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丽蓉
(湖北省利川市建南民族中学,湖北 利川 445412)
元认知理论在初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
林丽蓉
(湖北省利川市建南民族中学,湖北 利川 445412)
初中物理是一门具有逻辑性的学科,其内容包括物理定律、理论公式以及规则等,需要学生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物理问题.元认知理论应用于初中物理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物理解题能力,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下面本文就对元认知理论进行简单概述,并分析元认知理论在初中物理解题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探讨.
元认知理论;初中;物理;解题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的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索能力为主要任务,同时,将知识与经验有机结合在一起,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在初中物理解题教学过程中,要想达到上述目的,就需要在教学模式中应用元认知理论.
1976年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首次提出元认知术语,广义为:任何以认知过程与结果为对象的知识,或是任何调节认知过程的认识活动.其中三部分,第一,包括元认知知识.是指个体具有的关于认知活动的一般性知识,而元认知知识在物理解题中可以理解为解决问题的人所具备的和问题相关的知识.第二,元认知体验.是指在元认知活动中所产生的认知体验与情感体验.元认知体验在物理解题中可以理解为解决问题的人在解题过程中体会到解题顺利与否以及优势在哪里,总结来说,就是个体对解题的经验总结.第三,元认知监控.是指解决问题整个过程中的自我监控和调节.元认知监控在物理解题中可以理解为审题阶段、选择策略阶段以及结果评价阶段的监控和调节,如果监测某一阶段出现问题,应该返回上一阶段,对问题进行检查并且做出有效调整.
1.强化学生解题目标意识
要想强化学生解题目标,首先,要让学生明白题意,并在后续解题过程中一直强化这一点,有效的进行目标激励.在这一阶段,教师要作为学生的指导者和辅助者,引导学生利用目标对自己进行激励,进而使学生按照正确的思路完成解题.
2.引导学生总结解题策略
以往初中物理解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结果,忽略了解题策略的传授.为了杜绝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总结解题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进行杠杆问题解题时,首先要让学生通过读题来找到已知条件和隐含的条件以及求解的问题,并将学习过的知识与问题相联系,进而找到解题的关键,之后再确定解题方法,进行求解,检查结果正确与否.
3.增强学生解题监控能力
元认知理论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就是自我监控.因此,在物理解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利用学生自我监控这一途径,让学生不断的受到启发,使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通过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例如,在进行电功率解题时,首先,应该让学生重视审题阶段的监控,通过监控确保学生准确理解题意,正确的建立物理模型,克服自己的思维障碍;其次,学生要监控自己是否选择了正确的解题策略,对自己的解题思路进行评价;最后,也是最终要的就是要让学生监控自己的解题过程,避免在解题过程中出现失误.不仅能够提高解题能力,同时,也能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学中解题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想更好的开展接解题教学,就需要教师从学生角度出发,将元认知理论与学生心理相结合,鼓励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积极主动的对物理问题进行探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1]金玉龙.归纳总结在初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1).
[2]程志龙.极限思维在初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01).
[责任编辑:闫久毅]
2017-05-01
林丽蓉(1970.11-),女,土家族,湖北利川人,本科学历,中教八级职称,从事中学物理教学.
G632
B
1008-0333(2017)17-005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