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霞(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 山西 太原 041000)
IT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转型期建设
刘俊霞(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 山西 太原 041000)
在IT环境下,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对高校图书馆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高校图书馆传统服务模式已经难以有效满足用户需求,这就需要进行高校图书馆的转型期建设。本文从指导思想、管理体制、人才队伍、软硬件条件、数字资源及服务模式等方面探讨了IT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转型期建设的具体策略和要点,旨在促进我国高校图书馆在IT环境下的可持续发展。
IT环境 高校图书馆 转型期建设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云计算技术及超文本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逐渐进入到了信息时代,IT环境日渐完善,在这样的背景下,网上信息资源、电子出版物得以迅速发展,以纸质书刊资料为收藏载体的传统图书馆的局限性逐渐凸显出来。传统图书馆要想在IT环境下实现生存和发展,需要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建设,尤其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校园网的发展、广大师生对信息资源需求量的提升,都要求其进行转型。基于以上,本文简要探讨了IT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转型期建设的相关问题,旨在进一步促进高校图书馆的发展,使其更好得发挥价值,为广大师生服务。
(一)转变指导思想
IT环境形成及发展给我国高校图书馆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积极进行转型、改革和创新。改革创新,思想先行,高校图书馆开展转型期建设首先需要转变指导思想和建馆观念,打破“以藏为主”思想的限制,构建以人为本、人性化与科学化相结合的指导思想,以此来提供个性化的服务[1]。
提供个性化服务需要科学的方法和良好的人文环境,高校图书馆转型期建设需要转变为科学化管理,从图书馆背景文化与人文精神出发进行管理,以员工为本、以用户为导向,以此来指导其转型期建设。
(二)创新管理体制
在IT环境下,用户对文献资源的需求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对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管理体制在IT环境中已经难以满足网络发展的需求,缺乏竞争力。因此,我国高校图书馆在转型期建设过程中要积极创新管理体制,通过行政手段保持图书馆的竞争力,通过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来强化服务的优质性。
(三)提升馆员素质
归根结底,图书馆转型期建设是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而馆员素质能力直接关系到服务质量,做好人才保障是实现高校图书馆顺利转型的关键所在。在IT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运用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馆员要想胜任自身工作,需要具备多样化的技能。高校图书馆馆员不仅是信息系统的建设者,也是用户的引导者和服务者,这就需要加强对馆员的信息技术培训和专业化的服务培训,强化技术骨干培养和选拔[2]。从而为高校图书馆转型期建设奠定人才基础。
(一)改善硬件条件
改善硬件条件是高校图书馆转型期建设的重要基础。首先,应当建设图书馆网络与服务器系统。在IT环境下,如何实现在网上检索及转存资料是关键所在。高校应当结合自身和社会发展需求,确定信息搜索重点范围,积极开发和拓展网络信息的利用途径。此外,要重视对信息的开发和利用,通过建设完善的图书馆网络和服务系统与外界网络信息资源有效整合,从而促进高校图书馆向现代化换型。
第二,应当加强特色数据库建设。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的建立能够实现高效文献资源的共享,从而更好地为高等教育服务。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需要将局域网连接到校园网和国际互联网,以此来打破图书馆之间相互独立的限制,促进信息共享,提升资源利用效率[3]。高校图书馆应当借助CALIS优势,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加强特色数据库的建设,从而为教学、科研及社会用户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提升服务质量,发挥社会效益。
(二)完善软件系统
在转型期建设过程中,高校图书馆应当积极完善软件系统,其一,为业务管理系统,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和完善业务管理系统,实现图书馆期刊管理、网上馆际互借、网上采购等业务管理工作,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积极应用相关自动化技术,早日实现图书馆业务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4];其二,为数字资源管理系统,做好数字资源存储、管理、查询、发布及传送等相关模块设计与实现工作,基于互联网展开系统运作,做好格式化管理等。
(三)加强数字化资源建设
资源建设是图书馆建设的关键所在,高校图书馆如果缺乏资源,犹如无米之炊。在IT环境下,电子版资源、数据库及网上资源骤增,这给图书馆建设奠定了源数据基础,高校图书馆应当加大数字资源投入,优化馆藏结构,建设数字化资源,利用各种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下载、扫描等组织和管理数字化资源,供广大读者来使用。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在IT技术不断更新的背景下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采用标准的数据格式,实现资源共享,并形成特色化的电子转藏。除了上文中提到的特色数据库建设之外,高校图书馆还应当积极开发网络资源,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可用的网络资源进行分门别类的管理和有效开发,供广大读者使用[5]。同时可通过购买光盘课件或自行开发等方式来实现网上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和途径,并建设网上查询系统、图书馆自助终端等,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四) 创新服务模式
在IT环境下,信息传输、处理及存储效率大大提高,这促进了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多元化的实现,在高校图书馆转型期建设的过程中,在原有服务模式基础上,应当积极创新服务模式。
1. 一站式服务模式
一站式服务模式能够实现高校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集成,用户只需要用较少的步骤即可获得多种服务和资源,大大节省了时间,提升了读者查询和利用的效率。例如许多高校图书馆开展“IC一卡通”服务,这就是一站式服务模式的典型例证,打破了传统服务模式的局限性,在原来电子阅览室的基础上进行咨询部、技术部、外围网络中心等资源服务的整合,以此来协助读者完成信息的识别、检索和下载,在同一平台提供资源,并能够实现学术交流和研究。
2. 针对性服务模式
高校图书馆面临的用户不仅有广大师生,还有高校的科研工作者、社会用户等,不同用户的信息需求、行为方式有着一定的差异性,针对性服务模式的构建就是以不同用户需求和特点为基础,针对性为其提供特色化、专业化的信息资源与服务,从而构建用户专属的个人信息系统。用户可以根据自己需求来定制服务,分类标引图书馆信息资源[6]。
3. 特色化服务模式
特色化服务模式的特点是体现高校图书馆馆藏的局部优势,提供的文献有着鲜明的主题与特色,打破传统阵地式阅览服务模式,能够组织自身特色活动。高校应当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和读者需求针对性开展特色服务,例如日本早稻田医科大学建立了针对盲人读者的语音阅览室,并建设了盲文书籍数据库;天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则建立了老中医文献资料室,将哈荔田、郭霭春等众多老中医专家捐献的珍贵图书分类上架,这都属于高校图书馆特色化服务模式的典型例证。
4. 自助式服务模式
自助式服务模式类似于超市自助购物,读者可以在图书馆中自行选取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料。相较于馆员导向学习来说,读者自我导向学习在于能够自行控制学习过程,用户参与性较强,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对高校图书馆服务的看法,而馆员则负责构建信息环境,指导用户进行学术信息交流,例如会议信息、出版信息、投稿信息等[7]。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用户调研来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针对性的为用户提供服务。在IT环境下,许多高校图书馆都已经创造读者自助式服务软硬件环境,例如高校图书馆博客可以建立服务介绍、资源介绍等页面,实现与用户的良好互动,此外,还可以建立社会性标签,引导读者分类标引资源导航。例如,国家科学图书馆就建立了与用户在线沟通的QQ、微信公众号,设立“空中课堂”等账号,以此来实现与用户的交流和互动,并提供专业化的学科服务。
综上所述,在IT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正面临转型期建设,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转型期建设中,高校应当转变思想观念,创新管理体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此来做好保障措施;同时要积极完善软硬件条件,建设数字化资源,并创新服务模式,保证各项转型期建设工作有效落实。
【责任编辑:马云鹤】
[1]孙士宏. 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用户信息需求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研究[J]. 现代情报,2011,04:40-42.
[2]姚逢连.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分析[J]. 数字技术与应用,2013,09:191-193.
[3]邢丽红. 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期刊建设[J]. 电子商务,2014,06:91-92.
[4]彭伟,刘学和,霍灿如. 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信息用户教育建设[J]. 图书馆建设,2003,01:24-26.
[5]纪辰. 当代数字化与网络化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建设——浅论数字化与网络化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转型与创新[A]. 河北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华北地区高校图协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文章)汇编[C].河北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2010:9.
[6]陈建华. 开放存取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J]. 江西图书馆学刊,2012,03:26-28.
[7]乔彤,皇甫军.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优良合理的期刊资源建设是学校学科建设的重要保障[J].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0, S3:144-146.
G124
A
1008-8784(2017)02-80-3
2016-12-7
刘俊霞(1976—),女,汉族,山西运城人,山西师范大学馆员,研究方向:图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