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 薇
(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无锡 214081)
高职院校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对策性思考
——以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闻 薇
(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无锡 214081)
通过对高职院校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情况的调查分析,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高职院校中的传播途经以及不足之处,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高职院校中的传播策略。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广大高职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让他们能够更加系统的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高职院校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职业人才的基地之一,高职院校学生应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人才。因此,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职院校的大众化传播,不仅有利于广大的青年学生掌握正确的思想武器,而且有利于指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前高职院校要通过运用生动的形象、鲜活的内容、大众的语言、科学的手段等来指导高职学生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指导广大学生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找准方向,在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同时能自觉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事业之中。为更深入切实际的了解当代高职院校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认同或掌握等情况,笔者在以下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论述。
随着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不断深入,结合高职学生的自身特点,本课题组教师在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的5000名学生中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共发放1200份调查问卷,回收1100份,有效问卷1040份,有效率高达94.5%。
在抽样调查学生中当被问到 “现今大学校园流行的信仰是什么”时,有60%的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2%的学生信仰功利主义,6%的学生为信仰享乐主义。当被问到“你是否想加入中国共产党”时,有84%的学生表示十分迫切或比较迫切想加入,10%的学生表示对此无所谓,剩下6%的学生表示不想加入。
在抽样调查学生中,当被问到“你对马克思主义了解途径是什么”时,有70%的学生表示是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党课或团课了解的,20%的学生表示是通过网络、电视来了解,只有10%的学生表示是通过阅读报刊杂志。由此可见,在现今大学校园内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共课已经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途径了。当被问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主要途径有哪些(多选)”时,有78%的学生认为是理论课堂,36%的学生认为是新闻媒体,49%的学生认为是社团组织,另外有18%的学生认为是通过网络论坛,10%的学生认为是通过社会实践。
在高职院校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方式和途径主要有两个依靠:一是靠课堂,即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共课;二是靠学校宣传,即官方宣传机构的思想舆论宣讲。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高职院校的传播离不开这两个方面。而前者的效果应该是更明显的,因为这与学生的学分等挂钩,这必然会引起学生的重视,但是后者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同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共课担负着高职院校理论传播的重要使命,并集中体现了我国高职院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高职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具备三方面基本素质:第一,要有信仰,即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信仰。第二,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即“高、精、专”的专业能力。第三,要有勇气,即与错误思想、错误行为战斗的勇气。三者必不可少,高校教师必须努力提升自己,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课堂的作用,让学生信服。
在现代传媒技术手段日新月异的今天,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平台建设应着力吸纳传统媒介与现代媒介的优势,充分发挥现代网络的开放性、平等性、互动性等特点。在教学中,除了运用传统的媒体教学,还应运用如专题网站、论坛、QQ、微信、微博等平台作为辅助,引导高职学生通过交流实现学习成果的共享。
据有关调查显示,在全国各大高校中有很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小组和红色社团。大学生“红色社团”以学生理论立项、学术沙龙、学术研讨会及社会实地考察等实践活动,在校内和校外分别搭建起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交流的平台,能够将深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真正达到了理论与实践、主体与客体的有机统一。
青年大学生处于青春期,在思想上还不够成熟,容易受到情感和环境的影响,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要充分考虑到高职学生的生理特点以及心理特点,同时应结合高职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效、合理的进行文化传播,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青年大学生是最富有活力的一代,他们乐于接受新事物,因此在青年大学生中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应该与他们的成长相结合,关注青年一代成长面临的问题并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共课要试图去解决他们成长中的面临的各种困惑,让他们少走弯路,这样才能增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在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中出现学生不爱看、听不懂的问题。虽然有很多青年学生认识到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性,但是如何选取学生感兴趣的传播内容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共课教学必须坚持理论自信,教师不仅要有传授知识的能力,还要把思维方式、为人处世的方法原则和治学态度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吃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共课教师应克服以下几点不足:第一,理论储备不够,基本功不牢,对一些实际问题不能给予理论上的解答;第二,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真正的信仰和精神支柱,而只是作为一个谋生手段,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无感情、无兴趣。
调查结果表明:高职院校中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较认可与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马克思主义已经深入大学校园,在众多大学生思想深处生根发芽,许多大学生都能正确认识并掌握了一些马克思主义思想。并且大部分高职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较高的认同感,能充分肯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及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果要与我们党在推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所做的不懈努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也使我们在完成这一历史任务时拥有了众多有利因素。但是从调查中发现仍有小部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不足,缺乏正确是信仰甚至有点错误倾向,这正是我们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不到位之处,所以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建设,对存在的问题积极去解决,努力纠正一些不良观念,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正在大学校园内呈现多种多样的方式,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途径更加丰富多样,主要表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共课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有效的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共课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有效的提高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业务水平至关重要。在高职院校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途径丰富多样,我们应充分发挥这些传播方式的不同作用,积极改进传播方式、创新传播内容、优化传播途径。因此,必须在传播途径上重新规划,实施更加合理有效的手段。
首先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大学课堂应是师生互动的平台,所以,应充分发挥课堂的作用。其次,可增加课外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指导学生将课堂知识与实际生活融会贯通,这样马克思主义知识的作用才能展现出来。除此之外,在互联网时代,应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如用微信公众号精选内容、定期推送;充分利用QQ空间的传播、微博、新浪、腾讯的宣传作用;马列主义红色社团活动如火如荼的开展,对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也起到积极的作用。充分发挥这些传播方式的不同作用,全面推进高职院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
在当代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高职院校的传播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长期的任务和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积极贯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过程中,加速在高职院校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需要从教育者、学生、教育内容等多方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教书和育人功能,以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为基础,针对高职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和运用情况,使其转化为当代大学生的信仰模式、思维方式和行动指南,最终达到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目的。
[1].纪亚光/吴荣生,论大学生“红色社团”在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J],思想教育理论导刊,2010,(1):117-120
[2].王雷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青年大学生中的传播[J],学术论坛,2011,(1):6-10
[3].陈始发/易雯,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平台建设[J],理论学刊,2014,(7):18-22
[4].赵岚,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教育方式探析[J],前沿,2012,(22):13-14
[5].文卉/李振华,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东岳论丛,2010,(6):171-174
G641
A
1009-8534(2017)06-0055-02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途径与传播方式的研究与实践”(2016SJD710012)
闻薇,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 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
徐向阳
审 稿 人:夏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