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浩容
实际上这个问题之所以引人关注,一个原因在于用“好”或“不好”的字眼很容易模糊了问题,引发争论,毕竟谁愿意被归类到不好的那一方呢?因此对于这个问题的问法,我倾向于改成“敏感是否造成了一个人的困扰?”它比起简单的“好、不好”更容易诠释敏感带来的痛苦,因为敏感不该属于一种道德评价。
两方面的困扰
敏感带来的困扰有方面,一种造成自身的困扰。当自身的敏感,造成了我们内心的某些困扰,这些困扰使得我们心情不好,甚至因为长期的心情不好影响了心理健康。
另一个角度来说,有时我们心理的困扰,来自他人的敏感。好比伴侣关系,多次听闻一位男孩子或女孩子跟我抱怨自己的恋人,表示对方身上简直像是装了高度敏感的警报器,他只要微信没有秒回,或是今天穿着有任何变化,对方就会疑神疑鬼,让他不堪其扰。
适得其所,而非适得其反
我们该如何导引我们的敏感,使敏感不至于造成我们自身的困扰,或是造成他人的困扰?
方法一、尝试写作。
在思考一个问题的时候,具体化能够让我们更清晰的看见问题,进而更便于处理问题。叙事治疗一部分的基础就在这个思维下展开,通过写作将“内在思维外在化”。
因此,当我们感受到某些事件,使我们内心不安时,我们可以试着把我们看到的情况,内在的感受写下来。然后我们去检视自己写了什么,这一方面可以延长我们反应的时间,避免在不了解完整情况的时候,采取了不恰当的反应。长期搜集的写作纪录,还能够帮助我们检视思维模式,了解我们是不是对特定的某些事物或他人的情绪特别敏感,好找出其可能原因,并谋求一个应对的方法。
方法二、多提问、多对话。
社会学家Alfred Schutz为了验证真理的存在,阐释了“互为主体性”(inter-subjectivity)的观念。当我们在理解一件事,过份主观,或过份依赖客观都没有办法正中我们所要理解的对象。而是我们必须在主观与客观间不断交换,并且能够深入到我们所要探讨的对象,其当时身处的时境与情境,以产生一种共同的,以及共享的意义。
举例来说,当你今天感觉大家都不喜欢你,那可能是聚光灯效应。其实大家对你并没有什么不同,可是这份羞耻感的背后,需要客观的验证才能成立。如果是前面提到大叔遇到的情况,要达成最大的理解,需要最大程度的“还原”当时情况。否则只是拿自己的想法掺进事件里,所探讨的只是自身想法的延伸,偏离事实。
所以要检视今天敏感的想法与行动是否合宜,在下判断之前,多多提问,尽可能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有助于我们给予我们的敏感一个理性的回复,通过理性的回复,对情况的通盘理解,舒缓我们的不安。
簡言之,今天一个发于敏感的行为,无论你动机多么良善,如果“既不了解事情的过程”,事后对事件中“参与者的认识”也没有增加,唯一有变动的就是你个人的正义感,甚至虚荣心,别人“不受教”,你还因此愤慨,那么这个貌似理直气壮的行动基本上是可议的。
方法三、让敏感随着人格成长而成长。
使自身“沦为敏感的工具,任凭敏感操控情绪和想法,引发不安与焦虑,丧失生活的快乐,人际关系的和谐”,那是多么可惜的一件事。
尤其如果你还拿“天性”敏感当成自己不幸的借口,可能低估了改变命运的能力。
学者Rachael G. Grazioplene, Colin G. DeYoung, Fred A. Rogosch, Dante Cicchetti研究发现[2],尽管一个人的天生敏感由先天基因的特质决定,但家庭的教育方式和社会环境仍是决定一个人因为敏感,而对外在事物是显得好奇,还是容易焦虑的决定因素之一。
因此敏感虽具有先天因素[3],但就像高智商也具有先天因素,但有人拿高智商搞金融诈骗,有人用于造福社会。敏感是成为我们心理的困扰,还是体察生活多元美好的能力,就要看我们能否让我们的天赋随着人格成长,也跟着成熟。
如叔本华所说,成为有智慧的敏感者,而不是盲目的敏感者,更不是自我中心的敏感者。敏感能成就为人为己的内在动力,只要我们避免将敏感标签化,或将其简化为一种单一、不变的特质,实则敏感如同人格的其他部份,还是可以通过后天养成,使其健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