宓荣三 吕玉梅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41)
引滦入津精神在高职高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宓荣三 吕玉梅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41)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高职高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长期任务。 引滦入津工程开发建设过程中创造了物质财富的同时,积淀了巨大的"宝贵的精神资源!运用引滦入津精神的文化资源对高职高专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时代价值,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引滦入津精神 高职高专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新时期 作用
铁道兵把滦河水引入天津,是他们创造了伟大的“引滦精神”。
1.1 为民造福的伟大思想
南有上海,北有天津,近现代百年来,天津在中国的城市群中一直是与上海比肩的“双子星座”。然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华北地区连年干旱,天津这座中国北方最大的工商业城市水源几近断绝,庞大的工业生产和 350万城市人民的生活陷入了缺水的险境,市政府甚至拟订了在万不得已情况下工业停产和疏散人口的紧急方案,全市日用水量从原来已极低的110万吨下降至60万吨。天津缺水的困局直接惊动了中南海,危急关头,中央果断决策实施引滦入津工程,并将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交由天津人自己来实施,当时的天津市市长李瑞环兼任工程建设的总指挥。经过反复勘测论证,最终确定了北线方案。引滦入津是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决策,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1.2 顽强拼搏的革命斗志
1982年5月11日,引滦入津工程最艰巨、最关键的任务——引水隧洞的开凿,主要由铁道兵8师极其配属单位承担的,从1982年5月11日开始主洞施工,到1983年7月14日隧洞全部竣工,只用了一年零两个月,比原计划提前了一年多。在整个隧洞施工中,为了加快隧洞掘进速度,他们在12公里多长的工地上开挖了17个斜井36个工作面,同时开工,齐头并进。先后打眼放炮近100万个,穿越了357个断层、破碎带,排出470余万方的地下水。有21人光荣牺牲(19名战士),107人受伤致残。他们不怕牺牲、敢打硬仗、勤于学习、善于钻研、团结协作的精神,为引滦全线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带动了整个工程的建设,受到中央军委的通令嘉奖,体现了和平时期,军队敢打硬仗打赢硬仗的能力。
1.3 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政担银企户”互动扶贫试点通过构建“财政增效、农担增信、银行增贷、企业增利、农户增收”的互惠互利机制,把脱贫攻坚相关各方有机联系起来,变“输血”扶贫为“造血”扶贫,转变了财政支农新方式,壮大了产业发展生力军,开辟了脱贫攻坚新渠道。
隧洞工程要穿越我国地质年龄最古老的燕山山脉,岩层扭曲、断裂、破碎严重,地质条件极差,对于工程来讲,它意味着惊心动魄的塌方、滑坡、流沙、涌水……可见施工之艰难,为了适应施工需要,变外行为内行,参建官兵白天在工地上组织施工,晚上请工程技术人员上科技课。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拜师求教,举办短期集训等多种形式和方法,到施工结束,有3284名同志领取了二级或一级技术等级证书。科学就是力量,靠科学施工,战士们战胜了重重困难,比国家计划工期提前两年完成建设任务,节约投资一千三百万元。
1.4 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
在隧洞施工中,参建部队大胆创新,先后推广了全断面掘进、光面爆破、锚杆支护、钢代木、喷射混凝土等16种先进技术和方法,不仅加快了速度,而且保证了工程质量,经国务院和天津市有关部门检查验收,质量全部达到设计要求,合格率100%,优秀率95%,测量精确度大大高于技术规范要求的优秀标准。
(1)团结协作的高尚风格
为了确保引滦入津工程如期完工,万里受中共中央、国务院之命亲临天津坐镇,天津市市长李瑞环担任总指挥,调集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日夜苦战,终于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央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国家计委、经委、水电部、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地质部、铁道部、物资局、建材局、建设银行的指导与帮助下,依靠全市人民的力量,依靠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依靠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特别是河北省、唐山地区、迁西、遵化等县人民的团结与协作,克服重重困难,把中共中央尽快通水的要求变成了现实。引滦入津工程有168个参建单位,高峰时建设力量多达17万人,是军民合作、地区合作、部门合作、城乡合作的榜样,是社会主义大协作和全国支援重点建设的典范。
(2)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
引滦工程上马,天津市委市政府向中央立了军令状。1984年底完成,很多人不信,1983年底通水,将被看成奇迹;通水日期再提前三个月,就能为国家减少几亿元引黄经费,政治上也将产生很大影响。引滦入津,军令急如星火;参建部队在冰天雪地里搬迁转场,谈何容易!一万八千多吨机械设备和物资器材,全靠人拉肩扛运出营地,装了三百七十七节火车皮,仅用1个月就抵达迁西。仅用4个月的时间,就在冰天雪地里完成了全部斜井的开挖和主洞掘进的准备工作。施工中,广大指战员怀着为民造福的强烈愿望,发扬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高速、优质、安全、节约地完成了任务。
2.1 引滦入津精神是高职高专大学生必备的精神状态
大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是大学实践的主体,从本质上说,引滦入津精神是高职高专大学生必备的精神状态:
一是引滦入津精神蕴含着铁道兵价值取向的执着追求。
二是引滦入津精神表现着铁道兵的激情、意志力、抗争力、韧性和毅力等主体的能动属性。一个人如果没有激情、热情,他就不会自觉自愿地从事实践活动,即使从事实践活动,也不会表现出引滦入津精神的紧张性。激情、热情是铁道兵在引滦入津实践活动中的强大推动力或内驱力,他使铁道兵奋发向前。
三是引滦入津精神意味着铁道兵的体力、智力乃至生命的付出。引滦入津精神正是表明了铁道兵自觉自愿地付出自己的一切,这种付出不时一时一事的付出,而是长期始终如一的付出,解放战争如此、抗美援朝如此、社会主义建设如此,始终如一如此。在引滦入津建设中更是表现出超常德、惊人的程度,因他们已经听说铁道兵兵种的改制。
2.2 引滦入津精神是高职高专大学生人生的立业之本
今天我们讲引滦入津精神,就是要求的学生面对将来各种艰难困苦,努力创造条件去成就事业。当年铁道兵面对着12公里长,357个断层恶劣条件所带来的各种艰难困苦,他们就是本着引滦入津革命精神,冲破险恶的地质条件,本需要30年完工的隧道1.5年完工,并给后人留下了宝贵财富——引滦入津精神。铁道兵若没有开拓创新勇气和奉献牺牲精神,引滦入津关键工程也就不可能在如此短时间内完工。这种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始终是成功者必本的内在素质。
2.3 引滦入津精神让高职高专大学生的生命更加旺盛
铁道兵在引滦入津工程过程中,施工没有现代的勘测手段、没有现代的TBM掘进机等各种先进施工条件,但是他们知道早一天打通12公里的隧道,天津人民早一天喝上甘甜的水,在艰苦创业的斗争中,没有搬运设备,人拉肩扛仍提前完成任务,这种吃大哭、耐大劳的精神充分体现铁道兵精神的本色,这种精神永远值得高职高专大学生学习。
如今,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对于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而言,所有这一切,都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历史的车轮运转至今,80后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而刚步入大学校门的90后们也将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中流砥柱,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与国家的命运和前途。以上诸种精神信仰的缺失,迫切需要在高职高专大学生中提倡引滦入津精神,以激励新一代年轻人的爱国情怀,激发高职高专大学生振兴祖国的热情,启发学生的胸怀祖国、社会和人民的共产主义理想 。
引滦入津精神是进行高职高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绝好素材,传承引滦入津精神,有助于强化高职高专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因此,各大高校应积极通过校园文化来宣传引滦入津精神,使之与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等革命精神一脉相传,成为当代高职高专大学生的精神指南。
3.1 以引滦入津精神塑造当代高职高专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当前,一部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不坚定,存在着将理想信念与个人自身命运联系起来的功利化、实用化现象,重视自我设计、自我发展,而忽视社会理想。引滦入津精神的理想信念,是在困难时候、艰苦的地方、恶劣的环境下磨砺出来的、百折不挠的理想信念,反映了铁道兵的刚直宏大、蓬勃向上的精神状态,它引导人们把个人的理想与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相统一,引导人们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与自我人格的完善、自我的价值实现相统一!以引滦入津精神育人,要教育大学生以先进人物为榜样,学习他们对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将人的功利价值实现、事业的发展与自我人格的完善、自我生命价值的实现统一起来,将个人的理想紧紧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精神品格,引导高职高专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有机统一起来,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将个人的成长成才与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相融合。
3.2 将引滦入津精神的学习纳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中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以马克思主义相关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课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高职高专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和渠道,是高职高专大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在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知识对高职高专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把引滦入津精神可以采用情景探究法、演讲法、引导法、研究法等等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 ,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实效性。让学生真正觉得思想政治课贴近生活,其理论可以也应该指导自己的实践。
3.3 将引滦入津精神的宣传贯彻到大学阶段的社会实践活动中
引滦入津精神源于实践,又要归于实践,因此, 高职高专大学生学习引滦入津精神必须立足校园,走向社会。一方面可以请参加过会战的老一辈英雄或者其后代深入校园做宣讲,或者适时分批次组织学生到“引滦入津纪念馆”、“引滦入津纪念碑”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地参观学习,通过开展形象直观的展示教学。让学生实地感受引滦入津精神的永恒魅力,通过心灵洗礼,激发争做铁道兵式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到铁道兵,感受到引滦入津精神,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情感就会产生共鸣。大多数高职高专大学生是通情达理的,在情与理的反思中,大庆精神教育就落到了学生的实际行动中。
3.4 将引滦入津精神的培养纳入到择业观教育中
当前,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用党的理论知识来武装高职高专大学生的头脑,认真学习和实践引滦入津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 引导他们刻苦学习,提高素质,转变就业观念,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使自身的人生价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紧密相连。同时,要把对高职高专大学生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以及国情社情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历史任务抓紧抓好,引导高职高专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激发高职高专大学生爱国爱党热情,明确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确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和谐社会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要帮助他们转变成长成才观念,帮助他们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的突出矛盾与问题,包括通过多形式的挫折教育磨练经受挫折的毅力,通过生命教育增强团队协作意识,通过就业创业的成功案例教育培养敬业奉献精神,克服参加学校正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功利思想,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引导高职高专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和创业观的实实在在的细微而重要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的以新思维、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径去探索,以求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新突破。
引滦入津精神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时代实现“中国梦”的动力之源,同时为高职高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教育资源,可以运用引滦入津精神神塑造“三观”,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艰苦奋斗教育,还可运用教育基地、先进人物提升高职高专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The Role of “Luan River to Tianjin” Project in th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MI-Rong-san LV Yu-mei
(Shijiazhuang Institute of Railway Technology Shijiazhuang Hebei 050041 China)
In the new historical period, to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t is also a long-term task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universities. The “Luan River to Tianjin” project created huge and precious material and spiritual wealth in the process of its construction. Using the spiritual resource of the “Luan River to Tianjin” project can enhance the pertinence and effectiveness of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spirit of “Luan River to Tianjin” project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ew historical period effect
A
1673-1816(2017)01-0106-05
2016-03-18
宓荣三(1964-),男,汉,山东东平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地下土木工程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