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雪芹
(中共和布克赛尔县委党校 新疆 和布克赛尔县 834406)
新疆和布克赛尔县实施精准扶贫的实践与启示
梁雪芹
(中共和布克赛尔县委党校 新疆 和布克赛尔县 834406)
精准扶贫是习近平总书记针对贫困地区提出的重要思想和理念,实施精准扶贫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前提,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按照“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整体脱贫、转移就业、教育扶智、社会救助”等扶贫途径,大力实施“滴灌式”的精准扶贫方式,并结合当地实际采取了一系列精准扶贫措施,进而总结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实践启示。
和布克赛尔县 精准扶贫 实践 启示
2015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指出,扶贫攻坚工作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注重六个精准,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易地搬迁安置一批,生态保护脱贫一批,教育扶贫脱贫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1]11月28日,他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指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2]为落实这一要求,全国掀起了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浪潮。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以下简称和布克赛尔县)作为全疆唯一的蒙古族自治县,2002年被确定为自治区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2010年被列入自治区17个边境扶贫试点县之一,2013年被确定为全疆集中连片开发4个试点县之一。2015年底和布克赛尔县作为全疆第1批减贫摘帽县,摘掉了自治区级贫困县的帽子,但北部边境和山区仍有贫困户662户1 800人。因此,和布克赛尔县要继续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及自治区扶贫部署,立足本县实际,强力实施精准扶贫,竭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首先,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前提。“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而精准扶贫是解决贫困问题的良方。习近平总书记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句通俗的话意味深长地强调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因此,要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短板在农村,重点在精准扶贫上。当前,我国脱贫攻坚任务依然繁重而紧迫,从全国来看,截至目前,仍有5 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从新疆来看,仍有260万贫困人口未脱贫,35个重点贫困县未摘帽;从我县来看,2015年底虽然摘掉了自治区级贫困县帽子,但仍有贫困户662户1 800人。现在距2020年全面同步建成小康社会仅有不到4年的时间,这部分贫困人口如果不能按期脱贫,就不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所以说,要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前提。
其次,精准扶贫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民生问题历来是党中央高度关注和重视的问题,特别是近年来更加注重扶贫兜底,以及如何从根子上来解决贫困群体的贫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调研提出“精准扶贫”理念,凸显了他关注民生的为民情怀。他多次到贫困山区视察扶贫工作并特别强调,我最牵挂的人还是困难群众,对困难群众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这三个“格外”寓意深刻,其主旨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把困难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要深入基层,体察民情,做到扶贫精准到人、精准到户,达到破除穷根的目的。因此要把推进精准扶贫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通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使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得以改善,从而进一步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和获得感。
第三,精准扶贫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体现。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P373)当前,随着扶贫开发工作的大力推进,大多数的中西部地区已走出贫困境地,但依然还有部分贫困山区因病因残致贫返贫,因缺技术、劳力和资金致贫返贫现象严重,必须树立精准扶贫理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少搞一些盆景,多搞一些惠及广大贫困人口的实事。”[4]精准扶贫是以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为前提,按照“整合资金、集中力量、精准到户、重点扶持”的要求,确保在规定时间内达到稳定脱贫目标,真正实现了工作对象的“真扶贫”。通过精准扶贫,让贫困群体能够早日走出贫困深渊,平等享受基本医疗、养老、教育等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5]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同志也提出“啃硬骨头”“打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目标,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6]围绕上级扶贫开发会议精神,和布克赛尔县制定了《自治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意见》,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脱贫攻坚责任制,逐级签订责任书,形成层层抓落实的扶贫工作机制。结合自治县实际,按照“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整体脱贫、转移就业、教育扶智、社会救助”等扶贫途径,大力实施“滴灌式”的精准扶贫,集中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是发展产业带动脱贫。结合自治县“北牧、中工、南农”的产业布局,统筹使用涉农资金,重点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按照“选准一项优势主导产业、设立一笔贷款风险金、组建一个合作组织、落实一种帮扶机制”四位一体的产业扶贫要求,大力培育“合作社+贫困户”“公司+基地+贫困户”的示范项目,建设特色产业基地。突出发展“三个产业、三个特色”,即北部发展现代畜牧业,南部发展现代农业,完善“民转居”工作实现劳动力转移,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把庭院经济、特色种植和牲畜养殖业作为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使贫困人口完成“户均一头牛、10只羊”的目标,实现特色产业带动脱贫。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蔬菜大棚、设施农业、牲畜养殖、少数民族工艺刺绣等项目220个,实现1 028户2 833名贫困人口脱贫。2017年计划带动321户960名有发展条件和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增收致富。
二是易地搬迁整体脱贫。自治县制定完善《自治县“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按照“政府引导、部门协作、群众参与”的原则,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条件较好的中心村、工业园区等,采取行政村就近集中安置、小城镇或工业园区安置、乡村旅游安置、插花安置、投靠亲友等多种方式,实行灵活搬迁。引导群众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拓宽增收渠道,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近年来,山区贫困农牧民搬迁定居工程成效显著,累计捆绑整合3.47亿元,完成748户贫困农牧民搬迁定居。搬迁定居牧民人均纯收入由搬迁前的700多元增长到11 569.86元,是搬迁前的10倍,同比增长16.3%。同时,不断改善牧区贫困农牧民畜牧业基础设施,累计投入1 777万元,改造冬窝子695个、暖圈2 552个。计划2016-2017年实施搬迁392户1 068人,投入援疆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搬迁贫困户补助工作。[7](P135)
三是转移就业促进脱贫。依托和丰职业技术学校建立实训基地,降低贫困人口的培训支出,对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农村贫困人口,对岗位不挑不拣的,优先为其落实就业岗位,提供就业服务,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就业的实用性。各类用人单位在落实就业政策中,优先考虑贫困人口享受相关政策,通过政府出资、政策扶持、社会筹集资金等渠道开发一批公益性岗位。积极开展“金融扶贫”工作,扎实做好“信用户”“信用村”创建活动,突出创业带动作用。如我县邮储银行结合实际情况向那仁和布克牧场72户牧民,发放牛羊育肥贷款共计224万,及时缓解牛羊草料不足问题,切实解决当地牧民的生产和生活问题。农业银行与蒙哥尔公司合作开展“公司+牧民”方式,发放小额农户贷款20户,合计57万元,扶持养殖户,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全面落实各项鼓励创业扶持政策,逐步改善创业就业环境,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降低创业门槛,简化经营场所登记手续,为贫困群体创业就业营造良好平台。计划实施贫困村互助资金项目7个,培训转移500人,实施贴息贷款扶持91户。
四是教育扶智带动脱贫。充分利用本级财政和援疆资金的70%合理配置教育经费,保证教育经费重点向贫困乡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倾斜。针对贫困乡村,大力开展扶贫助学活动,让贫困家庭子女从小接受良好教育,特别对已认定贫困户的大学生子女(本科院校以上),每年给予教育专项扶持6 000元。针对基础教育,加大教育投入,高度重视学前双语教育,着力提升15年免费教育质量,力争今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验收。“十三五”期间将新建幼儿园3座,资助边远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00人。针对职业教育,重点抓好职业技术学校商务劳务培训中心建设,并且加大向贫困地区倾斜的力度,增加面向贫困村的专项招生计划。针对贫困乡村劳动力技能不足问题,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保证所有贫困村均有2~3名科技特派员,通过开展“科技之冬、科技下乡”等活动,提升贫困山区农村劳动力技能和科学技术的培训与运用,使受益农牧民达537人次。力争2020年通过教育科技扶贫带动所有贫困村实现脱贫。
五是社会救助兜底脱贫。整合各类救助资源,构建城乡困难群体社会大救助体系。一方面用足用活用好各种兜底的社会救助政策,针对丧失劳动能力的低保户、五保户、残疾户等,施行农村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两线统一”的有效衔接,将低保标准提高至每人每年2 855元,保障373户873名丧失劳动能力的低保户、五保户、残疾户正常的基本生活。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搭建社会组织救助项目与贫困农户救助需求相对接的信息平台,组建慈善救助机构,设立社会救助扶贫公益基金,鼓励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爱心人士开展慈善救助,逐步健全农村孤儿、孤寡老人、单亲贫困妇女的福利保障体系。同时,依托医疗救助助脱贫,加大村级卫生室项目建设力度,全面实施贫困村儿童营养改善,新生儿疾病、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孕前优生健康免费检查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确保农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覆盖率达到100%。
领导重视是保证。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委副书记、县长、县委、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44个部门,12个乡镇场一把手为成员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对扶贫开发工作实行目标责任绩效管理考核机制。2015年以来,自治县围绕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的意见,严格落实“联乡包村帮户”、“321”定点帮扶等工作,44个县级领导联系重点乡(村)和帮带44户贫困户,403名科级干部帮扶403个贫困户,切实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找路子、选项目、育产业、推技术,最大限度地解决贫困群众最现实、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积极发挥财政扶贫资金的有效整合与引领作用,帮助贫困村理思路、定规划、夯基础,贫困村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人居环境、村容村貌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也得到明显改善。
精准识别是基础。在全县范围内,围绕“脱贫攻坚、巩固完善”工作进行“查漏”和分类施策,对在落实“5步2公示”等识别贫困户规定动作方面进行再要求和“回头看”,对公示不到位的进行“点对点”公示,对各项识别指标进行“面对面”核实,算好经济帐。认真开展县表、村表、户表填写,并按照“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录入”的要求,做好建档立卡系统的动态管理,做到印证资料齐全。根据2015年末建档立卡数据成果,首先对10个乡镇场、7个重点村、42个非重点村,1 028户2 833名在册退出贫困户主体精准确认,为贫困退出核查验收打下基础。其次制定《自治县贫困户精准识别标准》“3+16”项基础及细化排出指标,2016年识别低于现行扶贫标准2 855元以下7个乡场贫困户662户1 800人。[8](P98)同时,启动农村无户籍新落户人口贫困识别工作,在全县10个乡镇场,以“3+16”排除指标为依据,全面开展识别工作,组织开展“五个一批”路径信息采集。通过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达到精准统计数据,实现脱贫攻坚、贫困退出与巩固提高三线衔接,互动推进,效果凸显。
精准帮扶是关键。自治县始终把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作为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关键所在,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根据每户贫困家庭情况和致贫原因,因人施策、精准发力、帮扶到人、脱贫到户,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方案。近年来,自治县12个“联乡包村帮户”工作组深入工作一线实施驻村,开展了“送学上门、结对帮学、入户调查、实地调研、民生工程项目帮建、扶贫开发民情民意汇总、基层党建座谈谋划、维护稳定动态掌握”等各项工作,共引进各类扶贫帮困项目32个,涉及资金1 154万元,使百余户群众受益。在全面落实各项惠民和社会保障资金的同时,积极推荐贫困群众到自治县龙头企业就业,并建立以“公司+牧户”“大户带小户”、成立农牧民合作社等方式引导贫困农牧民发展经营,目前带动870名农牧民脱贫,真正意义上变“输血”为“造血”。同时,立足贫困村实际,大力破解发展难题,逐步拓宽经济收入来源,提高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作为新疆首批贫困退出县之一,基本达到“两不愁、三保障、一高于、一接近”的标准,力争实现整体脱贫。2016年末,自治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 081元,同比增长8.76%。[8](P13)
精准管理是根本。自治县按照“精准扶贫、规划到村、扶贫到户、整体推进”的要求,坚持抓基层打基础促扶贫。一是夯实基层,强化管理。优先选派党性强、作风正、有较强群众工作能力的404名党员干部驻村工作,投入资金8 977万元,实施民生项目153个,有效夯实了基层基础设施薄弱问题。加强村级组织管理,实行重点村“村书记(村长)、委员、村警、大学生村官、包村领导、驻村工作队”六位一体的村班子运行模式,做到相互协作,统筹谋划,使村级组织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二是健全机制,明确责任。根据要求制定《自治县“因村因人因户施策”责任监督管理监测方案》,完善“一户一本台帐、一户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套帮扶措施”为主要内容的监管档案,实现对贫困户帮扶全覆盖,并将帮扶情况和帮扶成效作为“访惠聚”工作的重要内容,确保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同时要求参与帮扶的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宗旨意识,高标准严要求做好帮扶工作。建立和完善考评考核机制,定期督查通报情况,将考核结果与扶贫成效挂钩,确保扶贫工作有实招、见实效。
合力攻坚是保障。扶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部门团结协作、共同发力。为全面落实中央、自治区、地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县委十一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自治县出台了《和布克赛尔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方案》,制定了《和布克赛尔县“十三五”期间县处级领导联系乡(镇)场包村帮户工作方案》《和布克赛尔县“十三五”科级干部定点扶贫工作方案》等。通过“部门间的横向、乡镇场的纵向”互动,实施北部山区贫困农牧民扶贫搬迁定居工程、边境扶贫、集中连片扶贫开发项目,促进了“边境发展产业、城镇牧民定居、工业园区转移就业、山区搬迁创业增收”的融合性脱贫攻坚格局,形成了社会重视、全民参与、共同帮扶的强大合力,为确保2020年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提供了坚实保障。
[1]习近平主席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的主旨演讲[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1016/c1024-27707804.html,2015-10-16.
[2]习近平论扶贫工作——十八大以来重要论述摘编[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5/1201/c83855-27877446.html,2015-12-01.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4]习近平的“扶贫观”:因地制宜“真扶贫,扶真贫”[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1017/c1001-25854660.html,2014-10-17.
[5]习近平出席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并作重要讲话[EB/OL].http://gx.people.com.cn/n2/2016/0126/c374746-27631653.html,2016-01-26.
[6]陈全国.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疆代表团举办媒体开放日活动中的讲话[EB/OL].http://news.qq.com/a/20170313/015482.htm,2017-03-13.
[7]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年鉴(2015年)[Z].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16.
[8]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年鉴(2016年)[Z].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17.
编辑:杨远桢
F323.8
A
10.3969/j.issn.1003-4641.2017.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