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谷霁光先生诞辰110周年暨传统中国军事、经济与社会”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7-04-12 04:16廖艳彬李丹丹
社会科学动态 2017年8期
关键词:历史系南昌大学学院

廖艳彬 李丹丹

“纪念谷霁光先生诞辰110周年暨传统中国军事、经济与社会”学术研讨会综述

廖艳彬 李丹丹

2017年5月6—8日,由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举办的 “纪念谷霁光先生诞辰110周年暨传统中国军事、经济与社会”学术研讨会在江西南昌召开,来自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50余所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谷霁光教授生前好友、学生、同事、家属代表和南昌大学历史系在职、退休教师等共120余人出席了研讨会,共同追思谷霁光教授优秀的学术品格和崇高的道德风范,并围绕传统中国军事、经济与社会等主题进行了探讨和交流。会议共收到论文近90篇。

一、追思谷霁光的学术贡献与治学精神

会议期间,谷霁光教授生前的学术助手、学生、同事、生前好友以及南昌大学历史系教师40余人参加了谷霁光先生学术思想与生平追思会,大家共同缅怀谷霁光教授,学习谷老博学睿智、艰苦奋斗、宽厚待人的史家风范,及其一生勤勉的治学精神。

谷老生前学术助手、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副主席邵鸿教授深情回忆了追随谷霁光教授从事学术研究的经历,介绍了谷霁光教授以学术为生命、特别勤奋的治学特点,强调独立思考、多疑善问,严谨扎实、考据绵密,力求会通和整体综合的治学理念和方法。谷霁光先生的弟子江西师范大学赵明教授、南昌大学旷天伟教授以及江西师范大学方志远教授、黄今言教授、梁洪生教授、肖华忠教授等分别追忆了谷先生对自己的培养教导和指教,以及与谷先生相处时的丝丝缕缕。

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教授、中山大学历史系刘志伟教授、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张伟然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科大卫教授等赞扬了谷霁光先生的学术贡献与勤奋精神,指出谷霁光先生等史学前辈的治学精神值得广大后辈们学习,希望南昌大学历史系后辈学者们认真总结和传承前辈的学术成就和治学之道,并表达了良好的学术期待。

此外,温乐平 (南昌工程学院水文化研究中心)探讨了谷霁光先生恪守的 “八小时以外奋斗终身”的治学精神和风范,王维佳 (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详细梳理了谷霁光先生与史学研究会成员的学术交往历程,余永和 (南昌大学历史系)则重点梳理了谷霁光先生与雷海宗先生的治学历程,杨扬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通过对谷霁光所撰《中国历史文选 (初稿)》的来源、体裁、内容与取材及特点等方面的考证,探讨了谷霁光先生的学术思想。

二、中国传统军事史专题的学术讨论

谷霁光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尤以研究中国兵制史蜚声海内外,与会学者提交了37篇传统军事史专题的研究论文,以实际研究成果来纪念谷先生。

(一)先秦秦汉军事史研究。吴石坚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分析了春秋战国时期吴起的军事思想,认为其变法是儒家政治的体现,推动了儒家思想的发展。胡嘉麟 (上海博物馆青铜器研究部)分析了西周时期的军制与车制演变,认为其变化是源于当时车战方式的改变。徐锦博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以 《司马法》和 《孙子兵法》为例,探讨先秦军礼思想的变化。徐日辉 (浙江工商大学)根据考古发现,指出垓下会战中项羽四隤山突围的战术实施是司马迁的文学创作,并非历史经过。张帆 (萍乡学院历史系)探讨了汉代军队中司法官的设置情况,认为汉代军队中的司法官的职责各有侧重,使汉代的军事司法初步具有了体系化的趋势。李炳泉 (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以西域长史为个案,探讨了东汉将兵长史的职能,认为其设置之初是以征伐为主,自明帝始,则以驻屯为主,主要职责是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高旭 (安徽理工大学楚淮文化研究中心)详细探讨了 《淮南子》战争观之 “民本”意蕴,揭示了其具体的思想内涵及特点。

(二)魏晋隋唐军事史研究。郭硕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分析了北魏南征 “略地”与 “攻城”的战术选择变化,认为其变化受制于淮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基础。张熊 (广东科技学院思政部)以“蜀兵脆弱”说为例,分析了唐代剑南道军队构成的变化及产生的历史影响。朱德军 (西安文理学院)通过对中唐时期关中防秋驻军时空的考察,认为其体现了关中军事形势及民族关系的变化,以及唐王朝对山河形变的留意及对守护驿路的自觉。朱悦梅 (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察了唐前期吐蕃用兵西域最初向帕米尔高原的边缘渗透,之后向碎叶一带的广袤地区扩散的态势。任兆杰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以唐代崔众、刘长卿和包佶三则供军案为例,认为其发生源于朝廷向地方派遣的使臣与节帅之间权力分割不明晰,也反映出中晚唐中央与地方政治、经济权力分割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胡耀飞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分析了唐末中央镇压黄巢起义的行营管理与兵源制度及其阶段性特点。刘啸虎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通过对 《周王府队正李元昭墓志》的考释,阐述了唐代前期府兵宿卫番上制度及皇亲宗室与朝政格局等状况。

(三)两宋军事史研究。张明 (西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以军法为中心,分析了宋代边防立法状况,认为其是宋代 “守内虚外”国防理念的写照。王军营 (西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察了宋代禁军“班直”名称设置的渊源,认为其反映出宋代对禁卫军的整治以及晚唐以来政治历史以及社会风气的世俗化趋势。王凤翔 (滨州学院人文学院)分析了唐宋时期的兵学改革情况,认为这一时期兵学经历了由私学到国学、由武将到文人、由未定制到制度化的变革特征。顾宏义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对宋太宗出兵北征燕京,至高梁河作战失败而收军南归之具体进程进行了详细考证,并阐述了该战对宋辽的影响。张保见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详细分析了宋末王应麟 《通鉴地理通释》的写作内容及旨意,认为其是我国可考的第一部系统性历史军事地理学著作。

(四)明清军事史研究。周松 (西北民族大学)考察了明洪武早期甘肃 “番卫”的置废情况,指出其背后反映了明朝经略西北的战略变化。王明江(西北民族大学)探讨了明嘉靖年间吐鲁番牙木兰率部投降明朝对嘉峪关军事防御体系的影响,认为其加快了明代对嘉峪关军事防御体系的构建。洪均(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分析了清后期湘军 “以理学治军”理念的实施及其覆灭,认为其转变源于兵员成份的变化,却使得湘军的凝聚力逐步消失,最终由曾国藩上奏朝廷裁撤。王涛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探讨了清代东南四省卫所的裁撤原因及其形式,并认为其裁撤引发了屯田归并、卫学裁撤、司法功能的替代和相关法律条文的修改等社会变动。胡勇军 (复旦大学历史系)以长兴、吴兴两县为例,认为江南近山及山湖之间地区成为明清以来盗匪的主要活动区域。蓝武 (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探讨了明代壮族土司的土兵制度,认为该制度实现了地方土司与王朝中央的双向认同,维持着封建 “大一统”的政治格局。郑宁(复旦大学历史系)以泗州卫月粮征缴为例,认为晚明卫所月粮的普遍短缺不仅损害了军士的利益,也打破了卫所与州县间旧有的平衡。魏晓锴 (山西大学历史学院)以中法战争为例,认为近代清政府在 “保藩”过程中不遗余力,但最终因国力衰落而失败。黄文保 (五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分析了清前期贵州大定镇的变迁历程,认为其变化体现了黔西北 “改土归流”地区由 “新疆”到 “旧疆”的社会变迁。此外,邹赜韬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探讨了中国历史军事地理学的定义、叙述内容及发展前景,认为历史军事地理学在当前我国仍处于草创阶段。罗恰 (湖北省博物馆)通过对 《平海心筹》的解读,分析了该书作者林福祥的海防战略和战术思想。

三、中国传统经济史专题的学术讨论

除传统军事史专题研究外,本次会议也收到关于中国传统经济史研究的专题论文23篇,研究时限涉及先秦至现代,研究内容涵盖赋税、金融、商镇、渔业、农产品等众多领域。

(一)秦汉经济史研究。吴方浪 (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认为自西汉前期至东汉,丝织品价格有较大波动且存在区域差异,其价格比值逐步缩减,但消费数量却逐步增加,表明汉代社会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束江涛 (南京审计大学澄园书院)考察了岳麓秦简和张家山汉简中的 “租误券”问题,认为其是秦汉土地赋役制度赋予基层官吏极大地田税征收自主权所致。

(二)唐宋经济史研究。夏方胜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对唐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渔业资源、生产方式等进行了探讨,认为渔民阶层的兴起推动了渔业生产的专业化,也促进了渔业生产的商品化。刘云 (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分析了宋代官府的孤幼财产检校制度,认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孤幼财产检校受到地方宗族势力的影响。董春林(成都师范学院史地系)探讨了宋代内藏库的军赏支出状况,认为由内藏库支付北宋南郊军赏是常规的财政行为,到南宋设置内藏性质的激赏库,反映了宋代军事政治的价值取向,以及中央财力下行时皇权影响的不断下行。

(三)明清经济史研究。邱澎生 (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以黄仁宇的 “大历史观”和 “数目字管理”为比较视野,说明明清经济史如何受到 “西方中心论”的具体影响,主张从 “经济、法律、文化”三者互动关系层面梳理明清经济的变化,考察明清制度与市场互动关系的演变,探究明清 “市场演化”问题。刘永华 (厦门大学历史系)从地方志史料记载出发,探讨了明代军役分配的空间格局。黄志繁 (南昌大学历史系)从理论层面阐述了新发现的契约文书对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影响,认为这将推动学界关于劳动生产率与 “过密化”、赋役征收与乡村社会结构关系等问题研究的深入。杨茜 (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探讨了明代江南地方社会 “主姓创市”现象,指出 “创市”的乡间豪强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取巨额财富,投身于土地开发和市场建设,影响着江南市镇的发展。高一伟 (新华社江西分社)对明嘉靖两淮盐区余盐纳银解部政策措施进行了详细探讨,认为其是 “嘉靖革新”的重要表现,同时也反映了王朝整治私盐市场、确保财政收入的努力。王征 (济南社会科学院)探讨了明代国家经济治理领域的经验教训,认为明中后期王朝政府背离商品经济发展的轨道,坚守传统的 “重农抑商”政策,使经济转型始终无法实现,抑制了市场经济的发展。邱永志 (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认为明代正统、景泰之际出现了宝钞制度实施难以为继、铜钱不断突破禁令并最终得以放禁以及白银制度实施等现象,体现了明代政府权力与市场经济的复杂关系。

(四)民国经济史研究。易凤林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认为民国江西农村借贷具有浓厚的传统性和高利贷色彩,银行、信用合作社等现代化金融逐渐渗透进农村,但发挥的作用有限,是民国农村金融经济由传统向现代艰难转型的的缩影。杨换宇 (南昌大学历史系)分析了国民政府时期总税务司斡旋东北海关事件,指出日本在 “九一八事变”后通过武力劫夺了东北海关,使得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梅乐和借助各方力量积极斡旋的努力化为泡影,促使其支持国民政府的海关政策。苏永明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对清末民初东北商人的办学活动进行了分析,认为当时东北商人以个人办学、助学和商会办学等方式创办了一大批新式学堂和实业学堂,不仅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而且成功地提升了自身的社会地位,成为推动东北地区教育近代化的内在动力之一。刘杰 (南昌大学历史系)探讨了民国时期政府内债管理制度的变迁历程,认为近代中国内债管理经历了一条由外人把持到国人自己掌控的曲折之路。吴强 (山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阐述了近代杰出农学家和农业教育家邹秉文的中国农业发展方略与思想,不仅推动了中国农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而且对目前仍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四、中国传统社会史专题的学术讨论

关于传统中国社会的研究也是与会学者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会议共收到相关专题研究论文24篇,涉及家族、宗教信仰及社会治理等众多层面。

(一)宗教信仰与国家和地方社会关系研究。陈金凤 (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探讨了道教文化与北魏正统化运动的关系,认为道教自身改革,建立适合北魏统治者要求的 “新天师道”,为北魏正统运动作出了贡献。黄忠鑫 (暨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以福州南台为例,分析了清代商帮祭祀场所的演变情况,认为清代福州南台的各地商帮,往往先以各色神庙作为祭祀和集会场所,财力雄厚的商帮则一般建立天后宫会馆。习罡华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分析了佛教 “曹洞宗”的发展轨迹,认为曹洞宗名不仅仅是一个称谓,它还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品质。曾龙生 (南昌大学历史系)考察了明代正一道张天师家族道士的分布及其原因,认为明正统、成化年间的两次天师位争夺造成张天师家族的分化,而明中后期张天师家族的道士数量急遽减少则可能与儒、道关系的恶化有关。

(二)国家权力与社会阶层、地方秩序研究。杨恩玉 (山东省社会科学院)考察了南朝 “士庶天隔”中 “士庶”士族与庶民的内涵,并指出西晋以来士庶之别逐步形成,东晋时 “士庶天隔”的局面基本定型。刁培俊 (厦门大学历史系)以范仲淹神道碑为例,认为欧阳修的书写内容不仅反映了其官僚本相,也是宋仁宗夺回并主导操控舆论主流话语得以实现的体现。熊鸣琴 (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认为金初行台尚书省的设置是金初大贵族联合执政的政治结构及其内部派系斗争形势的反映,同时也引发了朝中激烈的派系之争。张芳霖、范静 (南昌大学历史系)分析了抗战期间江西运送配置难民总站的组织设置和功能及其应对难民问题的策略,阐释了江西在全国抗战中的角色意义。陈新立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探讨了清代川江航路的治理历程,认为清前期主要是国家主导对川江沿线险滩和纤路的整治,清中后期由于国家财政紧张,地方绅、商在川江航路整治中作用日益突出。

(三)家族、行业与国家和地方社会关系研究。饶伟新 (厦门大学历史系)以江西赣州卫 “谢陈廖船”为例,指出作为清代政府与民间社会 “合作”最为密切的漕运领域,其运作历史体现了17世纪以来中国国家与社会的深度互动与整合。张剑 (湖州师范学院湖州发展研究院)探讨了中古江左著名的世家豪族吴兴沈氏政治抉择的异同,认为其原因主要是源于其为了宗族的整体利益、宗族政治选择的多元性和个人气质和际遇的不同等三方面因素。温春来 (中山大学历史系)分析了清代矿业中的“子厂”状况,认为清代辅助既定矿厂完成产量与税额的 “子厂”的出现是朝廷与地方官员妥协的结果,这决定了子厂与正厂之间不必有地理或矿脉上的邻近关系。李平亮 (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探讨了清至民国时期江西 “义图”制从“民间机制”到 “官方体制”的转变历程,并对其中原因进行了分析。刘正刚 (暨南大学历史系)通过对清嘉道年间广州 “许地”房地产契约的探讨,认为 “许地”的建立,既说明许氏的行为在国家危急时赢得官民拥护而获得政治资本,也显示嘉道年间广州高第街诸多商户的破败。纪浩鹏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探讨了1924-1925年间苏州日租界开设茧行之争,认为苏州日租界茧行之争的发生与解决是近代通商口岸贸易及对外交涉的一个缩影。彭志军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通过对1930年苏州救火汽车伤人事件的考察,分析了事件处理中民众重人情及其对法律的认同程度,反映了近代以来源于中国慈善传统的民间规则与法律之间的关系。

此外,曹瑞冬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通过对《吴宓日记》的解读,指出吴宓一生推崇的道德至上和中庸思想,由此以文化保守主义的姿态对新文化运动进行批判和补充,为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王丁 (南昌大学国学研究院)以《吕氏春秋》为例,探讨了战国时期的自然状态观与王权主义的关系,认为诸子的自然状态观最终仍然导向了王权主义。

此次会议全面回顾了谷霁光先生的学术思想与治学精神,与会者表达了对谷先生的深切缅怀之情,所提交的论文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会议的召开对继承和发扬谷先生的治学方法与治学精神,进一步推动传统中国军事、经济与社会史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 张卫东)

廖艳彬,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江西南昌,330031;李丹丹,南昌大学人文学院,江西南昌,330031。

猜你喜欢
历史系南昌大学学院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初等教育学院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关于康再荣在吐蕃时期任职的若干问题
——敦煌文书《大蕃纥骨萨部落使康再荣建宅文》浅识
美国迪尤肯大学历史系课程设置特征初探
学院掠影
时尚的轮回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