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民生新闻在新媒体竞争中如何脱困?

2017-04-12 11:00刘志君
视听 2017年8期
关键词:民生栏目载体

□ 刘志君

电视民生新闻在新媒体竞争中如何脱困?

□ 刘志君

本文以一线记者的视角,从电视民生新闻的根本价值和新媒体转型路向两个方面入手,探讨电视民生新闻在新媒体竞争中如何脱困。

电视民生新闻;收视率;新媒体;媒体竞争

进入2017年,在电视行业收视整体低迷的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收视率以及广告收入呈现“股灾”式的下跌。这也与以前平面媒体滑落的轨迹非常相似。笔者试图以一线记者的视角,探讨电视民生新闻在新媒体竞争中如何脱困。

2002年1月1日,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推出了《南京零距离》,被公认为开创了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先河。11个月以后,笔者供职的深圳广电集团都市频道《第一现场》栏目也正式开播。此后的十余年时间里,背靠着深圳这座全国改革开放先锋城市的大树,《第一现场》栏目取得了收视和广告收入方面的双丰收。不过,随着新媒体的崛起,电视行业出现快速下滑的态势,《第一现场》栏目也未能独善其身。那么,民生新闻还有逆袭的可能吗?

一、电视民生新闻的生命力何在?

(一)电视民生新闻的出现是一种说话方式的改变

电视民生新闻自开播之初,就是植根于社会大众的生活中,反映着普通市民你、我、他的悲欢喜乐。再高大上的选题,也要从平民视角出发,用家长里短的方式讲述。通俗地说,就是讲人话。

其次,电视民生新闻栏目作为党的喉舌,立场更为明确,为党和百姓说话。可以说,电视民生新闻如果不报道和普通百姓利益最相关的事情,那它的存在也成为了无源之水。

再次,正是由于电视民生新闻背后依托的是社会大众,在新媒体激烈竞争的局面下,也要为适应社会大众的利益需要改变自身。

(二)不必因电视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误判其价值

当然,电视民生新闻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比如目前电视民生新闻面临比较大的两个问题,分别是节目同质化和报道内容“市井”化现象严重。一个集团内部甚至同一家频道,同时开辟多家民生新闻栏目,导致内部资源浪费以及观众收视严重分流。如果说这是影响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发展的外部因素,那么报道内容质量下降、品质低俗就是内因了。近几年以来,面对收视和创收的压力,不少民生新闻栏目已经成为煽情新闻、“市井”新闻的代名词。在一些节目中,观众经常看到正妻与小三现场打架、家人恶语相向、朋友之间大打出手的画面。实际上,为了加强节目冲突感,让内容故事性更强,这些所谓的报道很大部分是拍摄者故意设计的环节,这样的内容已经脱离了电视新闻的本质。

但是,不能因为少数节目的做法,就断定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到了瓶颈,从而误判它的生命力以及发展前景。电视民生新闻表面上看是电视新闻的一个分支,但是从某一方面来说,它其实是一种说话方式,相当于社会大众需要什么,我就去报道什么,以市场为主导,但又不偏离宣传导向。

(三)应及时转型适应移动互联时代

十几年来,笔者经历了电视民生新闻收视成长期、高峰期以及下滑期。既然它这种报道新闻的方式具有天然的、长久的生命力,为什么会出现收视率以及广告收入双双下滑的情况呢?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电视作为一种传统的传播载体,已经不适应老百姓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而新的主要传播载体则是手机。

回溯主要新闻传播载体发展的历史,先是报纸和杂志成为早期工业时代的弄潮儿,这期间,广播作为声音载体,也在一段时期内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后来,电视由于具备信息传播的全面性和快速性,影响力远远超过其它传媒体。不过在面对新媒体的竞争中,这些传统传播载体因重要性程度的不同,先后出现下滑的态势。这些其实在具体的一线采访中也有所体现,近几年以来,在许多社会新闻事件中,一些平面媒体基于成本的考虑,有时甚至不到现场调查,直接采用电话来完成采访。而电视新闻由于画面的需要,经常要在第一现场拍摄以及核实细节,看似平面媒体记者完稿比较轻松,但这种新闻传播的低门槛,很容易在早期就让新媒体取而代之。时间如白驹过隙,电视民生新闻在固定时段依托电视载体进行传播的方式,也已落后。当人们把大量时间用在手机上并以此来获取信息时,电视民生新闻注定了要变革的命运。手机已成为民众获取信息的最重要渠道。与之相比,电视民生新闻在传播载体工具竞争中完全失去了优势。

二、电视民生新闻何去何从?

(一)部分新媒体内容传播的缺陷

近年笔者在采访时经常有这样的感觉:那么多新闻事件,即使新闻记者经过详细调查,穷尽了采访能力,都不一定能获取最准确或者全面的信息。那么,网上大量新媒体文章的作者,在没有亲临一线的前提下,仅凭少数视频、图片和文字,如何能复原现场的事实真相呢?与此对应的是,公众从新媒体中获得的信息是碎片化的、以偏盖全的,甚至会有误导的内容,笔者深刻怀疑这种信息的生命力。所以,大众所需要的重要新闻信息还是需要由专业的记者来完成。这个时候,电视民生新闻记者的专业素养以及权威性就体现了出来。综上,笔者得出一个结论,新闻采访永远不会过时,落后的只能是传播载体。可以想见,若干年后,手机载体也将面临被淘汰的命运,而唯一不变的是新闻采访的过程。

(二)电视民生新闻需搭载新的传播载体

如何让电视民生新闻重新崛起?笔者认为还是要从新闻的本质说起,新闻报道说到底还是要满足社会大众的信息需求,谁能第一时间把关乎老百姓利益的信息传递到他们的眼前,谁就是有影响力的新闻传播载体。而电视民生新闻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方向,必须建立在手机传播载体为主、电视传播载体为辅的基础上。电视民生新闻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不能第一时间将新闻报道展现给市民,而新媒体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像传统记者那样,身临其境到现场去调查新闻事件。如果将这两者很好地结合,会是 “电视民生新闻”更新更好的生存方式。

电视新闻栏目应该自设公众号、微博、网站、APP等新媒体平台,专门设置一个新媒体内容制作和播出团队。每次碰到有时效性的民生新闻报道,可派多人前去,例如在笔者一线采访的过程中,设想这么一个采访流程:电视新闻栏目组同时派出两组以上的新闻记者到现场,当其中一组记者在现场采访时,另一组记者就可以实时制作和回传节目,经过后方审核后,自己就可以在新媒体上传视频片段以及相关图片文字,实现新闻节目第一时间播出。当整个采访流程结束后,整个团队就可以回到基地再完整地制作播出,播出渠道采用新媒体以及传统电视媒体两种渠道。如果是采访一些独家性的或者不太具有时效性的新闻时,可以采取传统的电视民生新闻制作方式,慢工出细活,之后在新媒体平台以及传统电视平台播出报道。在此期间,也可以进行相应的前期宣传。可以看出,在这其中,电视民生新闻团队其实是一个新闻内容生产的角色。为什么要花大力气进行新媒体平台建设呢?在笔者看来,互联网时代有一个典型特点,那就是建立生态闭环,赢者通吃,具有明显的马太效应。对于电视民生新闻+互联网来说,只有扩大自己的社会影响力,才能占据各自城市的传播高地,形成权威的传播导向。

(三)自建APP新闻传播平台,扩大社会影响力

目前,许多传统媒体已经开始尝试进行新媒体的融入。但是作为传统电视新闻机构,在利用自身强大的视频信息采集与后期制作优势的时候,虽然利用了新媒体,但是仍然受制于微信以及微博的传播方式限制。如果要自我掌控新闻播出时间、内容以及数量,就必须形成自己的阵地。那么,制作自己的APP新闻传播平台就成为必由之路。可能也会有人提出疑问,集全集团之力开发一个APP,岂不是集中优势资源办事吗?但笔者认为腾讯公司的经验更为适合,比如腾讯公司早前就有三个团队在同时开发微信产品,最终公司只选取其中一个优胜者,相当于把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降低了失败风险。笔者认为,一个集团需要多个频道以及多个栏目开发APP,只有经过市场残酷竞争洗礼的APP才有生命力存活下去。

(四)政策给予电视民生新闻一个好的发展时机

新闻信息采集与播出仍是公益属性,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是一个社会公器,讲究公平、准确、正能量。在当前国情下,民营企业可能无法插手一线的新闻信息采集。2017年6月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颁布了《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规定只有新闻单位(含其控股的单位)才能获得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许可,而非新闻单位仅能申请转载服务和传播平台服务两类。这可以视为国家政策给了电视民生新闻很好的发展契机,可以将传统的新闻信息制作与新媒体平台加速融合,第一时间将信息传播出去,除了获得正循环的收益以外,最重要的是扩大自身的社会影响力。这样一来,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就转型成为内容制作+新媒体+电视的综合制作播出平台。按照这个理念,未来还可以考虑引入人工智能进行新闻信息采集以及制作。

电视民生新闻的出现,是一种说话的方式改变,从字面意思来看,民生说的就是普通老百姓生活的意思,它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如果要发扬光大,就不能把它单独绑定在某个传播载体上,而是要不断革新,不断适应潮流的发展变化,才有更长久的生命力。

(作者单位:深圳广电集团都市频道)

猜你喜欢
民生栏目载体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关于栏目的要求
栏目主持人语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