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初生婴儿来说,母乳含有婴儿所需的所有营养和抗体,是婴儿成长最自然、最安全、最完整的天然食物。2015年,东莞市儿童医院建成了东莞市首个母乳库。然而,运行一年来,母乳库至今仍无人问津。东莞市儿童医院副院长骆庆明一脸无奈地对记者表示,“一年了,没人来捐献过母乳,也没人提出需要母乳的需求”。每年8月1日~7日为“世界母乳喂养周”,不少媒体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母乳库。然而,在国外已有近百年历史的母乳库,在国内还俨然是新生事物,且步履维艰。就如东莞市儿童医院母乳库,尽管已建立一年有余,但依然如故:无人捐,也无人用。
多维解读
1.要让母乳库由“冷”变“热”,首先要解决运行资金来源的问题。在这一点上,仅靠医院“自掏腰包”,显然无法维持。据悉,2015年已有政协委员在“两会”上提交“在每一个省份建一个母乳库”的提案,若最终得以采纳,国家能给予这个项目以政策及资金支持,再加上医院自筹及社会力量资助,无疑有助于母乳库的前景“柳暗花明”。
2.除了资金问题外,化解母乳库“遇冷”问题,还有待于社会信任“升溫”,其关键在于医患互信。显然,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一方面,受到伤害的医患关系需要修复,因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另一方面,重建医患互信需要医生修医德,病人及家属讲道德,故而又须“双向”合力。
适用话题
社会信任、道德互信、现代公民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