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宁为
网络小说改编电影的受众调查分析报告
□ 孙宁为
本文基于在2016年7月对网络小说改编电影的受众所做的调查,从受众角度针对网络小说改编电影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试图为要将网络小说改编为电影的创作者提供一定的参照。
网络小说;电影;调查分析;改编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的兴起,将热门小说改编为电影这种对原文本的改造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现象。正是受众对这一类影片的追捧和喜爱,才使得现在的IP改编变得如此流行。遂笔者做了一份调查,试图从受众角度分析出网络小说改编的电影所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调查对象:网络小说改编电影的受众
调查方法:采用网络发放问卷
调查时间:2016年7月
(一)人员基本构成
本次调查采取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本次共收到问卷230份,有效问卷为225份,其中男性为28份,女性为197份,问卷有效率为97.83%。从年龄来看,18-25岁年龄段比例最高,为67.11%;其次为26-30岁年龄段,为21.78%。从学历来看,大学本科学历占58.67%,研究生及以上占16%,本科以下占15.33%。从月平均花销来看,1001-3000元是人数最多的一项,占62.22%;其次是1000元以下和3001-5000元这两项,分别占了15.56%和16.89%。
由此可以看出,本次的受访者以女性为主,主要是集中在18到25岁年龄段,学历也是以大学本科为主,花费主要集中在1000到3000元这一段。
(二)观看电影的主要方式
从调查结果来看,受访者观看电影的主要渠道大部分是通过电影院、在视频网站观看和从网站下载观看,而这三项所占的比例分别是81.33%、73.33%和50.22%,说明电影院和互联网是观看电影的主要渠道。
从年龄段上看,18岁以下的受访者主要的观看渠道是在视频网站观看;18-25岁年龄段的受访者主要的观看方式是去电影院观看;26岁以上的年龄段的受访者同样是主要去电影院观看。
(三)喜欢的电影类型
在所调查的受访者中,按喜欢程度排列,很喜欢的电影类型是喜剧片,占总数的27.11%;其次是科幻片,占24.44%。不喜欢的电影类型是战争片和恐怖片,都占到了21.78%。很不喜欢的电影类型是恐怖片,占到了总数的28.44%。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女性受访者居多的调查中,最受喜欢的电影类型是喜剧片,而最不受喜欢的电影类型是恐怖片。这对制片方和出品方在选择拍摄电影的类型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四)观看过的网络小说改编的电影
在调查者列举的几部电影中,受访者观看最多的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占到了74.5%;其次是《失恋33天》,占到了72%;再次是《寻龙诀》,占到了70.5%。由此可以看出,在原小说有一定粉丝基础的情况下,再改编成电影,票房是有一定保障的。
(五)观看网络小说改编的电影的动机
在观看网络小说改编的电影的动机的选项中,有某位喜欢的明星出演所占的比重最大,选择此项的人数占到了总数的56.5%;其次是看过原小说,占到了53%;选择宣传的内容有自己喜欢的、看预告片觉得不错,分别占到了38.5%、36%。由此可以看出,原小说对于受众的吸引力不是最大的,而明星才是最有分量的。也说明了受访者观看网络小说改编电影的动机具有一定的多样性。
(六)网络小说改编电影的观影感受
在“喜欢的网络小说改编为电影,会去电影院观看”这一项中,80%的受访者选择会去看;在“像《小时代》一样,上映一个系列您都会去电影院观看”这一选项中,76.66%选择不会都去看;在“您会关注电影以外的衍生品(玩具、电子游戏、音像制品等)”这一项中,74.44%的受访者表示不会关注。
由此可以看出,受众对于自己喜爱的小说改编为电影还是抱有相当大的兴趣的,大部分会选择去看。而做一系列延续的电影,受众的接受和观看程度就降低了很多,并且对电影的衍生品也不会过多地去关注。
(七)电影与原小说观看的效果的比较
在“看过小说再看电影,总体感觉满意”“电影中人物的设定符合您对原小说人物设定的想象”及“感觉电影中的场景是对原小说场景的再现”这三项中,基本满意与不满意的态度持平,各占50%左右;说明受众对于这类电影的场景和人物设定等的看法是褒贬不一。
而从“您更愿意看到电影对原小说的改编和续写”这一题目来看,65.44%的受访者在这两项上都持否定态度,选择的是不太符合和完全不符合。由此看来,受访者更愿意看到的是对于原小说的再现而非改编或是续写。
(八)电影中所存在的不足
在“电影中所存在的不足”这一题目中,对于人物塑造不够饱满、剧情不够跌宕起伏、场景不如小说中所描述的、特效不够吸引人、对小说内容删减严重等选项,受访者都认为符合的所占比例在80%左右,这说明,在受访者心目中对电影的改编是不甚满意的,在这几方面都与在受众心里原小说所构建的世界有着很大的差距。
本次调查虽只是对一小部分人群进行的,但得到的数据及分析的结果具有较强的普遍性和代表性,基本能够反映出网络小说改编电影的受众的基本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一)网络小说改编电影中存在的问题
受访者普遍认为,电影版的改编相较于原小说来说,还是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如在人物塑造方面,觉得角色的刻画不够饱满,没有小说中人物丰满,场景不如小说中所描述的,小说描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世界,可在电影中却未能表现出应有的景象来,甚至有些场景制作粗糙,完全融不到剧情中去。特效是电影可以带给观众视觉奇观享受的,而这也是小说所做不到的,但从数据来看,电影虽受篇幅的限制,不能完全重现小说中的内容,但很多时候对小说内容删减严重,致使不能将一个故事完整地叙述出来,让观众对很多情节感到突然和不解。
在对小说进行改编还是续写的问题上,大多数的受访者希望看到忠于原著的影视作品,这说明原著中的人物形象、情节设计都很深入人心,当影视作品出现时,先入为主的形象使得受众有了既成的刻板印象,所以对于照搬原著的作品更容易接受。
(二)推论及对策
1.加大在新媒体、网络媒体上的宣传力度。现在传统媒体已不应是主要的宣传渠道了,而应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新媒体、网络媒体的宣传上,同时,做到线上线下互动,让受众不仅在虚拟世界感受到影片的魅力,也要在现实世界里感受到。这样才能在如今的全媒体时代,做到更好的营销宣传。
2.巧用明星效应。在调查中,观看网络小说改编的电影的动机这一题中,有某位喜欢的明星出演所占的比例最高,这说明,无论电影是何种题材、类型都因明星效应而变得更加火爆、有话题;在对影片的宣传中,与明星进行捆绑式宣发会带来更好的传播效果,在话题与曝光度上,因为明星的参与,会使影片的知名度迅速提升,从而加大票房的收益。
3.尊重原著,最大程度地还原。要尽量最大程度地还原原小说,这样能使受众重拾记忆,将在其脑海中的场景变为影像,即为同一文本在不同媒介之间可以产生相互的启示与隐喻,使受众产生多媒介互文的体验,让受众重拾以前对文本的记忆与遗迹,从而获得连贯的跨媒介叙事体验。
4.加大新科技、特效的运用。电影胜于小说最大的优势便是对于视听语言的运用,将文字的描述转变为影像。而对于影像的处理,特别是对于场景的细节处理和特效尤其要给予重视。只有细节处理好了,才能将小说所营造的氛围、气韵再现出来,让受众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达到多媒介文本间创造互文性,使受众得到震撼的视听体验。
1.田亦洲.济南电影受众调查分析报告[J].现代视听, 2011(09):57-62.
2.王敏.从乌鲁木齐院线市场调查看新疆本土电影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新闻界,2011(07):109-113.
3.高丽娜,庞建丽.高校大学生影视素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品牌(下半月),2013(Z3):25-26.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