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末路狂花》中的暴力内容分析

2017-04-12 06:17:30乌日汉
视听 2017年3期
关键词:塞尔玛末路施暴者

□乌日汉

电影《末路狂花》中的暴力内容分析

□乌日汉

本文试图通过对电影《末路狂花》中暴力场景刻画、暴力性质及其表现手法等进行考察,以内容分析方法解读暴力视觉符号对电影中女性主义主题的表现力及其在电影叙事中的具体作用。

女性主义;暴力;枪杀;《末路狂花》

一、电影《末路狂花》简介

《末路狂花》(ThelmaandLouise)在1991年5月24日上映于美国,是由金像奖提名导演雷德利·斯科特执导的公路题材电影。电影上映之后,美国女权主义者们纷纷发言,称它是第一部讲述女性真理的电影。而纽约日报电影评论员John Leo评论道,这部电影是对男性的侮辱,并且指责电影通过制造暴力桥段而为酒驾、抢劫以及枪杀进行了正名。

电影讲述的是两位密友——塞尔玛和路易斯的故事。路易斯是一位餐馆服务员,有一个整日无所事事的乐手男友;塞尔玛是一位家庭妇女,在每日生活中唯唯诺诺臣服于丈夫。在塞尔玛的劝说下,二人组织了一个远离现实生活、远离责任、远离丈夫和家庭的周末短途旅行。途中在一家热闹非凡的小酒馆里,成熟老练的路易斯显得不易亲近,但是刚刚“逃出藩篱”的塞尔玛透露出的单纯给了心怀叵测的哈伦可乘之机。有过相似经历的路易斯为了保护好友在慌乱与愤怒之中开枪打死了哈伦。这一镜头成为电影中两位女主角命运的分水岭,并从此踏上逃亡之路。

二、电影《末路狂花》内容分析

选择该片进行内容分析,是因为雷德利·斯科特具有独特的女性主义视角,通过暴力镜头讲述的女性抗争的经典内容,在电影放映二十年之后的今天也依然具有启发意义。

(一)概念界定

暴力是电影最重要的主题之一。暴力内容存在于各式各样的影片之中,并被提升到“暴力美学”的高度,其存在的意义和影响不容忽视。20世纪60-70年代是暴力电影的兴盛期,此后,暴力元素也深入地渗透到各种类型片之中。(汪献平,2007)格伯纳在其“涵化研究”中对“暴力”概念的定义是:“暴力的定义是身体力量的公然表示,拥有或不拥有武器、反对自我或他人、对个人受伤害或被杀害的痛苦意愿的强迫性行为,或真的伤害或杀害。”(柯惠新、王锡苓、王宁,2010)

本文采用的暴力概念是指“运用肢体或工具,以对生物(一般指人)构成肉体上的痛苦、伤害或损害为目的的威胁或行为。”(胡然,2014)

(二)类目建构与编码表

内容分析的基本分析单位为电影《末路狂花》中的暴力场景,从暴力活动开始到暂时或永久停止为一个暴力场景,主要就六个方面建构类目并进行编码分析。

1.对暴力片段中施暴者的描述。施暴者性别:男;女;男女均有。施暴者性质:英雄或好人;罪犯或坏人;中立的或普通人。施暴者年龄:儿童;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

2.对暴力片段中受害者的描述。受害者性别:男;女;男女均有。受害者性质:英雄或好人;罪犯或坏人;中立的或普通人。受害者年龄:儿童;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

3.暴力双方的关系描述。警察与罪犯;仇人;陌生人;熟人;利益冲突者。

4.暴力长度的描述,以分秒计算。

5.痛苦或伤害的种类。死亡;身体痛苦;心理或情绪伤害;财产伤害;其他。

6.暴力牵涉的人数。

三、电影《末路狂花》统计分析与结果

电影《末路狂花》总时长为129分36秒,其中共有11个暴力段落,暴力段落总时长为9分20秒,占总片长的7.2%。

(一)暴力片段描述

1.塞尔玛接到路易斯的电话之后,显得有点心神不宁,大声叫了医生丈夫的名字,唤起下楼吃早餐,丈夫下楼之后,对她大声呼叫,伴随着谩骂之语。

2.在银子弹酒屋认识的男子哈伦,将醉酒不清醒的塞尔玛带到室外,企图强暴。有打脸,打头,强行撕毁上衣,用手将头按住,企图进行强制性交等动作。

3.路易斯出于对塞尔玛的保护,在紧急关头用枪对准哈伦头部,威胁其停止对塞尔玛的侮辱。

4.哈伦口出秽言,路易斯一怒之下将其射杀。

5.路易斯男友前来送现金,在汽车旅馆内,出于气愤,掀开桌椅,砸碎室内摆设物品。

6.路易斯用作随途盘缠的毕生积蓄被盗去之后,塞尔玛进入路边超市,拔枪威胁店内顾客,进行抢劫。

7.在警察审讯室内,探员哈儿审讯乔迪时,拿乔迪帽子数次用力击打其脑部。

8.塞尔玛和路易斯二人在公路上超速被巡逻交警叫停在路旁,由于惧怕交警开罚单通报上司,从而逃犯事实暴露,行踪被公布,塞尔玛举枪威胁警官,并最终将巡警锁于警车后备箱内。

9.塞尔玛与路易斯再次遇到货车司机,佯装同意与其“谈谈”,诱其停车。二人目的是让司机对于之前自己的出言不逊和对女性的不敬举动而道歉,未果,二人开枪打破货车上所装载油箱昂,油箱爆炸。

10.警察局和联邦调查局联手将二人紧逼于峡谷之前,数十只手枪和步枪上膛后对准二女。

11.塞尔玛与路易斯加快油门,开车坠落大峡谷。

(二)对暴力内容分析的描述

1.对暴力片段中施暴者的特点进行分析

对电影暴力内容中施暴方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发现电影中11次暴力场景中,施暴方中男女性均有参与,频数分别为7与6,占比分别为53.8%、46.1%。因为电影为女性主义电影,故事线主要围绕两位女主角,因此在施暴方中女性占比较高。

2.对暴力片段中受害者的特点进行分析

分析发现,男女性占比分别为46.1%和53.8%。而电影中施暴者与受害者种族90%为白人。

(三)从暴力场景中施暴性质来看

在该电影中几乎没有英雄与好人的对抗,更多的是警察与罪犯的对抗、坏人与逃犯的对抗、逃犯对普通人的侵犯以及普通人对普通人的伤害。其中,警察与罪犯的对抗场景比例为27.3%;坏人与逃犯的对抗场景占比为36.4%;逃犯对普通人的侵犯场景占暴力片段的9%;普通人之间的相互伤害场景占27.35%。

(四)暴力片段中死亡、身体与心理伤害均有涉及

在11个暴力片段中,死亡镜头占比为18.2%;严重财产以及人身伤害的片段有36.4%;语言暴力场景为54.5%。在电影暴力片段中,在受害者性别为女性时,其暴力性质多为语言暴力以及人身伤害。而施暴方为女性角色时多发生死亡事件。从时间线的安排来看,该电影中总是女性首先成为受害者,并且在多重暴力行为的重压下,使用极端的抗争手段而成为施暴者。导演与编剧这种先因后果的安排,使得两位女主角获得杀人犯、纵火犯、抢劫犯和逃犯等多重角色的过程具有逻辑性且容易引起观众的同情心,并为最后的电影高潮奠定了情感基础。

四、结语

对电影中的暴力性质进行判断发现,有两种对立的力量在博弈,即男性对女性的侮辱和伤害以及女性保护自身的反抗力量,是第一种暴力行为间接地导致了后一种暴力行为。第一种暴力行为没有造成直接的后果。长期忍受丈夫冷漠粗暴的态度造成了塞尔玛的压抑,曾经经历过的强暴使得路易斯理智、尖锐;酒屋男哈伦的强暴企图致使路易斯对其开枪;货车司机三番五次的侮辱性举动使得塞尔玛和路易斯开枪使其货车爆炸。这说明,电影中的暴力行为都是有某种诱因的,其性质或出于正义,或出于自卫,或出于无奈,其残忍程度低,可接受度高。总的来说,电影中的暴力行为刻画辅助于电影中的主题叙事。其从两种力量博弈中,以最后两位女主角的自杀行为结尾的方式表现了女性主体性建构过程中所遇到的阻碍。从电影中两种力量的博弈情况来看,女性力量从模仿性对抗发展到自主性对抗,其最后的自杀行为是主角们所做出的最佳对抗,但从某种程度上,这种对抗是悲剧性的暴力行为,在汽车飞向峡谷的一刹那电影戛然而止,精致的镜头包含了无限的含义。

1.柯惠新,王锡苓,王宁.传播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2.汪献平.暴力电影:表达与意义[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3.胡然.电影《低俗小说》的暴力内容分析[J].新闻世界, 2014(03).

4.龙耘,周笑非.动画王国中的暴力内容分析——以北京地区收视环境为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03).

5.李斌斌.对电影《美国往事》的暴力内容分析[J].新闻世界,2014(08).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塞尔玛末路施暴者
小编有话说
——
青瓦台常驻记者吃霸王餐?
环球时报(2021-03-15)2021-03-15 04:16:07
家庭暴力中施暴者的矫治问题研究
长江丛刊(2020年19期)2020-11-20 01:40:24
“白丝带”,协助家庭暴力施暴者开展“自救”
心理与健康(2020年3期)2020-03-25 02:49:29
浅析《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生态思想
电影《黑暗中的舞者》的艺术魅力
电影文学(2019年14期)2019-11-15 11:57:30
末路王者:“虎”式
孔子学院
岷峨诗稿(2018年2期)2018-11-14 18:51:09
末路狂花
铩羽而归的末路英雄——关于约翰·勒卡雷小说《史迈利的人马》
名作欣赏(2017年25期)2017-11-06 01:4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