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角下高校线上线下课程分类设置研究

2017-04-12 07:53曾雯
市场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学分受访者高校学生

◇曾雯

“互联网+”视角下高校线上线下课程分类设置研究

◇曾雯

本文通过分析对南昌地区高校学生问卷调查的数据,研究高校学生基于“互联网+”的自主学习现状,从四个维度提出了优化高校课程资源的对策建议。

“互联网+”;自主学习;课程资源;优化

以网络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模式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具有开放性、共享性、灵活性、交互性等特点。课程资源是促进学生成才的基础,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在南昌市选取了实施学分制的部分高校作为调研对象,通过调查学生课外时间自主学习情况等数据,研究“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课程资源的优化。

一、南昌高校学生自主学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互联网+”和“创新创业”时代的到来,冲击着高校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学生不仅仅要学习课本上的知识,更需要投身于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的实战。本次调查,针对江西财经大学、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的大一至大四学生发放问卷1600份,有效回收问卷1577份;针对上述各校教师发放问卷400份,有效回收问卷386份。调查结果及分析如下:

1.无课时间较分散导致难合理安排

高等教育与高中教育不同的一点就在于课程时间的安排上。以江西财经大学为例,目前实行的是学科制、导师制和弹性学制相结合的完全学分制,即在规定了每门课程学分的前提下,要求学生按照学校的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完成一定量的必修课和选修课,达到规定学分和教学计划要求的标准即可毕业。但是完全学分制在满足学生丰富其他领域知识需求的同时,也对学生的无课时间分布产生了影响。因教师时间、教室冲突等资源分配原因,高校学生的无课时间往往零散分布在工作日的不同时段。在所修学分高于20的1210份问卷中,10.74%的同学每周最长无课时间为10节以上,其中2~4节占比29.75%、5~7节占比34.71%、8~10节为24.79%。从数据可以看出,同学们的无课时间较为分散、持续时间不长,调查中大部分同学表示无法做到合理安排碎片化时间。

2.自主学习时间受限导致学习效率低

新时代对于高校学生提出了自主学习的要求,而自主学习则对高校学生提出了时间需求和时间安排要求。基于无课时间分布情况,以2小时/次为界,47.13%的受访者每周七天利用空闲时间进行自主学习的频率为2~3次,仅有19.75%的受访者频率达到4次及以上,33.12%的受访者为1次及以下。平时无课时间分散、校内外的各种课余活动较多以及由于自主学习意识较低等条件的限制,高校学生并不能够最大效益的利用时间并以此最大限度地提高综合素质。

3.课程分类设置比例较低导致选择单一化

根据南昌各高校的本科生培养方案,学生所修课程大体由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学科基础课、学科开放课、专业课、专业提高性选修课、专业选修务实技能性课七大类课程组成。其中在通识选修课中,允许本科生选修2个学分的网络课程冲抵任意模块课程。调查中,53.5%的受访者认为如果将更多的课程改为线上教学,能够更加高效地安排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提升综合素质。事实上,很多牵制着高校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和进行自主学习的素质提升课程,并不具有严格的时间要求,对于高校学生来说,今天下午学习或者明天下午学习都并无影响。针对此类课程,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可以将其搬到线上。此外,61.15%的受访者认为可以将部分线上课程安排在寒暑假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既减轻了其在校期间的时间安排压力,也提高了寒暑假的利用效率。

二、超九成受访者赞成线上、线下课程分类设置

在本次调查中,超九成的受访者(学生组为95.12%,教师组为91.7%)认为实施线上、线下课程分类的优化,不仅符合现阶段高等教育的实际,而且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意义,是现代办学理念和方向革新的重要体现,其理由主要是:

1.有利于学生课余时间的高效利用

持该观点的受访者在学生组、教师组都达八成以上。调查显示,目前高校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着一定极端性,问题集中表现在,学生对于有学分要求的课程学习较为积极,但在学分课程所强制的学时之外学习动力不足方法不佳,课余时间把控情况有待提高。采用线上线下课程分类设置能够给同学们带去一种无形的约束,要求同学们必须在课余时间内进行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学习。通过设置学分、布置课后作业、进行师生互动、翻转课堂等方式给予同学们一定的压力,以此帮助在时间管理、自主学习及沉迷网络方面出现问题的同学高效利用其零碎化的课余时间。

2.有利于教师合理分配教学、科研时间

同意该观点的受访教师为251人,占比为65%。他们认为,学校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要有一支所向披靡的教学研究队伍。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里,形成了许多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线上课程的大量引入,通过为教师配备适量的线上课程,有利于高校教师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同时,也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线上课程意味着此教育资源的受众广、影响范围大,因此,每一门线上课程都是一项工程,为了达到最佳的效果,必须要精心设计、反复推敲、严格审批、最后才能组织实施录制。

3.有利于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

持该观点的受访者在学生组、教师组都达七成以上。高校除了因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之外,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思想政治教育、日常行为规范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而高校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大多集中于其在校时间无所事事从而产生的迷茫无助。因此,把握好学生的时间管理和宿舍管理,也就抓住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通过线上课程的设置,让同学们合理规划零碎化时间,有助于高校管理工作的高质量开展。

三、对线上、线下课程分类设置的建议

立足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应从时间、课程、类型、教学管理四个维度优化高校线上、线下分类课程设置,全面优化课程资源。

1.线上、线下的课程分配

必修课指学习某一专业的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教师必须把本专业应掌握的基础知识教给学生,相对而言传统的教学模式较适合此类课程;选修课是指学习某一专业的学生可以有选择地修习课程,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在某一方面的专长,使学生尽早接受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最新的成果往往需要更加丰富的模式来进行展示,应增加此类选修课和学科素质提升课程的线上比例。

2.线上、线下的时间分配

在优化线上线下课程设置比例的措施下,线上线下的时间分配帮助高校学生高效利用时间。相较之前零碎化时间多、整块时间较少的情况,基于线下线下课程的分配不仅能利用其零碎化的课余时间进行课程学习,也获取了更多的整块时间,供专业课的学习或各类活动、比赛、社会实践等使用。此外,对于可以线上学习的部分课程,高校学生可以选择在寒暑假进行自主学习,减少占用在校期间的时间比例,使高校学生能够在在校期间内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更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从而提升专业能力;同时也有更多的时间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参加各类比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线上、线下的类型分配

从课程的类型分配角度来说,目前高校用于进行实验实践类、模型类等教学实践课程的模拟实验室现状普遍不能令人满意。存在着机器使用寿命短、大型模拟实验设备利用率低、网络运行故障频繁等问题,直接影响高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可以通过在线上设置实验类、实践类、模型类等课程,先让同学们在线上直观地进行观察和学习,再辅之以线下实验室的轮流实践,以此保证同学们的实践实验能力。

4.线上、线下的教学管理

在教学过程控制方面,线下课程采取到课率、参与课题情况以及笔试等方式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判,能较好地把控学生状态;而线下课程因其自身特点,在过程控制上必须有更加严谨的制度加以保证。在评价方式上,成绩评定可由每周的在线问答、在线作业情况和期末考试决定,其中作业成绩占比应高于期末考试,另外可设置游戏测试进行加分。做好线上课程的过程控制,是保证网络教育质量的重要一环。

本文系江西财经大学第十一届科研课题《“互联网+”视角下高校线上线下课程分类设置研究》(课题编号:xskt16327)研究成果。

[1]边洁.关于高校进行课程分类的几点思考[N].山东工业大学报,2013.27(01).

[2]韩登林等.高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N]学科探索,2015(05).

[3]王瑞霞.基于课型的网络课程结构设计[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

[4]孙嘉每.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问题与改进[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4.

[5]李洋洋.我国地方普通高校实施完全学分制的困境与突破[D].锦州:渤海大学,2015.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10.13999/j.cnki.scyj.2017.06.006

猜你喜欢
学分受访者高校学生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学分美食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