系建设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推动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进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事业进行科学化和系统化的思想引导,促使其朝着规范化、稳定化的方向发展,在实际之中逐步践行和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更好的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的积极思想均是我国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扩大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范围。
(二)加快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进程
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有利于加快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进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自身的独特性和传承性,在历史发展、社会变迁之中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并且进一步流传至今,由此可见,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在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上,从而构建以具有中华民族特征的民族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中华儿女对民族的热爱之情,更是民族文化的遗产和精华所在,对实现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与促进作用。
(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发展
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具有多种属性,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文化可以发展成为我国的文化产业,并形成具有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以便更好的满足当前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歌舞、工艺、中药等资源均可以为我国现代文化产业注入新的发展活力,进一步延伸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广度与深度,为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存在和发展的根基,更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源远流长的基础所在。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人民在世界不同角落期盼国家兴旺发达,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是海外华人心与心相连接的精神纽带,是海峡两岸人民渴望归属的文化基石[1]。积极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更好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五)促进中华民族传统化的创新构建
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创新构建,不断增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和现代化含量,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源泉,但是在创新过程中要注意以传统文化为建设基石,对此,相关研究人员及工作者必须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弘扬。通过独特的方式展现中华民族的别具一格的魅力,更好的抒写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新篇章,以此来满足中华民族文化长远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科学设置传承内容
要科学设置传承内容,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体系的构建提供良好的资源基础,不断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广度与深度,更好的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务,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一般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生活文化。物质文化主要包括服务、饮食、建筑等,精神文化是价值观念、道德理论、宗教信仰等意识形态文化,而社会生活文化则主要是指生活习俗、行为方式等方面。对此,在当代传承体系的构建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对这三种类型传承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合理配置,优化传承体系的发展结构。
(二)建立健全保障体系
要建立健全保障体系,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体系的构建提供给良好的外部管理框架,保证各项传承方案的顺利进行和科学落实,进而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构建的实效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目标。保障体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传承体系构建的基本要素,其涉及和涵盖多个部分,主要有认识、政策法规、制度建设等方面。第一,相关人员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认识,同时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积极投入和参与到体系建设活动之中;第二,要逐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宪法》为基础逐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并对其中的各项细则进行深化讲解,做到有法可依,有理可循;第三,要创建制度管理机制,对物质文化实施保护,如完善名村、名镇保护制度等[2]。
(三)科学总结传承经验
要科学总结传承经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体系的构建奠定基础,不断丰富和发展当代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科学内涵,以便更好的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切实有效的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社会变革、历史发展进程之中,各朝各代推陈出新,并制定与本国经济、政治、文化相符合的文化传承措施、方案,保证各项内容的行之有效。由此可见,科学总结文化传承经验,能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传承体系的构建具有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西周对《诗经》进行重新整理,清代乾隆皇帝重新整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开设《四库全书》编撰馆,并由此撰写《四库全书》,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3]。
(四)改革创新传承方式
要改革和创新传承方式,积极迎合当前时代发展潮流,在传统继承方式的基础上不断融入新的时代内容,从多个层面和角度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传承体系的构建。特别是在当前信息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要构建以数据化和信息化为基础的文化创新方式,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大众化发展。其中改革创新传承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民间传承
要重视民间传承,将此作为改革创新传承方式的重要途径。民间传承主要包括师徒传承、家族传承、行业传承等方式,在不同的文化发展阶段,民间传承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之中均扮演重要角色。但是纵观当前民间传承的现实情况来看,民间传承的总体情况不容乐观,传承效果不尽人意。对此,相关人员要重视民间传承方式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传承体系构建中的实际价值,着重保护民间传承方式的生态化内涵,构建以民间传承方式为基础的传承体系,借助现代方式实现与传统民间传承方式的优势互补。
2.教育传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修养具有极为重要的推动与促进作用,有利于构建受教育者的健全人格,从而更好的凝聚中华民族稳定发展的群众力量。教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具有系统性、传承性、完整性和教育性的综合特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具有较高的引导与促进价值。对此,教育工作者要高度重视课堂教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推动作用,从本地区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入手,制定行之有效和针对性较强的传统文化教育方案,巩固校园教育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主阵地地位。同时,各地区部门要根据根本地区的民族特点,结合本地区的地域特色开展相符合的文化传承与教育工作,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效果的最大化。
3.现代传承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深入,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传承体系的构建提供了重要契机与良好的社会环境。对此,应牢牢抓住信息化发展这一时代契机,借助大数据、云计算发展平台构建良好的文化传承体系,实现数字技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有机结合与融会贯通,并由此衍生出更多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文化产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水平。一方面,要建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为内容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强化数字技术在文化传承之中的应用程度,从项目制定决策落实、管理控制多个层面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重视文化产业的新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高效整合和系统配置,并且充分考虑到少数民族文化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最大限度的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包容性,积极探索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新方式。
综上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体系的构建是全社会的重要任务,相关部门及工作者要对其给予高度关注和广泛重视,对此,应从内容、保障体系、传承经验和传承方式四方面入手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传承体系,切实有效的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1]解丽霞.制度化传承·精英化传承·民间化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历史经验与当代建构[J].社会科学战线, 2015,(10):1-6.
[2]党圣元.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5,(12):33-36.
[3]郭继文.论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化基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系列重要讲话的基本精神[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09):121-128.
责任编校:徐向阳
审稿专家:王文
G122
A
1009-8534(2016)02-0003-02
曹存有,呼伦贝尔学院文学院副教授,文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