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赵加明
摘要: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的课余时间比较充裕,比较自由,但在时间管理上存在着利用率低、利用层次不高等问题。文章通过对大学生课余时间管理的调查,分析了大学生课余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和当前大学生课余时间管理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时间利用率 课余时间管理 对策
中图分类号:B8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3-0168-01
一、大学生课余时间管理的意义
1.提高大学生课余时间管理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1]
大学是一个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和自身能力提高的重要阶段,美国心理学家Weinstein曾就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做了研究,其中就包括时间管理这一因素。其研究结果表明,时间管理与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存在着明显正相关。[2]因此提高大学生课余时间的管理能力,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完成大学学业,还有利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和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2.提高大学生课余时间管理能力,有利于校风、学风的建设
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是高等学校完成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是衡量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提高大学生的课余时间管理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学习的饱满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在校园形成人人想学、人人在学、人人爱学的学术氛围,养成人人阳光、人人积极、人人快乐的生活态度。
3.提高大学生课余时间的管理能力,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心理问题和降低学生的安全隐患
张志杰、黄希庭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相关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的时间管理倾向与情绪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时间管理不合理,青少年往往会表现出焦虑、忧郁、无所适从和对生活失去激情等心理隐患。调查结果显示,接近三分之一的大学生不能很好管理自己的课余时间,二分之一的学生对自己课余时间的管理表示不满意。
二、大学生课余时间管理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有一定的时间管理意识,但自我约束能力差
调查结果显示,有近五分之三的学生会制定每周计划,但仅有十分之一的学生能按照计划合理安排课余时间。由于进入大学,大多数学生摆脱了高中的高压生活,同时由于大学的学习模式和管理模式均与高中有所差别,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便不再受父母和老师的管教,花费大量课余时间在上网、看视频甚至游戏上,不能很好地完成自己制定的计划。
2.没有认识到课余时间的重要性,课余时间利用率整体较低
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学生认为课余时间就是自己的享受时间,就应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所以部分同学花费很多的课余时间在睡懒觉而不是锻炼身体、追求自己兴趣爱好上;花费很多时间在上网、游戏和闲逛或者购物上,而不是在提升自身技能和陶冶情操上,课余时间的利用率不高,利用层次较低。
3.课余时间基本充裕,但有被安排的现象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各大高校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和拓宽学生的视野,校方或院方经常会举办一些讲座,有时为了避免参与人少的尴尬,往往会要求学生参加讲座。有些讲座内容学生并不感兴趣,也不愿意去听,但是由于组织者的要求,又不得不参加。
三、提高课余时间利用率措施
1.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及专业相关的学科比赛。
社团在学生校园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学校应该充分发挥社团的作用,扩大社团的种类,提高社团的质量,让更多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社团,在社团中有学、有乐。另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与专业相关的比赛,通过广泛宣传,让更多的同学走出寝室、走出网络、走出游戏,参加到比赛中来,这不仅能丰富学生的大学生活,还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
2.加强时间管理理论学习,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规划课余时间
目前,高校对学生的课余时间管理还不够重视,还未开设该方面相关课程。学校可以开设时间管理方面的课程,通过老师授课、分析高中学习和大学学习的区别,强调大学生课余时间管理的重要性,提高课余时间的利用率和利用层次。
3.引导学生合理制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起着指导和监督作用,学校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大学学习和生活,强化时间对学生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合理安排课余时间、高效利用课余时间的激情。同时学校也可以开展一些就业形势及就业应具备的技能的讲座,让学生明白当前的压力,清楚自己应该学习的技能,这样就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自身技能的急迫感,从而提高学生课余时间的利用率。
四、结语
大学生的课余时间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大学生课余时间的利用率,提高大学生课余时间的利用层次,有利于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良好发展,有利于大学生今后顺利踏入社會和适应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黄希庭,张志杰.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编制[J].心理学报,2001,33(4 ):338-343.
[2]毕瑞.大学生课余时间管理力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能[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3,32(1):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