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东娜
王家卫电影的叙事方式分析
——以《重庆森林》为例
□ 刘东娜
王家卫是华语影坛上一位与众不同的导演。作为“香港新浪潮”催生的大师级导演,他凭借极具后现代意味的叙事方式和影像风格,对现代都市人的精神世界进行了独特深入的剖析,对华语影片的发展产生了深刻而长远的影响。本文力图对王家卫电影进行叙事角度的探索,以其经典影片《重庆森林》为例,从影片的非线性后现代叙事结构、多视点的画外音叙事功能、强调当下时空观的叙事时间三个方面展开,分析王家卫电影的叙事方式。
王家卫;《重庆森林》;叙事方式
王家卫受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以及西方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影响,其个性化的叙事方式不仅在电影领域甚至在社会文化层面都引起了大众的广泛思考。1988年王家卫执导的第一部作品《旺角卡门》,打破了类型片的桎梏,实现了票房口碑的双丰收,自此完成了从编剧到导演的完美蜕变。随着《阿飞正传》《东邪西毒》《重庆森林》《一代宗师》等优秀作品的不断问世,导演王家卫的叙事方式和影像风格逐渐走向成熟,推动着中国电影史的多元化发展。1994年放映的《重庆森林》是王家卫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确定他独特艺术风格的标志。本文以《重庆森林》为例,从非线性后现代叙事结构、多视点的画外音叙事功能、强调当下时空观的叙事时间三个方面,分析王家卫电影的叙事方式。
电影的叙事结构它是指:“一部具体影片的结构关系和表达方式。”它包括线性叙事结构和非线性叙事结构。线性结构依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尾的模式完成影片的叙事,如《旺角卡门》就是以线性叙事结构全片。和线性叙事结构相比,非线性叙事则更接近王家卫的叙事风格,也是他较常用并且擅长的结构手法,比如《东邪西毒》《重庆森林》《2046》等多部影片都采用了这种结构方式。这种叙事结构并不按照严密的时间顺序和因果逻辑叙述故事,而是表现出“非情节化”“碎片化”的后现代风格。同为警察的两个男主角没有相遇,贩毒女子并没有引起警察的关注,酒店老板被杀害也没有交代后果。英国学者A·Mcrobbie曾说过:“后现代主义最大的优点,也是它最使人们不安的地方,是它的开放性的结构。”
《重庆森林》所应用的是缀合式结构,“是指整体上无连贯统一的中心贯穿情节,而是通过几个相互间并无因果联系的故事片连缀而成的影片文本结构。”影片给我们讲述了两个互不相关的故事,第一个部分讲述了刚和女朋友分手的警察223固执地认为女朋友会在他生日前回来找他,每晚在街头小店闲逛时与头戴金色假发和墨镜的贩毒女杀手之间的相遇;第二个部分讲述了警察633和女朋友分手后,和快餐店“午夜特快”的女服务员阿菲之间有趣的爱情故事。两个故事之间的衔接是一句画外音,之后镜头中出现的就是故事二的男主角,开始了另一段故事。眼尖的观众会发现这两条剧情线有些相同的场景因素,警察223和633都是午夜特快的老顾客。第一段故事中还插入了一段简短的远镜头,里面出现了即将在下一个故事中出现的主要角色——警察633、空姐和阿菲,观众看到的时候也很难意识到这与接下来的故事有何关联,并且这些情节并没有连结两段故事的因果关系,因此并不影响影片的整体结构方式。
影片中的两条故事线在情节上没有因果关联,但经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一些相似元素。两位警察都经历了失恋,都偶然遇见了另一位女人,女人都突然离去。这两条并行线显示出《重庆森林》都是围绕在感情上的,联系因果环节、主题与视觉风格,影片这两个部分的故事就是在比较人们找寻爱情的方式,指出了变化对于爱情的重要性,就如同变化对于饮食的必要性,音乐、镜头、旁白则都在强化这个主旨。通过这两个故事及人物之间的比较而产生的冲突使王家卫的电影叙事更具张力。
影视作品所选定的叙事视点决定了作品的整体风格。视点,即“作者描述事件、人物时所采用的立场、方法以及叙事文本提供给读者或观众的接受模式。”叙事视角包括全知叙事视角、限知叙事视角、主观叙事视角、客观叙事视角,王家卫偏向于使用第一人称叙事,缩短了观众和影片之间的心理距离。画外音打破了画面的时空限制,直抵人物的内心感受和精神世界。王家卫的电影中大都充斥着大量的画外音,使声音在影片中和画面处于同等地位,成为了王家卫电影的标志性元素和风格化特征。
(一)辅助叙事链条发展
通过对王家卫电影叙事结构的分析,不难发现王家卫的电影多采用非线性的叙事结构,这种结构方式打乱了事件的时间发展顺序和前后因果关系,用较为复杂的叙事手法串联故事情节。如果不借助画外音完成叙事,整部影片都会显得杂乱无章,让观众难以理解,画外音在情节转折处出现,帮助情节流畅地发展下去。
在《重庆森林》中,当印度人在机场带着毒品逃跑后,林青霞扮演的贩毒者来到酒吧,老板给了她一个罐头,并把罐头的保质期限用特写镜头表现时,出现了女贩毒者第一人称式的内心独白:“罐头上的日期告诉我,我剩下的日子不多了,如果我找不到那班印度人,我就会有麻烦。”如果没有这段对罐头寓意进行说明的独白,观众就理解不了影片后面女贩毒者在重庆大厦内奔跑,焦急寻找印度人的画面,这段独白把女贩毒者在大厦内外奔跑的行动画面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平滑顺畅的叙事链条。
(二)深入挖掘人物内心
王家卫影片中所刻画的人物大多给人以孤独苦闷之感,很多人依靠自言自语、内心独白传达自己的感情,片中的大量独白和旁白在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心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重庆森林》中的角色有大量的独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叙事作用。从酒吧出来后,女贩毒者走在昏暗的街道上,出现了这样的独白:“每次我穿雨衣的时候,我都会戴太阳眼镜,你永远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下雨,什么时候出太阳。”这句话一方面刻画了她作为贩毒者小心谨慎的人物性格,也暗示了此时此刻对自己的命运无法掌控;警察223的许多台词让观众体会到了他对时间的无力感,彻底明白女朋友不会再回来了,内心充满了伤感失落。《重庆森林》中的独白常常给观众一种对象感,但实则是片中人物说给自己听的。
总之,多视点的画外音在推动叙事发展的同时,展示人物心理感受,传达人物精神信息,刻画人物内心状态,具有独特的叙事学、语言学和美学意义。
热奈特认为叙事包括两个时间序列,一种是被讲述事情本身的时间,一种是叙事的时间。王家卫被誉为“与时间对话的大师”,他的大多数作品都会不断地出现具体的日期和分钟,创造出一个充满时间感的影像世界。
王家卫电影里的时间都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对时间的表述也别具一格,会出现57个小时、4600秒、155个星期这样的描述,也会精确到某一分钟、某一秒这样的瞬间。在影片《重庆森林》中也有重复出现的“五月一号”,贯穿全片的日期牌的变动,不断提及时间的独白,从中足以看出来王家卫对时间表达的痴迷。
王家卫后现代主义的叙事方式使他更注重对“当下”时间的强调和表现。王家卫电影中所表现的时间跨度一般很短,比如《重庆森林》中前一个故事发生的时间大约只有四天,第二个故事虽然较之第一个稍长,但事件主要情节也发生在几个星期之内。王家卫电影中的人物没有神秘复杂的过去,集中展现现在发生的故事,在使用非线性叙事结构的影片中,王家卫倾向于提前将人物命运、事件结局告诉观众,让观众看命运如何一步步地向主角走来。《重庆森林》中,警员223在午夜特快第一次见到阿菲时,其内心说道:“六个钟头后,她喜欢了另外一个男人。”这句话将阿菲和警察633之间的相遇和结局告知了观众,这并不会打破观众对接下来剧情发展的期待,而是将他们置于电影之中成为故事的“知情者”,提高了观众的参与感。
借用独特的叙事手法,《重庆森林》展现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我之间、人与都市之间的情感关系变化。王家卫电影的叙事方式打破了常规电影的基本规则,符合电影创作的全球化语境和后现代化语境,独具“王氏风格”的叙事方式与普通观众的观影经验大相庭径,其艺术魅力让人无法拒绝,也对新一代的电影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践[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445.
2.安燕.影视语言[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系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