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场交换角度审视货币理论

2017-04-13 09:02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货币资本

欧 鑫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学院,广东 深圳 518172)

从市场交换角度审视货币理论

欧 鑫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学院,广东 深圳 518172)

货币是人类社会长期分工交换合作的产物,只有从市场交换的角度才能准确把握货币的实质,才能准确把握货币理论。货币本身是商品,货币的本质为交换媒介。不兑换纸币的体系较金本位体系易于受政府操控,倾向超发货币,政府采取宽松货币政策和低利率政策有害的副作用明显。在现行不可兑换纸币体系下,需政府严格管理货币供应,保证货币的交换媒介价值基本稳定,政府货币政策应以此为基础。

货币;交换学;交换媒介;资本品

货币是什么?这是个如此古老而普通的问题,令人费解的是现在鲜有人关注货币本身,谈论得更多的是货币政策。人们更习惯直接从教科书引用货币的定义,甚至有人想当然的认为流通中的纸币就等同于货币 。而一百年前,关于货币的问题却是个特别热门的话题。1912年米塞斯《货币信用原理》问世,该书被罗斯巴德称之为“新奥地利学派货币理论的开始也是完成”[1]。米塞斯从市场最本源处——交换分工,阐述何为货币?货币如何运行?不当的政策会导致何种后果。毕竟思想是具体到个人的,思想不可遗传,我们借鉴先哲智慧来理解货币相关问题还是很有益处的。

1 对货币起源及性质的考察

“人的行动是用更为满足的状态取代一种较不满足之状态的企图,我们称这种蓄意性的替代称为交换”[2]。交换成功的前提是交换双方对交换所得商品的主观评价高于交换出去的商品的主观评价。社会分工带来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分工合作实现有赖于交换的实现,交换合作带来普遍人幸福的增进。分工、交换和合作对人类社会形成和文明的推进起了决定作用。我们很难用人类的理智再发现其他哪种因素比分工合作对此贡献更大,毫无疑问取消分工合作人类将退回到原始人的自然状态。“交换学的主题是一切市场现象,即产生它们的所有根源、它们所有的衍生物及它们的一切结果”[3]。货币的出现有赖于分工、交换和合作的演进。货币现象作为一种市场现象,在无商品劳务交换场所,绝无货币出现。

货币现象出现的先决条件为:“生产以分工为基础,私有财产包括消费品和资本品,生产工具所有者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生产产品不仅满足自己需要而且要满足他人之需要。所生产的产品不仅对自己还要对他人均有使用价值。生产与消费之平衡是在市场双方讲价的方式进行商品劳务的交换。货币的功能在于作为交换媒介以利于市场工作得以推行”[4]。

劳动分工合作的推进,劳动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交换产品愈加丰富,物与物交换局限明显。交换行为人认识到此种局限,另外由于商品生产与商品消费在数量、时间、空间的不配对,需要某种具有方便交易、易于保存且本身有价值的商品充当交易媒介,金银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充当了此种交换媒介。故可说货币本质上是一种商品,而且是最易交换、保存和分割的商品,其根本功能是交换媒介,作为便利信用交易(in facilitating credit)、价值时空转移者(as a transmitter of value through time and space)则是其派生功能。对于流传已久的货币契约说、货币国家说实际上是很荒唐的,门格尔在他的大作《国民经济学原理》里面给与了有力的驳斥。

就广义货币而言,这种广义含义是可随时变现承担交换媒介的功能,货币可分为商品货币(commodity)、命令货币(fiat money)、信用货币(credit money)。商品货币指的是本身是商品的那类货币,也就是前面所说狭义上的货币例如金银等;“命令货币具有特别法律资格所构成的货币,如现在各国通用于国内之货币;信用货币为对任何个人和法人具有债权之货币,要求这类债权能及付和绝对安全。信用货币主要源于银行业务的发展,由货币替代品发展而来包括银行券等信用媒介、货币凭证,同时还包括财政部发行的辅币。如我们国内的活期存款,就目前各国实际情况来说此类货币在广义货币M2中占比最大,因此我们又称目前各国普遍采用的货币体系为信用货币本位而不把它称为法币本位”[5]。

2 货币供需关系

货币作为交换媒介,属于经济商品,既不是消费品亦非资本品,因此被斯密称为死商品。“私人窖藏之货币未用于交换其他商品时,并不是资本的一部分,因为它不能产生果实,故只有在交换其他商品时才能称为。货币的价值来自于其购买力,本身并无再生产能力,就整体来说,货币绝非社会资本的一部分”[6]。“货币的另一功能是是为交换行动提供了货币计算,为个人、企业行动提供了最理想的心智工具”[7]。

在分工合作的经济体系中,货币是销路最好的经济商品,同时作为经济商品必然是稀缺的。人们需要交换媒介在于人们想贮存它以为将来做准备,对于现金的储存数额取决于现金的有意需求的大小。货币与其他商品的交换比率变动亦即货币购买力的变动,是由货币的需求与供给关系变动而引起的。故从整体角度也证明了货币数量论认为其他条件不变,货币数量增加必然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的结论的正确性。“窖藏货币”这个概念比较容易引起误解,货币窖藏与正常的现金储存属于同一个功能。 从行动人个体角度而言,对货币的需求终归主要取决当事人的价值判断,比如个人的风险偏好,身体健康状况,资产配置和家庭收入等个人因素,当然社会环境也是一个间接影响因素。但是这些间接影响因素,对社会总体对货币的总的需求确是根本性的,这些因素包括:“人口数量、清算或相互注销账款的制度、单个家庭的自给生产的程度以及为别人为需求的生产,在市场上卖产品并买进消费品的程度,商业活动的分配以及一年当中结付账款的季节”[8]。社会总的货币需求等于所有个体对货币需求总和

从供给角度来看,货币具有不可损耗性,它能无限期提供它的功用,这是与其他经济商品所不同的。在金本位下整个合作经济体系的货币供给取决于黄金的总数量,十六世纪,西班牙在美洲发现了黄金并运往国内,导致西班牙国内的物价高涨。由于当时西班牙国内对货币和财富错误的认识,把黄金本身当作财富,国内变成了个全欧洲最大的进口消费市场,导致大量黄金流向法国等国家,国内产业生产能力并未大幅提升,反而成就法国等国家的发展。因此才有后面重商主义的荒谬主张,在国际贸易中以为只要有黄金流入即为认可的贸易,国家应予以鼓励。由于金银作为货币的不能损耗,金矿的不断发掘,金的总供给数量是增加的。

3 货币与资本关系

“资本是以货币名义计算的,并由此表示的一定数量的货币额。但资本也可由货币额组成。因为资本品也是可交换的,而且这种价换和所有其他商品发生交换的情形一样,同属间接家换,因此货币的使用成为必要。在市场经济里,谁也不能放弃现金储存所提供的便利。不仅以消费者的资格,而且以资本家和企业家的资格,人们都要储存若干现金”[9]。

这里有必要区别资本和资本品的概念,资本品是个实体概念,而资本是货币计算的概念。人类生产力得以提高,文明得以推进发展,有赖于资本品的累积而非资本累积。资本品也是个相对广泛的概念,可以包括各种有形的物,也包括各种无形的技术。资本品的生产基于迂回生产以生产功能持续期较长的商品,这种迂回生产能提高生产能力。资本品并非上天赐予的,此乃由消费者的储蓄所形成,即减少消费品所致。“资本品和消费品的区别,不是基于商品的物理学或生物学的性质而做的严格区别。它取决于行动人所处在的地位和他们所要做出的选择。同一种商品既可视为资本品也可视为消费品”[10]。整个社会的资本品并不会因为货币表示的资本数额的减少而减少,资本品会逐步渗透至将来的消费品中,不当投资所产生的投资品由于不能完全渗透至消费者需要的产品而造成浪费,这就是日常说的资源的不合理配置。

在当时流行经济学当中,利率代表货币资金的价格,由货币资金的供求关系所决定,利息是投资获得资本的成本。交换学采用主观、边际和个人主义的方法研究市场现象。交换学将资本在时间的维度中加以考察,这也符合交换学对资本的定义,对这方面的研究参见希克斯的《资本和时间》[11]。交换学把“利率称为未来商品相对于现在商品的折扣,利息是价格之间的比率,而其本身不是价格。”交换学将这种评价的利率称之为原始利率,而将流行经济学所说的由货币供需决定的利率称为市场毛利率。市场毛利率包括原始利率、企业家风险贴水和预期到得货币变动的价格贴水。由于行为人对未来同一商品比对现在商品的评价永远都低,因此原始利率恒为正,因此市场毛利率恒为正,所以交换学很好解释为什么市场毛利率大于零。而不是凯恩斯利用心理学原理发明一个新名词——流动性陷阱来解释。市场利率小于零,意味着原始利率小于零,这是不可想象的,此情况下投资者不再消费永远都是储蓄,这就违背了起码的人类基本常识。

货币供给的增加还是减少都最终会影响到原始利率,因他最终改变行动人的基据,但由原始利率的定义我们得知“原始利率决定于未来商品对现在商品的折扣。在本质上与货币和货币的替代品的供给无关,尽管货币和货币替代品的供给发生变动会间接影响到它的水平”。如信用扩张,广义货币增加,初始市场利率下降,含有企业家风险成分较高的贷款以前不能贷,现在可以贷款了,从而影响这类企业家对整个要素市场和企业利润的重新评价,导致错误投资,导致资本品浪费。反之广义货币供给减少则带来市场利率上升,投资收缩,导致萧条,但不会产生资本品浪费。

4 货币中性假定与信用扩张

从传统主流经济学家在将货币纳入研究范围时,假定货币是中性的,货币仅仅是实体经济表面的一层面纱,故其政策主张缺乏对货币本身的非中性问题的探究,或认为货币的中性才是第一位的。货币中性就是说货币数量的增减对所有微观个体的行动影响事一致的。由此得出了各种类型的货币交易恒等式,目的是测算整个社会的货币需求量,其核心表达公式为:MV=PY, P代表社会整体价格水平,Y代表产品和服务总交易量,PY代表整个社会总产品和服务总交易的总的货币价值,V表示货币流通速度,M表示货币数量,MV代表整个社会总产品和服务的货币价值,因此M也就是社会的货币的需求数量仅取决于社会流通总产值与货币流通速度的比值。不难看出所谓的货币恒等式是基于宏观整体交换的角度,来考虑货币的需求问题。这种简单的货币数量关系,其优点是直观的表达了社会整体物价水平与社会总的货币需求之间的关系。其弊端明显是让人们忽视了货币本身的价值,其本身最大的价值体现在其交换价值,故只有从微观交换的角度,才能真正的把握货币的实质,才不至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我们不妨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下,例如就100美元的货币财富而言,亿万富翁或乞丐的行为表现是明显之不同,因为100美元对他们各自的效用函数明显之不同。就其实而言,在不同时期,同样100美元财富的增加,同一个人的效用亦是不同的,故其行动也会不一样。其次等式中货币流通速度不可能直接观察得到,这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只能间接通过PY除以M而得到,因此这就陷入了循环论证。因为该恒等式本身的目的及为测定社会需求的货币数量,目前货币流通速度V无法得到,那又如何计算得出M货币需求数量呢?若有一个办法能够准确获得社会总的货币需求数量只能是各个微观主体所持有货币予以加总。况且P作为社会物价格总水平也易于引起误导,用各种物价的加权平均办法来获得社会物价总水平似乎存在理论上的不可行,用CPI来表示就更不可理喻了。目前我们队CPI的计算方法本身就存在重大缺陷,比如说忽视了资产类产品的计算,恰恰相反资产类产品在个人的资产负债表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另外从现代银行的信用货币创造机制,首先获得信贷投放的,意味着能首先获得货币。从财富分配途径上看,首先获得货币的将会是一定程度的收益者,最后得到货币的必将是受害者。因为首先获得货币的,面临一个未上涨商品价格,货币数量的增加带来持有货币总购买力上升,到后来各种商品要素价格都上涨,后获得货币的行动主体持有的货币购买力下降。从产业配置途径看,首先获得货币的,把货币的增加认为是经济的繁荣,扩大产能,当它认识到只是货币增加所致,损失已经产生则悔之晚矣。最典型例子就是2009年金融危机后国内四万亿元的投资,上游行业如钢铁、煤炭等上游行业回光返照,今则奄奄待毙。因此在信贷扩张时,前期上游产业将会获利,而下游产业则会受损,从总的来说上游的获小于下游的损失,随着时间的推移,扩张将对上下游都会产生错误价格引导导致错误投资,消耗资本品。通胀会导致资本品浪费,通缩则没有那么严重,通货紧缩玩玩带来的是产业收缩,但很少带来资本品浪费,从这个意义上说通胀的危害大于通缩。可见货币的非中性会对以中性货币为前提的所谓货币政策产生相当大的副作用。因此哪怕是低的货币扩张也会对实体经济造成很大后遗症。

5 货币政策不当之处

目前世界经济波动的频率增快和幅度也增大,政府试图维持经济稳定,其普遍采用经济干预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自20世纪70年代,随着凯恩斯主义失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占领主流位置,凯恩斯的财政政策逐步为西方国家所放弃,政府普遍采用针对货币量和利率的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其理论基础是货币数量论,认为过量的货币投放必然导致通货膨胀。弗里德曼的名言——通货膨胀无论如何都是一种货币现象[12]。

货币政策无外乎是对货币量和利率的人为干预,冀图达到施政者之目的。理论和历史经验否决了施政者的良善愿望,尽管有时短期会有吸食毒品般的快感,结果却是饮鸩止渴。缘何?因为它违背了货币政策接受者行动的逻辑。货币政策其理论不当之处有四:

其一,施政者认为自己能准确判断眼下经济所处阶段,因而能在衰退时刺激经济,在高涨是平抑经济。显然是犯了全知理性主义错误,尽管施政者周围有聚集了全社会最具智慧的人士,但也无法保证能准确判断。目前我们对经济阶段的判断大多依赖于一些基本宏观数据,如GDP,失业率等,获知这些数据本身是滞后的,这些数据是否准确,能否准确表达经济的状况。对这些问题眼下似乎并无令人满意的答复。

其二、施政者假定货币中性,同样增量货币数量对不同行为人选择行为影响一样,不改变商品的相对价格,只要货币增量不致引起一般价格水平大幅上升即可。弗里德曼认为即使货币非中性,适度增加货币所致的商品相对价格变化对整体经济影响也不大。相对价格变化负作用有多大,很难有数据可准确测得,但断言期影响不大简直就是一种臆断而非科学的态度(当然弗里德曼晚年对此态度已有所改变)。从行动人的逻辑,价格代表货币计算,也包含整个市场的交换信息。相对价格的变化毫无疑问会影响行动人偏好序列,从而影响行动人的选择。市场容量越大,整个市场收受副作用越大,大到无法计算。没有人会怀疑美联储增加美元发行,对全球的价格体系的影响是很小的可以忽略不计。早期凯恩斯主义者忽视古典学派的货币数量论中潜在对货币中性的假定,丝毫不考虑货币非中性所带来的后果。

其三、目前货币的发行以钉住一般价格水平为锚,只要一般价格水平在施政者看来是适当的,施政者就认为货币政策的副作用危害不大。事实上所谓的一般价格水平是一束消费品的价格指数,并不反映股票、房产等资产价格水平。事实是在现代西方国家家庭货币需求当中,购买房产、股票等资产的货币需求占比远超消费货币需求。增加投放的货币更多会投放至资本品领域,资本品价格上升,居民持有货币的整体购买力降低,还导致消费品与资本品的比例失衡。也即是“强迫储蓄”发生,但这种“强迫储蓄”基于错误价格信号导致资本品损耗。因此钉住一般价格水平的锚,而无视增加货币对资本品价格的影响,是极其不完备的。

其四、货币政策作用目标主要是货币量和利率,宽松货币和低利率政策忽视了财富重新分配和错误信息误导的后果。萧条时,刺激经济通常采用宽松货币和低利率。前已经分析宽松货币会推动资产价格上涨,会造成“强迫储蓄”。另外投放货币投放到整个经济体中的各个行动人的先后顺序不一致。先获得货币的行动人面临一个未上涨的价格体系,往往是有利的,而后获得货币的行动人则是损失的;现代纸币体系下,货币的投放主要依据信贷的投放,上游行业和金融行业将首先获得信贷和货币将在增加货币的过程中获利,而下游行业则受到损失。因此货币投放的过程亦财富的再分配过程。当然过量的货币投放将导致通货膨胀。同理货币收缩将会产生相反作用,从历史经验来看纸币体系下货币扩张比货币收缩更常见,因为施政者和民众对紧缩政策天然地抵制。市场利率包含原始利率、企业家风险贴水利率和货币贴水利率。低利率政策导致企业家风险贴水利率下降,原来不合算的投资,现在变得有利可图了,这时一笔错误的投资发生了,市场按自有的轨迹运行,不久企业家发现自己的产品销路不畅,企业家发现自己被错误的信息误导了,但损失不可挽回,资本品的浪费发生了。

6 结论

从市场交换的角度,人是行动的人,人的行动是有目标的,对货币的需求本身既可以理解为一种手段也可以体现为一种目的。货币从本质上是一种商品,而且是最容易流转的商品。其基本功能是交换媒介,其他功能依赖于其作为交换媒介的功能。货币的存在为商品价格的计算提供了可能,同时商品价格为行动人选择提供了信息。货币的交换媒介价值受损(如通货膨胀等)必然导致货币功能受损,为行动人提供错误的价格信号[13]。单一金本位体系下,货币的供给依赖于金矿的开采,不受政府权力的控制。由于黄金矿的稀缺性和开采难度加大,黄金总量相对平稳,因此整个经济体的货币供给相对平稳,货币交换价值不易受损。当然也有特殊时候,如16世纪美洲大金矿的发现,大量黄金涌入欧洲,导致欧洲商品货币价格大幅上升。如今,在不兑换纸币体系下,政府和央行控制货币的发行。一方面政府作为一个行动主体,从激励角度而言有超发货币的倾向,致使货币交换媒介价值受损。另一方面,政府作为调控经济的角色人为干预货币投放其有害副作用往往被忽视。从历史经验来看,不可兑换纸币体系几乎没有出现通货紧缩,基本上是一般价格水平和资本品价格趋势性的单边更大幅度的上涨,相关历史经验数据可参看弗里德曼的著作《美国货币史》[14]和美国过去100年道琼斯指数表现。

鉴于目前回到单一金本位问题重重,甚至导致更严重的问题,如货币供给不足、短期民族国家利益冲突等。在现行不可兑换纸币体系下,需政府严格管理货币供应,保证货币的交换媒介价值基本稳定,政府货币政策应以此为基础,而不应赋予过多货币政策不能承担的功能。

[1] 罗斯巴德.奥地利学派的货币理论转引自多兰主编的现代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基础[M]. 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8. Rothbard,The monetary theory of Aus tria school from the Austria School of economics was editor of modern[M] Zhejiang: Zhejiang University press, 2008. (in Chinese)

[2] 米塞斯.人的行动-关于经济学的论文[M]. 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 2013.Mises, L. V. Huma n action - pa pers on economics[M]. Shanghai: Shanghai Century Press, 2013. (in Chinese)

[3] 米塞斯.人的行动-关于经济学的论文[M]. 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 2013.Mises,L. V. H uman action - papers on economics[M]. Shanghai: Shanghai Century Press, 2013. (in Chinese)

[4] 米塞斯. 货币与信用原理[M]. 台湾:上海台湾银行研究室出版,1967. Mises,L. V. T he Theory of Money and Cr edit[M]. Taiwan: Taiwan Bank Research Laboratory,1967. (in Chinese)

[5] 米塞斯.货币与信用原理 [M].台湾:上海台湾银行研究室出版,1967.Mises,L. V. The Theory of Money and Credit[M]. Taiwan: Taiwan Bank Research Laboratory, 1967. (in Chinese)

[6] 米塞斯. 货币与信用原理[M]. 台湾:上海台湾银行研究室出版,1967.Mises, L. V. The Theory of Money and Cr edit[M]. Taiwan: Taiwan Bank Research Laboratory, 1967. (in Chinese)

[7] 人的行动-关于经济学的论文[M]. 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 2013. (in Chinese) Mises,L. V. H uman action - papers on economics[M]. Shanghai: Shanghai Century Press, 2013. (in Chinese)

[8] 米塞斯.人的行动-关于经济学的论文[M]. 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 2013.Mises,L. V. Huma n action - pa pers on economics [M] Shanghai: Shanghai Century Press, 2013. (in Chinese)

[9] 米塞斯.人的行动-关于经济学的论文[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 2013.Mises,L. V. Huma n action - pa pers on economics [M] Shanghai: Shanghai Century Press, 2013. (in Chinese)

[10] 人的行动-关于经济学的论文[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 2013. Mises, L. V. Human a ction - papers on economics [M] Shanghai: Shanghai Century Press, 2013. (in Chinese)

[11] Hicks, J. R, Capital and Time: A Neo-Austrian Theory[M]. Oxford :Clarendon Press,1973.

[12] Friedman, Milton. School at Chicago[J].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Record. 1974.

[13] Mises Ludwig von. The Theory of Money and Credit[M]. Indianapolis : Liberty Fund, 1980.

[14] Friedman, Milton. Monetary H 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1867-1960[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1.

Study of monetary theory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exchanged market

OU Xin
(Schoo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Shenzhe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518172,P.R.China)

Based on Catallactics, People can exactly understand the essence of money that money originated from labor division,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of goods in human society. Money itself is a kind of com modity which functioned as the media of exchange. In comparison with the un-exchange paper monetary system, the gold standard monetary system is easily controlled by government which tends to expand the bank credit. Under the current unexchange paper monetary system, the government must strictly control the total quantity of money to be supplied, which can sustain the exchange value of money smoothly on the whole and determines the policy of monetary.

money; Catallactics; exchange media; capital good

F82

:A

1672-6332(2017)01-0063-06

【责任编辑:杨立衡】

2016-12-10

欧鑫(1982-),男(汉),湖南宁远人,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E-mail:16077907@qq.com

猜你喜欢
货币资本
资本支出的狂欢:投资潮即将到来 精读
一国货币上的面孔能告诉我们什么?
发达国家货币的2019年“下半程”
新兴市场货币:各自负重前行
古代的货币
当资本无处可去时,可以造车啊!
古代的货币
第一资本观
VR 资本之路
资本过热烧出伪需求更多O2O项目可能在下半年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