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中的策略研究

2017-04-12 13:32:04雷刚孙鹏飞
视听 2017年9期
关键词:大众文化实力国家

□雷刚 孙鹏飞

大众传媒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中的策略研究

□雷刚 孙鹏飞

一个国家存在两方面实力。一方面是通过经济发展、军事力量、科技进步、硬件设施表现出来的硬实力;另一方面是通过文化、制度和传媒表现出来的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或城市的精神支柱,它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凝聚力,是一地区民族的人民精神状态的表现。对文化软实力进行研究至关重要,不仅有利于巩固一个地区的思想道德基础,更能避免地区产生人心涣散、社会混乱的局面。

大众传媒;文化软实力;文化传播

当前,软实力作为国际关系领域的热门话题,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热议。要提高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根本在于文化的传播,通过文化的扩散和传播,使国家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不断增大。只有当一个国家的文化和价值观在国际社会中广受欢迎并被普遍接受时,这个国家的软实力才真正得以改善和提升。步入二十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迅速。大众传媒作为现代文化传播的载体,既是文化的引领者,更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软实力的核心,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概念

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的决策和行动的能力,其力量源泉是基于该国在国际社会的文化认同感而产生的亲和力、影响力和凝聚力。简言之,文化软实力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文化软实力实质上就是我们常说的“精神文明”。我国提出的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基于文化的生命力、创造力、传播力而形成的体系,主要包含三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指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制度体系;二是指建立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上,以人的精神、品格为核心的国民素质,培育、继承和发展一种独特的民众精神和品格;三是包括音乐、表演艺术、电影电视、出版、会展、动漫游戏、新媒体等可以产业化运营的文化产业。

二、运用大众传媒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提高文化软实力是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大众传媒不仅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同时也是文化传播的主要媒介,文化软实力提升本身就是大众传媒的核心职责范畴。我国大众传媒随着媒介技术、形态及传播理念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大众传媒逐渐重视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为构建和谐社会,向世界传播中国的和谐文化。大众传媒这一载体必须肩负起伟大的历史使命,为促进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而贡献力量。

三、大众传媒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点方向

(一)要注重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关系

民族文化的地域性很强,世界文化是一种广大的包容性的文化。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文化能彻底地和世界文化融合,包括美国这样的大国同样难以做到,否则就不再有战争与分歧。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可以说是互不包容,又互相渗透的,大众传媒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时,需要从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间的关系入手,融合两者关系中的共通之处,发挥大众传媒的重要作用。

(二)要重视对内传播和对外传播的关系

文化的传播是一种互动,并不是单一性地只对外传播。在我国文化传播出去的同时,外来的文化也在渗透入我国的文化。而我国的文化在这一传播的过程中,会在无形中结合外来文化,并进行一种新的发展与进步。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要对外传播?这是时代与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只有文化的传播,才能带动社会的发展,带动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才会进步,这是一种文化流传与传承的方式。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大众传媒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不可缺少的作用。首先,大众传媒将中国优秀文化推向世界,有利于增加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文化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更好地维护民族文化,实现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其次,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利于吸收和借鉴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取长补短,在促进中国文化发展的同时,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同时,有利于加强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相互了解,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建设和谐世界。

(三)要重视法规体制和媒介自身适应性的关系

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都会把大众传播媒介及社会信息系统纳入社会制度的轨道。因此,媒介传播也是一种制度化的传播。处理好法规体制和媒介自身适应性的关系,是研究媒介传播活动的重要方面。媒介传播是在特定的社会制度条件下进行的。一定的社会制度对传播的控制,体现为一定形态的传播制度,因此,大众传媒在执行传播制度过程中,社会制度对媒介传播活动直接或间接地起到制约和控制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大众传媒逐渐走向市场,大众媒介在遵循国家法规体制的同时要找到自身的适应性。走向市场激发了媒体本身的活力,媒体作为一种产业形式有自己的盈利模式,这部分资金流回报社后又促进媒体新的发展,从而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这种变化反映在报社的发展上,就是报业集团的不断涌现,反映在电视广播媒体上,就是广电集团的出现。出版社也在积极寻求自身的适应。总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我国新闻媒体迎来发展的春天。

四、如何运用大众传媒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一)明确定位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是基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社会意识的有效结合,是社会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切实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管理体制和管理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培育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基于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强大的核心价值观有内在根源。摒弃传统,丢弃本质是切断自己的精神命脉。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中以文化立足的基础。所以,在大众传媒应用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明确定位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加大大众传媒业的投入力度

大众传媒对社会行为起到监督作用,就目前来看,我们国家的传媒对社会上的不道德现象还是起到了一些批评、曝光的作用。大众传媒应该是作为公民、政府的良好监督人,作为新文化的传播者,作为传统文化的发扬者而存在的,因此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所以,加大对大众传媒的投入力度,增加传媒数量,增加传媒行业的竞争力度,实现优胜劣汰,让更有担当、更有责任感的传媒机构发挥应有的价值。同时,针对当前大众传媒中传播的糟粕文化等,政府应当加大对传媒的监管度,杜绝不良电影、电视剧等的播出。

(三)健全传播体制及渠道

加强和改善党对文化媒体的领导,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实行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体制。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党对宣传文化企事业单位领导的方式和办法。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行政对文化媒体的管理职能。加强制度建设,尤其是文化法制,并依法进行管理。探索建立新型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模式,建立和完善文化企业国有资产评估制度和企业领导人的评价措施。健全相关社会保障制度,以促进文化体制改革。构建文化传媒市场管理体系,建立文化产业相关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信息网络体系等。

(四)加强精英文化传播与大众文化传播

大众文化应是通俗的、广泛的、百姓接受的文化,其中包含地方文化和地方风俗。精英文化应是专业的,以经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为受众对象。精英文化包涵着科学和力量,具有明显的引导性,起到带动社会进步的作用。社会需要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相比是主流与支流的关系。大众文化是社会的主流,精英文化要融入到大众文化的茫茫大海之中,方能在社会上发挥作用。社会中大众占多数,精英只是少数,大众文化是主流,精英文化是支流。大众文化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以人文文化形式存在的最高价值目标,它以人们的生存、享受、发展需要为出发点,体现的是一种人文精神。同时,蕴含着一种人文的目标和人文主义的价值理性。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和主体意识的增强,大众文化更加明确地强调人文理性与人文精神的精髓。因此,需要在文化软实力提升过程中找到大众传媒的功能与职责,拓展大众传媒的功能性,以提升精英文化传播和大众文化传播的协调发展,从综合角度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促进我国文化领域的发展。

(五)创新大众媒体信息的传播模式

信息传播是大众传媒的主要内容,采用不同的信息传播方式,均能实现大众传媒的基本功能。但在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需要大众传媒在信息传播模式上找到创新,找到符合当前时代发展的传播方式,才能充分发挥出大众媒体的作用。西方国家在传播模式上一直保持着独特的优势,比如,特别重视“议程设置”模式的应用,通过这种功能对公众关注意识造成影响,提升大众传媒的关注度,提升文化传播的效果。我国大众媒体在这方面还存在欠缺,因此应当吸取西方发展中总结出来的先进经验和理念,结合我国特有的国情制定符合我国当前状态的创新型信息传播途径。值得注意的是,创新传播模式的过程,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但不能生搬硬套、拾人牙慧。比如,对于我国目前智能手机大量使用的情况,大众传媒在信息传播途径上可以采取有效的方式,结合智能手机的网页新闻功能,积极传播“有利于我”的信息与舆论,做到及时、准确地传播正面信息,提升话语权并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这种方式在推动我国社会文化发展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构建具有感染力、影响力、传播力与竞争力的共识文化价值有着重大贡献。

五、结语

一个地区的文化资源从相对贫乏到文化产业的兴盛,得益于政府对文化产业的重视。政府应充分利用政治经济优势来支持本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引导文化产品占领市场,从各地网罗文化产业的精英人才为本地区文化产业长盛不衰提供人才保证。要在文化软实力方面形成战略规划、政策扶持、多元投入、内外并举的一整套较为成熟的运作模式,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新高潮树立榜样。

1.马丽.大众传媒在提升中国软实力中的作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10):110-111.

2.李晓明,谢灵.浅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3(19):54-55.

3.黄东英.论政治制度与传播制度的关系[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06):18-20.

4.习近平论中国传统文化——十八大以来重要论述选编[J].党建,2014(03):7-9.

5.杨明品.北京广电管理体制调整的政策分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06):8-9.

6.周毅.大众文化及其可持续发展(上)[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2):89-97.

(雷刚:安徽新华学院文化与新闻传播学院助教;孙鹏飞:安徽新华学院文化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工程师)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13zjjh042);安徽新华学院校级质量工程项目(2012zyjhx03);安徽新华学院校级质量工程项目(2012rcpyx02);安徽新华学院校级质量工程项目(2013xgg09);安徽新华学院校级质量工程项目(2013xqjdx05);安徽新华学院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中心重点项目(IFQE201508)。

猜你喜欢
大众文化实力国家
见证创新实力的跃升
软实力致胜
实力抢镜
中外文摘(2020年18期)2020-09-30 14:47:04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观察与反思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大众文化的内在逻辑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西部大开发(2017年8期)2017-06-26 03:16:16
把国家“租”出去
华人时刊(2017年23期)2017-04-18 11:56:38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