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中共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委宣传部研究室主任
群众是脱贫攻坚的主体,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力量。然而,当前部分贫困群众自身的综合素质与脱贫攻坚的形势任务和要求还不相适应。通过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结合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在脱贫攻坚中实施群众文明素质提升工程的探索和实践,笔者认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只有坚持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并重、扶贫与扶志扶智并举,切实解决群众依赖性强、素质不高、能力不足等问题,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才能真正实现脱真贫、真脱贫。
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的要求,以“自强诚信感恩”主题教育为抓手,充分宣传、组织和凝聚群众。开展“志气帮扶”“智力帮扶”,扭转群众“等靠要”思想和懒散、消极、依赖的行为,摆脱意识贫困和思想贫困,发扬“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精神,树立脱贫信心,激发内生动力,增强主人翁意识,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教育引导群众掌握脱贫政策,配合基层干部及驻村工作队员的工作,如实提供家庭财产等各种数据及有关情况,不欺骗、不隐瞒,讲诚实、守信用。积极向贫困群众传递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亲切关怀,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的时代主旋律,让群众发自内心感恩党的好政策,做到吃水不忘挖井人、脱贫不忘共产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农村精神创建活动为载体,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宣传教育为重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村规民约、家风家教、群众生产生活,转化为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开展“道德讲堂”宣讲活动,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
提升政策法纪素质,净化农村社会风气。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的要求,不断提升群众的政策法纪素质,净化社会风气,涵养文明乡风。采取进村入户宣讲等方式,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变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通俗,增强感染力、吸引力,把政策讲明白、讲清楚、讲透彻。一方面让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各级党委的政策措施在基层落实得更快、更准、更实;另一方面让群众准确理解政策、及时掌握政策、真心拥护政策。抓法治宣传。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群众法治观念,让群众自觉尊法,以敬畏之心尊崇法治,消除“无所谓”的思想;自觉学法,掌握法律,消除“用不着”的思想;自觉守法,时时处处遵守法律法规,不违法乱纪,消除“法不治众”的思想;自觉用法,学会用法治方式、依靠法律来处理矛盾问题、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努力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抓平安乡村建设。落实治安管理和安全防范措施,织密乡村治安综合治理网络,增强群众的安全感。教育引导群众自觉远离和抵制各种封建迷信、“黄赌毒”等不良现象,遏止聚众赌博、酗酒闹事、恶俗闹婚等陋习。
提升科技文化素质,增强贫困群众致富本领。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的要求,既重视“富口袋”更重视“富脑袋”,突出实用管用、通俗易懂,大力宣传、普及科技文化知识,全面提升群众科技文化素质。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以边远、贫困、民族地区为重点,经常开展“科技文化下乡”主题活动,针对广大群众的需求,编印发放内容实用、易学易懂的科普小册子、“口袋书”,现场解答群众疑问,教育引导群众信科学、爱科学、学科技、用科技,用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武装头脑、改变观念、指导生产。重视乡镇文化站、村图书室等文化阵地建设管理和使用,保障资金投入,及时更新书籍,让想学科技文化知识的群众有去处,让群众在遇到科技难题时有问处,改变凭经验的传统,日积月累打牢科技文化知识基础。开展科技服务。结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施“产业帮扶”“技能帮扶”,协调科技、农业等部门适时举办种植、养殖、电子商务、科学理财等技能培训活动,送技术到基层一线、到农户家中、到田间地头,变“输血式”帮扶为“造血式”帮扶,让群众掌握一两门实用技术。大力开展就业培训、技能培训,增强贫困人口就业及生存、发展能力,让贫困群众由“不会干”向“学着干”转变,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劳动力,增强脱贫能力。
提升生态文明素质,美化农村人居环境。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围绕“生态宜居”的目标,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结合宣传脱贫政策、科技培训等,运用文艺宣传、新闻宣传等多种方式和渠道,广泛向群众宣传普及生态环保知识及政策法规,增强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教育引导群众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和爱护生态环境,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牢牢扎根群众心中。坚持全民参与、全民行动,广泛动员农村党团员、学生、群众等,开展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一村比着一村做、一户带着一户干,激发群众建家乡、爱家乡的热情。开展环保卫生示范村、示范户创建评比活动。教育群众树立“栽一棵树、增一片绿”的意识,积极开展绿化美化活动。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发展节能环保和清洁生产产业,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开展创建绿色家庭等行动,推进农村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消除脏乱差现象,改善村容村貌。
提升持家治家素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的要求,围绕“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目标,提升群众的持家治家素质。深入开展“科学理财·文明生活”主题宣传教育,举办家庭理财培训,提高科学理财能力,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让群众养成勤俭节约意识、理性消费习惯和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坚持党委、政府组织推动与基层群众自治相结合,以农村红白理事会为抓手,开展移风易俗、客事从简工作,总结好的做法和经验,破除婚丧嫁娶中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盲目攀比等陈规陋习,消除“爱面子”等落后观念,做到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教育引导群众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弘扬传统美德,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公益家庭”“最美家庭”“孝心子女”等评选活动,引导广大群众耕读传家、忠厚传家、以德治家、以学兴家、文明立家,注重子女教育,尽孝赡养老人,营造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家庭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