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湛江市坡头区龙头镇中心小学 庞建芳
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作业
文/湛江市坡头区龙头镇中心小学 庞建芳
长期以来,传统作业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作业形式单一、枯燥乏味,仅局限于学科知识范围,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生活。强调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作业的评价又忽视了对学生发展的教育激励功能,使得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的误区,我们的学生终日陷于 “题海”,苦不堪言,逐渐消钝了学习的热情,身心的健康发展也因此受到遏制。
新的形势、新的课程理念,给我们提出了 “新”的任务。新课程的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更应该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作业应该成为学生成长的履历,激发着学生成长的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每一次作业都应该成为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可见,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将是具有学生鲜明的价值追求、理想、愿望的活动,作业应成为学生课外、校外的一种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作业已不再是强加给学生的负担,而是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生活需要、人生需要、学习需要。
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的作业设计应该如何兼顾基础知识的巩固与能力的发展?作业设计如何正确处理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回顾一年来我所任教的三年级语文新课程,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思考,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布置了一些学生喜欢的生活作业,激发他们参与、探索与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对作业更感兴趣,更乐意做。
现行小学语文新课程里的课文可以说是充满童趣的,入选的教材生动形象,情文并茂,选材范围包括天文地理、宇宙空间、历史真理、当代英雄、神话传说、童年趣事等,并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各式文体向儿童展现了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因此结合教学内容特点,我设计了一些有趣的作业,引导学生从感受美的乐趣中更好地感知教材。
新课程第六册教材中有一篇文章 《荷花》,课文尽情地描绘了荷花的美丽。为了让学生能尽快理解课文内涵,我布置的作业是让学生去观察离学校不远处的池塘里的荷花。具体要求是:结合课文内容观察荷花、结合课文内容画荷花。第二天上午上课时,学生们把他们的画都拿了出来,还把画举得高高的,我让他们交流作业情况,他们顿时兴高采烈,有的说: “老师,我把各种形状的荷花都画下来了,荷花真的很美,我看见荷花跳舞了。”有的说: “我在看荷花的时候还以为自己真的是荷花了呢!”看来,学生们理解了课文内容了。
可见,这样的作业很受学生的欢迎,而且效果特好,因为它通过再现文本情境,向学生展示的是可感知的生活场景和生动的画面,在形象感受中,学生用心灵去体验,渐渐地感受到作品赋予的美,作品中所蕴含着的思想,通过情感参与,与作者一起喜怒哀乐,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语文兴趣。
新课程改革纲要已明确指出,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能力是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学生面临的作业更多的将是探究性作业,作业过程需要学生密切合作。打破传统作业 “独立作战”的形式,变个体型为合作型,采用互动协作原则,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学生与老师相互切磋,共同合作完成作业。
如教学 《西门豹》课后有道题是:我想和同学一起演演这个故事。要求学生互相合作来完成作业。我要求学生自己找合作伙伴,利用课余时间把故事演好。学生过了一回表演瘾。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对教材中角色的语言、行为动作以及思想情感有了更真切的体会,也有效地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在教学 《可贵的沉默》时,正好是学校的感恩活动周,要求每个学生写一篇感恩父母的文章。我利用这个契机,给学生布置了作文,要求是:帮父母做一件家务活,让父母轻松一下。在饭桌上给父母夹菜。注意把你做这件事时心里是怎样想的,父母的神态有什么变化,是怎么说,怎么做的,你有什么感受等写具体,写完后读给父母听。作业收上来后,效果很好,在这种亲情互动中,学生学会了交流,知识、技能、情感都得到了发展。
以上作业不但激发了学生浓厚的作业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观察、合作等诸方面的能力,对学生的训练走向了 “综合”,使 “减负”也落到了实处。因此,只要我们在作业形式、内容的设计上花一番工夫,作业便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