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真相与融合:九寨沟地震事件新媒体报道形式创新之管窥

2017-04-12 05:59王珏殷
视听 2017年10期
关键词:九寨沟新闻报道机器人

□ 王珏殷

效率、真相与融合:九寨沟地震事件新媒体报道形式创新之管窥

□ 王珏殷

本文以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地震事件为背景,在梳理国内新媒体开展新闻报道动态的基础上,重点列举“机器人写稿”、新媒体“直播”、融合式报道三类创新性的报道形式,以“效率、真相、融合”为关键词,对新媒体报道生成的背景、造成的影响及创新特性作出阐释。

九寨沟地震;新媒体新闻;突发事件报道;新闻报道创新

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中国地震局、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先后启动国家I级、II级地震应急响应,民航、国土资源等系统启动III级应急响应。这是一场由自然界中人类不可抗拒的力量而导致的重大自然灾害,对新闻媒体而言,如何利用有效资源,高效、客观、有力地展开新闻报道是第一要务。在经历了四川汶川地震、芦山地震等重大灾难的磨砺之后,我国媒体在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上已具备较为成熟的能力,同时近年来新媒体的迭代升级也为媒体报道方式的更新提供了可能性。在九寨沟地震发生后,各路媒体纷纷跟进报道,在新媒体报道方面也涌现了一批可供圈点的案例。

一、“机器人写稿”彰显新闻效率

“机器人写稿”是一个区别于传统人工新闻写作的拟人化概念,它是通过包括算法程序、语言生成引擎等特定的计算机程序,对采集和录入的信息和数据进行自动化分析、处理和加工,最终生成完整的新闻报道的一种创新形式。

九寨沟地震发生后,有一条“机器人写稿”信息火爆手机移动端:这是由中国地震台网机器人自动编写的一则新闻《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花费25秒完成,共计540字,并配发4张图片,其内容包括速报参数、震中地形、热力人口、周边村镇、周边县区、历史地震、震中简介、震中天气8大项目,内容翔实、效率之高,已然超出想象。

这条引起受众高度关注的新闻正好体现了“机器人写稿”的几个重要特征:

一是自动处理,通过对数据库和现有信息进行搜集,再利用特定的计算机程序对所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同时根据新闻类型的需求对文稿的结构和板块进行划分,最后模拟人工的语态和风格对新闻稿件进行润色,从而形成新闻自动化写作的完整链条。

二是内容提炼,基于强大的数据库、数据传感、数据分析技术,通过特定的计算机程序,将传统流程中必须由人工完成的采写、编辑、评论等部分有机融合,精简了程序,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三是超时效性,新闻机器人每周7×24小时待命,可在突发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处理信息,生成稿件并即时发布。尤其对于自然灾害、体育竞赛、重要指数等事实清晰、数据详细、结果重要的新闻信息,机器人可迅速生成稿件,为新闻报道带来真正意义上的“超时效性”。

二、“直播”形式呈现现场真相

“直播”的概念诞生于电子传播时代,是广播电视领域广泛采用的一种合成和播出同时进行的技术方式。电视领域的直播被定义为“电子现场制作(Electronic Field Production)”,通过电子手段将前方实时的画面、声音以多讯道的形式或与演播室互动的形式进行同步制作和播出。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8月4日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4.3%,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由2016年底的95.1%提升至96.3%。因此,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如何利用好广电媒体“直播”的优势,抓住移动互联端广大的受众,满足其信息需求,完成媒体的新闻报道责任,是当前应该重视的问题之一。

九寨沟地震发生之后,各互联网媒体纷纷利用各种形式开展新闻直播,其主要形式包括以下三类:

一是微信公众号发布的专题直播内容。如“凤凰新闻”自2017年8月8日21∶42起启动“四川九寨沟县发生7级地震”专题直播,至9日14∶16累计转发包含文字、图片、视频在内的报道57条,其主要内容为震情通报、救援情况、现场情况、人物特写等,实时在线人数超过400万人。澎湃新闻启动了“澎湃直播: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的专题直播,在8月8日-9日内按事件进展时间线播发消息26条,其中8日22∶10至24时播发消息23条,平均每条更新耗时4.8分钟。

二是传统媒体打造的APP客户端发布的直播内容。如四川本地媒体《成都日报》与人民网深度合作、倾力打造的新闻客户端“锦观新闻”和四川日报全媒体集群首批重点打造的新媒体客户端“川报观察”利用自身的APP展开直播。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也通过在节目画面中显示的二维码推广其客户端,在手机端开展同步直播。

三是利用微博、微信、网站进行的信息发布。新华网、人民网以及成都本土媒体成都商报等,通过认证微博、微信、网站不断更新相关信息。往日在全国范围内难闻其声的四川平武县、江油市等县级媒体也通过新媒体途径发布了不少信息,获得了较大关注。

基于移动端的互联网直播将视频、图片、文字编码的形式进行融合,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现了第一现场的实时状态,有效地起到了正本清源、还原真相的效果,与广播、电视媒体一道构成了即时报道链条。

三、融合报道展现多元创新

在针对九寨沟地震事件的报道中,“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报道模式已逐渐成熟,“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渠道传播”的工作格局开始形成。这种“中央厨房”式的报道模式,构成了采编联动平台,统筹了采访、编辑和技术力量,提升了新闻的内容质量和多样性。其主要表现为:

第一,新闻内容形式的多样化。针对九寨沟地震事件,各媒体推出了独家深度稿件、图片集、微视频、文字报道等形式多样的新闻报道,并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APP、H5等渠道在移动端进行传播。

第二,新闻内容的“复合化”。传统的报业机构、门户网站、视频团队跨领域合作,将一次报道转化为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形式立体化地进行呈现,同时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短视频,第一时间展现了第一现场的真实情况。

值得一提的还有虚拟现实(VR)技术的参与。九寨沟地震导致景区诺日朗瀑布、火花海等景点不同程度受损,中新网以《探访震后的九寨沟景区:“童话世界”的伤痕》一文对此进行了详细报道。于2017年8月11日开始流转于微信朋友圈的“九寨VR全景”,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了对秋季九寨沟各景点360度的全景拍摄,当日3万余人次的观看,既是对美景的重温,也是对景区灾后恢复的一份希冀,更是对VR技术参与新闻报道的工作思路的一种再提示。从技术层面看,“VR+新闻”的模式已经具备可行性,它可以带来新闻叙事方式和人们获取新闻方式的双重变革。尤其是体验感、现场感强、关注度高的重要新闻事件,以及现场难以再复制的新闻事件,更适合“VR+新闻”的模式的演绎。当然,由于VR行业发展尚处在“初级阶段”,以及VR技术本身和体验存在的问题,“VR+新闻”未来需要突破的瓶颈还有许多。

1.扎西达娃.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报道的思考[J].新媒体研究,2016(03):118-119.

2.任笑晨.突发自然灾害中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研究[D].河南大学,2014.

3.丁芃.电视媒体在危机事件中的报道策略及功能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4.吕春晖.媒体微博对灾难性事件的报道框架分析[D].西南大学,2016.

5.盛忠娜.从“唐山”到“汶川”:中国灾难报道变迁研究[D].郑州大学,2009.

6.蒋京兰.日本媒体的灾难报道及对我国的启示[D].兰州大学,2012.

(作者单位:成都大学美术与影视学院)

猜你喜欢
九寨沟新闻报道机器人
己亥秋日九寨沟采风得句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赴九寨沟道上(外四首)
题九寨沟(外五首)
震后九寨沟纵览(外四首)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