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州市番禺区实验小学 关绮雯
“仁智”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文/广州市番禺区实验小学 关绮雯
孕育着仁智教育的梦想,我们秉承 “以仁爱为本,以智慧为美”的办学理念,为给师生营造充满“仁爱之心” “智慧之光”的人文氛围,我们注重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去营造。
1.努力为孩子们营造 “仁智”校园环境。我们以 “自然与生命”为主旋律,营造了 “仁智大堂”“仁智长廊” “仁智教室”等文化特色氛围,整个格局以适合儿童的年龄特征为出发点,黄绿色的色彩为主调,每一条长廊,每一根柱子,每一条花槽,每一个雕塑,每一种生物,都让孩子们感受着生命的张力,整个校园温馨而又美丽,生机勃勃而又书香飘逸。
2.“仁智教育礼为先”。我们以礼仪为切入口营造人文环境,倡导 “礼仪”就是 “发自内心对别人的尊重”,是一种灵魂的高贵。在这样的思想引领下,孩子们团结友爱,老师们互帮互助,家长们凝心聚力,学校成了一个相亲相爱的大家庭,孩子们沐浴着爱与智慧,快乐地成长。
“教育者要有大爱,教育工作要有大智慧”。如何引导教师扎根自己的课堂,运用智慧的教育策略和手段提升教学水平,我们以 “研学后教理念”为主导,以 “电子书包双课堂实验”作为突破口,以国家级课题 《智慧教室下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个案研究》为主线,在学校的统领下,每一个科目都有了自己的研究的子课题,都形成了自己学科相应的教学模式。2015年我校参加全国个性化学习教学比赛四人获奖,其中一节以震撼全场的优势获一等奖,参加各级的论文、案例、微课比赛获奖颇丰。2015年12月送课到新疆库尔勒市进行交流,2016年4月在全国个性化学习交流会上展示课例,5月新疆库尔勒市教育局不远万里到我进行电子书包交流,6月北京三区教研员及校长,江门市教育局、东莞市教育局、荔湾区等领导校长及教师纷纷而来校观摩课例。经过两年扎实的实践研究,教师的教学水平大幅度提升。
作为一所年轻的学校,老师是同样的年轻,平均年龄只有20多岁,从原来的仅有18名教师队伍到现在45人的团队,每年以吸收10名新毕业教师的速度增长。面对这样一支教学经验缺乏的年轻队伍,如何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焕发老师们的精神活力呢?
1.走上 “智慧课堂的快车道”,使老师快速成长
在 “研学后教”教学理念引领下的现代信息技术 “个性化教学”课堂模式,让老师得到了更多的自我展示的平台,在一次次的课例展示中,一次次的赛课中,老师们专业化水平迅猛提高。
2.“量体裁衣”,打造品牌教师
鼓励每位教师根据自身特长,找到自己专业发展的方向,成为“仁智”品牌教师。这种尊重个性,张扬个性的做法,激起了老师们专业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而校长做的事情就是调动一切的资源,给老师们搭建平台,帮助他们开辟属于自己专业化发展的路子。例如,徐春燕老师痴迷于 “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在她的实验班里,每一位学生的脑子里都有大量经典库存, 《诗经》 《论语》张口就来,书法、剪纸、武术样样精通;丁燕老师的《戏剧文化课程》、李静仪老师的《国画艺术课程》、林伟凡老师的《墨艺飘香书法课程》、詹广彬老师的 《足球普及课程》、陈巧全老师的《中国象棋课程》、詹小芳老师 《诗歌文化课程》、梁洁辉老师的 《英语绘本戏剧课程》等等,每一位老师都带着自己的研究方向融合在教学当中,教学风格异彩纷呈。名班主任黄老师成为了广东省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多次作为德育专家外出传经送宝;音乐丁老师的 “恰嘭恰”教学模式多次在全国研讨会上做报告,语文徐老师的国学课程受邀外出讲学;美术李老师的国画作品获国家级一等奖,科技吴老师获广东省科学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
我们是一所房地产配套学校,面对来自五湖四海接受不同文化教育的学生群体,怎样才能让他们培养成具有仁爱之心和圆通大智慧的现代公民呢?我们利用广州市教育局批准成立的 “仁智青少年俱乐部”,结合校内校外资源打造 “仁智特色课程体系”,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目前分别有 “仁智科技训练营” “仁智军事训练营” “仁智体育竞技班” “仁智文化传媒训练班”……我们用经典净化心灵,用科技教育启迪智慧,用艺术陶冶性情,用体育强健体魄。这些课程的开设为孩子们开启了一片启迪智慧的广阔天地。
责任编辑 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