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州市满族小学 舒明明
满族小学民族教育实践探究
文/广州市满族小学 舒明明
“落广祖”这是在广州世代生活的满族人再熟悉不过的称呼,广州的满族族胞,习惯把乾隆年间第一批来到广州的祖先称呼为“落广祖”。300多年来,历经鸦片战争、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广州八旗子弟见证了沧海桑田巨变,命运多舛,他们的后人占今日广东籍满族居民的绝大多数。
位于广州光塔路89号是当年“落广祖”镶红旗的宗祠,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广州满族镶红旗知识分子和热心教育人士,目睹广州满族儿童失学占学龄儿童49.56%,确定在光塔路89号的镶红旗的宗祠开办学校。于是,广州市满族小学诞生了,这是广东省唯一的满族子弟学校,爱新觉罗?溥傑为学校题写校名,也是全国首家以“满族”命名的学校,1994年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多年以来形成了厚重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积淀,民族文化满园芬芳。在几届政府的高度重视下,2009年新建了象牙校区,并与原大德路小学合并,形成一校三区,24个教学班的办学规模。
满族小学是广州市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和民族民俗探究的主阵地,由于历史传承与文化的积淀,现学校有满族、壮族、回族、黎族、瑶族、侗族和土家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学生,占学生总人数4.36%。教职工中也有满族、回族、壮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占教师总人数12.9%。不同的民族差异与不同的文化差异使学校教育呈现出多元性、复杂性和特殊性。站在新的起点上,学校在面临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满族小学于2009年与原大德路小学合并,两校文化的交融整合,形成一种被广泛认同的新的文化,从而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学校将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内在精神的“和”文化注入到学校教育发展之中,将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以和谐促进团结和成功,以“和合为导、满意为任、立德为本”的文化为核心文化,以弘扬民族精神为核心精神,彰显民族团结教育特色,引领全体老师凝心聚力,共同促进学校发展。
营造富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校园,创造美好的学习环境,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情操,使每一个置身其间的人都能感染民族风情,激发起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认同,进一步增强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和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学校以“走进满小、情系满小、精彩满小”为主题,展示了任仲夷、罗范群、陈一林、梅日新、朱森林、陈传誉、朱振中等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对满族小学的殷切希望,体现了政府与社会对民族学校教育与发展的关怀;以中华大家庭为主题,展现了不同民族的服装、节日、礼仪和风俗习惯,展示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展现不同民族和睦相处,团结一心,共进共赢的“三个离不开”(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民族、汉民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和汉民族相互离不开);以科技创新为主题,展现我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勇于创新,取得的新科技成果,以及学校学生开展实践探究的创新成果。
优美的环境、师生的认同、“说话”的墙壁、会传递信息的走廊与活泼可爱的孩子,构成了和谐的校园,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学校把民族团结教育内容列入课程计划。除了在1—3年级开设“中华大家庭”课程,让学生从读本中认识各种民族和他们的生活风俗以及各民族独特的文化,知道各民族历史文化是我国历史宝库中的一块耀眼的瑰宝,吸引着世界各方人士对我国民族文化教育的喜爱。4—6年级开设“民族常识”课程,通过教材的阅读,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构成,掌握我国的国情,从小在心灵中塑造我们各民族大统一的国家意识和民族精神。
学校还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设计民族文化探究项目序列,围绕我国历史发展中民族礼仪、节日、服饰、饮食和民族建筑风情等展开,促进学生“56个民族是一家”的大中华民族思想意识的形成。开展学校民族团结教育项目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民族团结教育。教师在学科教学中,积极开发民族团结教育和民族传统文化探究的项目课程。语文教学中,老师们经过研讨,确定了语文学科教育与民族教育的渗透点:领略民族地区的优美风光和民族民俗的《葡萄沟》、《泼水节》、《草原》《五彩池》等课文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作者对民族地区优美风光的赞美之情;了解民族的民风民俗:《草原》、《泼水节》、《做客喀什》等课文中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让学生懂得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习惯,我们要尊重他人的民族习惯,和平友好相处、团结一家亲;感受从文字表达的中华各族儿女对祖国深深地热爱之情;我国各民族的亲密团结和爱国爱家的深厚情感。同样,音乐、美术等学科都蕴藏着民族团结教育因素,老师们通过寻找民族团结教育和学科教学中使学科训练重点和民族教育水乳交融,努力实现学科教育与民族教育主题化、常规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更新,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这都将引发我们的思维模式、学习方式、教学方式、交往方式的变革。同时,数字技术的运用已经变革人的认知模式。STEM“项目型课程”是按照“主题——探究——表现”来进行统整式的跨学科学习,学生可以在民族教育主题项目课程主动地对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在真实的情景中培养实践创新能力。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新学习方式,创设民主的网络学习环境,尊重学习者,学校拟STEM+课程理念为基础,以民族文化探究课程为切入点,通过跨学科整合,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的课程体系,让学习与生活深度关联,让学生在在真实的民族教育情境中培养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怀,提升其核心素养,计划通过推进STEM课程在学科交叉融合、学生主动参与、项目实施、合作学习、解决现实问题等先进理念的引领下,站在“育人”的高度,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探索构建学校的民族教育课程体系,有效实现课程的整体育人价值。
责任编辑 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