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五个一』国学行动更儒雅

2017-04-12 08:40湛江市第八小学许健玲
师道(教研) 2017年12期
关键词:扑克牌国学文言文

文湛江市第八小学 许健玲

让『五个一』国学行动更儒雅

文湛江市第八小学 许健玲

小学阶段是学生记忆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进行国学经典教育,既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学生终生发展的需要。

一、开设一门国学,拓展微课程,开阔经典阅读大视野

在教学语文教材的同时引进国学资源的学习,是对学生进行国学教育的一个好做法。但往往受一节课时间的限制,对引进篇目的学习只能是浅尝辄止,令人意犹未尽。为此,我们可以以语文教材的延伸与拓展与为突破口,根据学生的年段特点,开发一系列不同类型的国学拓展微课程,让学生在系统而全面的学习当中亲近国学经典,认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1.国学识字课

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我们根据语文教材和本校自主开发的识字教材,开设了国学识字课,让学生在拓展学习中了解汉字的起源,掌握构字规律,了解汉字背后深厚的历史与文化。

例如我们上以“龙”为主题的国学识字课,先认识甲骨文的“龙”字,知道“龙”字的起源和构字方法;然后结合图片和《说文解字》、宋人罗愿的《尔雅翼》以及《本草纲目·翼》《三国演义》对“龙”的描述了解“龙”的外形和特性;又从《史记·五帝本纪》的小典故中让学生懂得什么是“龙图腾”和“龙的传人”;接着让学生们说说关于“龙”的成语,看看“元宵节舞龙”“端午节赛龙舟”等关于“龙”的习俗的视频;最后还阅读了《叶公好龙》《画龙点睛》两篇小古文。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们对“龙”字有了深刻的认识,也为自己是“龙的传人”感到骄傲,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同时,还可以在“龙“主题的国学识字课的基础上,开拓其余十二生肖的国学识字微课程,让学生对中国的汉文字以及生肖文化有更广泛和深入的了解。

2.国学阅读课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三个年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我们需要海量的阅读。而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国学经典作品,更是我们语文老师的重要任务。为了建立孩子对经典作品的亲切感,我们可以在课文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尽可能选择与教材相匹配,与教学内容相关连的经典作品,开展国学阅读微课程的教学。

(1)以篇带篇的拓展

学习了某一主题或题材的课文后,我们可以微课程的形式拓展学习相同主题或题材的若干篇国学文本。如《杨氏之子》是一篇以对话形式展开情节,表现儿童思维敏捷、语言机智特点的文言文,教学后,我们可以向学生推荐与该文有着相似写法和主题的另外三篇文言文:《徐孺子月下戏》《陈太丘与友期行》《道韫喻雪》,让学生在拓展学习中感受古代儿童的智慧,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也可以拓展相同体裁的文本,如学习了《南轅北辙》这篇现代文的寓言,我们可以学习它的文言文版本,以及《刻舟求剑》《画蛇添足》《守株待兔》》《揠苗助长》等多篇文言文寓言。

(2)以本带本的拓展

学习了一篇课文后,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该文所出自的原著作品。如学习了《杨氏之子》,可以让学生阅读原著《世说新语》;学习了《将相和》,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或《史记》。

(3)以点带点的拓展

在学习了关于某一个人物的单篇文章后,拓展阅读详细介绍该人物事迹的书籍。如学习了《两小儿辩日》这篇文言文,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论语》中的名言及小故事,让学生对孔子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了解。

3.国学习作课

国学习作课是国学阅读课的有效延伸。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可以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及生活经历,尝试对一些表达形式很有特色的句式或文本进行仿写、改写或写读后感。

如《学弈》开头的第一句话:“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简明扼要地概括出一个人的特点。老师可引导学生以“XXX,通___之善___者也。”的句式来做人物介绍。既可以介绍自己和小伙伴:“仪婷,通班之善舞者也。”“景泰,通校之善学者也。”“宽乐,通校之善跑者也。”也可以介绍长辈亲人:“妈妈(医生),通院之善医者也。”“爸爸(律师),通所之善辩者也。”“王爷爷,通院之善画者也。”让学生在活跃轻松的介绍中感受文言文语言精炼的特点。

而《杨氏之子》《徐孺子月下戏》《陈太丘与友期行》《道韫喻雪》四篇文言文以对话形式展开情节的写法,可以让学生就生活中某些问答的情景进行文言文的仿写,也可以让他们把自己喜欢的某篇文言文改写成现代文的小故事。还可以就“如何巧妙对答”这个话题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写一写自己的看法。

4.国学活动课

活动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微课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国学经典活动,既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活动内容可以是:唐诗诵读会、宋词演唱会、汉字听写大赛,诗词大会、读书卡展示会、情景剧(课本剧)表演、题诗作画展示、诗集制作比赛、制作国学小书签、讲文言小故事比赛、书写经典比赛、国学经典手抄报比赛、校园对联征集比赛、读书分享会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国学文化的魅力,提升语文素养。

二、建立一个经典微信群,提供学习广阔平台

微信是现今人们非常喜欢使用的交流工具,它沟通方便快捷,应用功能多样且容易操作,连小学生都能够熟练掌握它。因此让微信与国学教育相结合,在班级内建立国学经典微信群,让“微信学习“”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拓展,是我们引导学生“亲近国学“”的一个有效的尝试。

“微信学习”契合学生活泼好动、追求新奇的心理特征。在微信群里,学生主要是用文字形式进行分享交流,发表意见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没有直面众多同学与老师的压力。因此,不管是活泼调皮的学生,还是腼腆内向的学生,都能够主动参与到群体的学习和交流中,就某一国学主题各抒己见。这种自我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国学学习变得亲近、有趣。

“微信学习”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的效果。老师可以把当天的国学专题教学内容和拓展资源,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PPT等放到微信上,让学生反复浏览、练习,及时发问,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巩固新知,提高学习国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微信学习”还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检查和评价。学生可以利用微信的语音功能展示自己的国学诵读情况,学生之间可以互相点评、点赞,老师可以对学生个人进行因材施教,还可以针对学生的朗诵展示情况、感悟交流情况和评价点赞情况进行评定,及时表扬、鼓励,增强学生学习国学的信心。

我们还可以建立“国学家长群”,老师在群内定期发布“国学经典亲子共读”任务,引导家长营造朗朗书声的家庭诵读氛围。家长们可以在微信群中交流亲子阅读过程中的思考和经验,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三、开通一个国学公众号,让美传播得更远

学生们的学习需要鼓励和掌声,为了让学生把学习成果和更多的人分享,我们可以设立学校的“国学公众号”,开辟一系列的国学专栏,为学生展示“国学之美”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如“国学好声音”“国学美文推荐”“国学名句分享”“国学习作赏析”“国学大家谈”等专栏,定期把学生们配乐朗诵的音频、视频和师生共同推荐的国学美文、名句以及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感悟、趣事上传到国学公众号,让全校的同学、老师、家长甚至他们的亲戚朋友一起分享、点赞,一起在“美”的感悟中受到国学经典的滋养。

四、设计一副国学扑克牌,让积累变得更轻松

梁启超先生说:“趣味是活动的源泉,是生活的动力。”教学中针对某一国学读本,采用玩扑克游戏的形式引导学生诵读、理解、记忆,是一种很受学生欢迎的趣味活动。国学扑克牌的种类较多,如“中华国学经典系列扑克牌”“上书房国学系列扑克牌”就是不错的选择。当然,我们也可以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需要,自行研制国学扑克牌。

如我校语文教研组研发了一副集学习与娱乐于一体的扑克牌——“儒雅乐语文扑克牌”,有“拼音玩法”“部首玩法”“常用字玩法”“能说会做”玩法四大类。我们以扑克牌为载体,融入语文拼音、字、词、句等方面的重要知识和运用规律,让孩子们在玩牌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巩固知识、强化技能,广泛地积累成语及国学经典名句。据调查显示,一至六年级的学生都非常喜欢这种“玩扑克牌记国学名句”的学习方式。

许多家长也兴奋地表示:自从有了这副扑克牌,孩子天天回家缠着他们玩,背成语、古诗词、名句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再也不用家长督促。

五、编练一套国学韵律操,学习与锻炼相得益彰

好动、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把国学和音乐、体操结合起来,编一套“国学韵律操”,让学生摆脱正襟危坐的诵读和学习,在“手舞足蹈”的肢体律动中吟唱国学经典,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新奇的体验。

如我校语文组和音乐组、体育组的老师合作,以“娃娃调”为主旋律,以《三字经》《弟子规》的经典名句为歌词,创编了一套国学韵律体操。这套国学韵律体操既包括富有现代特色的体操、舞蹈动作,又有模仿古代“站”“行”“坐”“请”等一系列的礼仪动作,非常适合小学生进行锻炼。每天早上,在节奏明快的音乐声中,学生们大声背着“歌词”,手打响板,响板下彩带蹁跹;神采奕奕的小脸,整齐划一的动作,形成了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责任编辑 邱丽

猜你喜欢
扑克牌国学文言文
“垂”改成“掉”,好不好?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巧算扑克牌
混乱的扑克牌
算扑克牌的张数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