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综艺真人秀到融媒体时代主持人功能的位移和变迁

2017-04-12 14:59:46尹博
视听 2017年7期
关键词:真人秀综艺明星

□尹博

从综艺真人秀到融媒体时代主持人功能的位移和变迁

□尹博

本文从大综艺真人秀时代到如今融媒体时代的媒体语境入手,分析主持人这一角色在节目中的功能、定位、表述风格手段等方面呈现出的变化,分析样本包括传统综艺节目以及当下火热的大型综艺真人秀节目,也包括新兴的网络视频节目,以及私家车930等本地热门电台所延伸的融媒体节目。

主持人;新媒体;融媒体;明星真人秀

作为媒介典型形象符号的主持人,不可避免地被这股媒介快速发展变化的洪流夹裹着,从传统综艺节目塑造的一批明星主持人,到明星综艺真人秀时代主持人可有可无的落寞,到新媒体、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主持人的无所适从,主持人究竟将何去何从?主持人要具备怎样的“功力”,才能在这股洪流中屹立不倒?

一、明星真人秀综艺时代主持人的日渐式微及主持功能的位移

说起综艺节目主持人,我们都知道,一方面是综艺节目的兴起曾经塑造出了一大批深受观众喜爱的综艺节目主持人,如《综艺大观》的倪萍、《正大综艺》的杨澜、《开心词典》王小丫、《幸运 52》李咏、《艺术人生》朱军、《开门大吉》尼格买提、《非诚勿扰》孟非、《中国达人秀》程雷、《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主持群。另一方面是新兴的综艺真人秀节目主持人的缺失:《奔跑吧兄弟》(《奔跑吧》)没有传统意义上的主持人;《中国好声音》(《好声音》)华少快舌头卖完广告后,基本没什么事儿了;《我是歌手》(《歌手》)汪涵堪称教科书般的主持人救场案例后,依然阻挡不了羽泉、古巨基等一波明星客串带来的主持人实际功能的位移;如果不是广电总局发布的关于主持人持证上岗的管理规定,吴秀波、郭德纲、王自健等在东方卫视的喜剧节目上会更活跃……

主持人到底怎么啦?在综艺节目越来越火爆的时候,主持人的语境为什么反倒会日渐式微?就连“中国好舌头”华少也曾写过《主持人还有将来吗?》的文章,直言主持人生存环境堪忧。那么在现在的综艺真人秀节目下,真的不需要主持人了吗?

二、主持人能够提供给节目的“硬功夫”决定了主持人的出路

很多真人秀综艺节目的特殊形态,对主持人的功能需求仅仅剩下报幕和感谢赞助商,环节介绍、活跃气氛、起承转合等功能,都可以通过后期的包装、字幕、配音等手段完成,或者通过影响力更大的明星嘉宾之口去完成,如《中国好声音》中明星嘉宾和选手的互动沟通、发问、引出下节流程等;《我是歌手》的节目内容、串联的功能也都曾经交给过不同的明星歌手;以至于后来越来越多的歌手、明星跨界主持,这些明星自带聚焦光环在节目中形成一种专业主持人带不来的自然、娱乐感。

此外,真人秀节目无台本化的节目特性也与主持人按台本走的工作流程相悖。同时综艺真人秀尤其是明星参与的节目,聚焦点永远在明星嘉宾身上,从节目制作与观众收看来讲,一定是将更多的篇幅和精力放在对明星的关注上,因此主持人的角色和功能便一再被简化,甚至被导演代替,如《奔跑吧兄弟》关于规则的介绍、任务的发布都是由导演组和明星嘉宾之间直接对话。

如此说来,面对这样的形式,主持人是不是就没有出路了呢?不。

首先国家广电总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主持人和嘉宾使用管理的通知》,明确规定严格执行主持人持证上岗和执业注册制度,不得使用无执业资格证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播音员主持人证》)和未按规定进行执业注册的人员担任主持人;广播电视节目要明确主持人和嘉宾的分工,主持人应承担节目的串联、引导、把控等功能,不得设置“嘉宾主持”,嘉宾不能行使主持人职能。主持人的职业功能得到了政策的保障。

从节目的需求上讲,也需要主持人提供更加深入的功能以满足节目的诉求。主持人原来满腔热情、声情并茂地背诵串联词,已不足以面对综艺节目内容和形式的日益丰富和发展变化;而做出快速的语言反应,将节目元素与观众链接成整体,产生共鸣,引起互动,同时富有创造性地表达编导意图、引导节目高潮迭起,是对主持人新的要求。在这方面,《最强大脑》的蒋昌建老师表现可谓优秀。因为蒋老师对节目内容、环节理解的透彻与深入,能够在赛点的关键时刻,引导观众理解选手比赛的难度,从而与节目一起形成了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同时,综艺节目对主持人灵活应变、驾驭现场、保障安全、处理节目突发事件的需求更是不可或缺,在这点上,汪涵在《我是歌手》直播中面对歌手临时退赛表现出的沉稳,说明了一个优秀主持人的无可替代。

三、新媒体的媒介属性不会淘汰主持人,只会强化其功能

网络节目的快速崛起,自媒体的发展,人人都变成了主持人,甚至涌现出一大批新的网红节目与网红主持。《逻辑思维》的罗振宇、《吴晓波频道》的吴晓波、《萝卜报告》的陈震、甚至众多百万粉丝的网络主播,他们算主持人吗?从主持人传统的串联组织和交流传播的作用来看,他们确实是主持人,但主持人之外他们拥有更多的身份:作家、社会活动家、车评人、网红……主持只是他们自媒体运用中的一种功能。那么在人人都是主持人的新媒体时代,还需要主持人吗?

当前的新媒体环境归根到底可以看作是对新闻本源的回归。新兴的媒体介质会迫使主持人不断进行角色调整和历练,建立与新媒体价值归属相近的舆论场和资讯源,形成传播的力度和能量。②主持人的首要职能是建立传播关系,在当前的新媒体、融媒体环境下,其媒介本质没变。然而新媒体的传播多样性,却给主持人提供了更新的要求。

四、个性化提升主持人的成长空间

卫星电视、数字电视、网络、手机、大屏、报纸、广播等等等等媒体途径,已经使大众进入信息选择超级富足时代,独家消息早已不存在,也就意味着,主持人通过话语陈述客观“事实性信息”的功能已经不再唯一重要,而与此同时主持人发出的包含观点见解、立场态度的“意见性信息”就显得个性十足,具有非复制性和不可复制性特征,这也是节目创新与差异化的重要体现。以广西私家车930电台“上班路上”为例,同样是传递新闻播报甚至是贩卖网络上的“二手信息”,但因为加入了主持人肖乐和紫悦的个性化观点与娱乐的风格,因而让观众对信息的接收和理解也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从而增加了节目的魅力。只有凝结了鲜明个性的主持人,才能在浩瀚的新媒体下产生强有力的人格魅力,才能很好地传播出去,人格化将为提升主持人品牌价值提供新的成长空间。

五、融媒体对主持人一专多能的要求

在今年的两会上,一个记者的“黑科技装备”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4台手机、一只话筒,背着直播设备包组成了一个融媒体直播的“矩阵”。在融媒体时代中,一个主持人的工作已经不再是一个单一的“话语者”,甚至不只是一个采编播合一的“记者+编辑+播音”的综合体,而是能够将文字、视频、声音等采编作业有机结合,然后通过不同的媒介平台传播给受众。融媒体时代让主持人的工作平台延伸到了网络、手机、移动互联网平台。

如在每年的春运、黄金周、节假日等交通高峰期,交通1003广播利用各种传播手段,实现全方位的报道,为大众提供出行信息。广播节目全天滚动播出交通动态,记者型主持人上高速体验式报道路况;开辟微信和微博的信息互动,动员车友报料实时路况;建立互联网平台,容纳所有关于交通的信息,实现实时全面信息开放。这时候的主持人既是话筒前的播音员,也是微信公众平台和微博上的信息管理员,同时连线交警、气象以及各路记者,对询问路况的车友进行反馈,对报料路况的内容进行传播。

六、结语

无论媒体环境、传播介质如何变化,主持人只有在立足于媒体属性的基础上加强自身修养和锻炼,才能始终作为传播环节的重要角色发挥作用。

(作者单位:广西电视台)

猜你喜欢
真人秀综艺明星
火卫一上的真人秀
军事文摘(2023年14期)2023-07-28 08:40:26
一场史无前例的乐队真人秀
智族GQ(2019年9期)2019-10-28 08:16:21
《爽食行天下》饕餮的“下饭”综艺
交通安全小明星
幼儿园(2017年23期)2018-02-07 15:26:54
“高而不冷”的文化慢综艺
传媒评论(2017年3期)2017-06-13 09:18:10
明星们爱用什么健身APP
Coco薇(2017年2期)2017-04-25 03:02:27
扒一扒明星们的
Coco薇(2016年10期)2016-11-29 16:59:54
从“使用与满足”理论看网络自制综艺的崛起
新闻传播(2016年1期)2016-07-12 09:24:44
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
新闻传播(2016年21期)2016-07-10 12:22:35
孙红雷:我不是综艺咖,还是要好好演戏
金色年华(2016年9期)2016-02-28 01: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