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

2017-04-13 19:04张积新
甘肃教育 2017年2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语文教学策略

张积新

【关键词】 语文教学;情感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2—0047—01

对于情感特征比较显著的小学生而言,情感教育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存在。情感教育的缺失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感动的体悟,从而缺乏最起码的情感。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内容,因而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根据学生的情感特点进行情感教育,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通过对小学课文的解读,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本文,笔者将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

一、以思想情绪为着力点,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必然会对学习成绩有一定的影响。可见,积极乐观的情绪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此,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适时了解学生的思想,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保证学生每天都能以积极的状态融入到学习当中。新型的教学模式要为学生创造积极、主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感受语文教学的魅力。在新课标的改革下,学生虽然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但教师的辅助作用也不容忽略。要想学生在课堂上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首先教师必须要有高涨的情绪。学生的情绪很大程度上受教师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情绪高涨了,才能调动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效率。其次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也应得到重视。想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必须要有饱满的情绪和极具风趣的语言功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保持较高的兴奋点,爱上语文课堂,爱上这种教学模式。

二、营造人性化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现代社会,幽默风趣也是一种优势,毕竟幽默风趣的人比枯燥无聊的人更受欢迎。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人性化的学习氛围,适时运用流行语缩小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另外,在教学当中要注意自己的面部表情变化,要用微笑感化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学习。例如,在学习《掩耳盗铃》一课时,若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即使学生掌握了课本知识,也是靠死记硬背得来,很容易提不起学习兴趣,影响教学效果。如果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角色扮演引入课堂,可想而知,学生的积极性会得到很大提升。当学生选角色阅读时,就是对课文场景的重现,在这种表演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趣味不仅得到提高,而且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三、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提高学生学习动力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教学当中,教師与学生是一个不容分割的整体,教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改变传统的“高高在上的上下级”观念,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因为良好的师生关系对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教育界讲究“以人为本”,其体现为学生的本体地位。因而,为了更好地培养师生关系,教师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想学生所想,给予学生更多的理解。同时,教师也要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心,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对于成绩落后的学生犯了错,教师不能当着所有学生的面批评他,而应私底下对其进行适当的教育,使其明白自己错在哪里,以及下次该如何做好。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下则可以是朋友关系。平时教师应积极参与学生组织的课外活动,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要尽量帮助他们,且积极主动地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与他们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同时,师生之间也要互相尊重、彼此信任,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和学习氛围。

综上所述,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摒弃落后的教学手段,大胆尝试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教师要认识到,成绩固然重要,但是学生的情感教育更不容忽视。在日常的教学当中,教师要多与学生加强情感交流,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中,建立师生之间的友好关系,尽量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感受语文知识魅力的同时,提升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编辑:马德佳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语文教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