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017-04-12 04:00何维博
市场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后勤社会化医疗机构

◇何维博

医疗机构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何维博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各级各类、尤其是大型公立医疗机构不断深化后勤服务的社会化改革,取得了诸多经验,但也存在很多问题。本文结合其间积累的经验和教训,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神,探索新型的、社会化的医疗机构后勤服务模式。

医疗机构;后勤管理改革;供给侧;社会化

10.13999/j.cnki.scyj.2017.02.028

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核心是以全面提高供给质量为基础,借助改革措施全面推进结构调整,优化要素配置,扩大有效供给,重点在于有效提升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灵活性,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这一重大决策虽然不是针对后勤服务改革而提出,却对我们探索医疗机构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提醒我们医疗机构的后勤服务改革必须以人为本、以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为本,以优化资源配置为本,持续创新,循序渐进,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

通过政府主导、行政推动等方式,我国医疗机构后勤服务的社会化改革正在全面铺开,取得了不少经验,但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1.产权不明晰。计划经济年代,国有医院的后勤服务走的是各自为政、小而全的路子,各家医院都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后勤资产。社会化改革以来,不少医院都以原有的后勤服务保障部门为基础成立了公司化的运营、治理架构,将原有的机构、人员、经费进行了剥离或者独立核算。但是,后勤资产一般还属于医疗机构所有,造成后勤服务实体与医疗机构之间的产权关系不明晰,这样的现实状况既不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也不利于通过自负盈亏、多劳多得等措施激励公司化实体做大做强。

2.体制不完善。医疗机构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体制缺陷,主要体现为监管体制、经营体制的不完善。首先是监督体制不完善,诊疗、护理、教学、科研等部门和后勤服务实体是平行、平级关系,无力监管其服务质量;医疗机构的党政领导要忙于主要工作,对后勤服务的监管往往是流于形式;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公安、环保、消防、供水、供电、供暖等部门,通常也难以对某家医院的后勤服务、管理水准进行过多监管,同时也缺乏细化的、操作性强的行业标准和社会标准;而社会化改革之后的医院后勤部门,“谋利”取向明显,自我监督动力薄弱。其次是经营体制不完善。医疗机构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结果往往是实体公司取代了原有的后勤科,本应“经营”“服务”与“管理”并重,但在实际运作中仍然是行政色彩浓厚,“重管理,轻服务、经营”的现象十分突出,以管理来替代经营与服务,直接导致轻视成本核算、轻视经济效益、轻视服务质量等积弊,既难以调动后勤职工的主观能动性、降低生产成本,也偏离了提高后勤保障质量的改革初衷。

3.制度不健全。医疗机构的后勤服务牵涉面广,对应的是较大的人群,如果不能充分发挥管理制度的力量,各项工作很难顺利、高效地展开。遗憾的是,很多医疗机构进行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之后,相应的制度并没有跟上,直接导致了管理的滞后、服务的低效。比如,现在的医院食堂多为承包经营,虽然也会进行招标管理,有关部门对承包者也有相应的资质、质量要求,制定有监督、管理措施,但在实际操作中有的是制度漏洞较大,有的是执行制度并不严格,致使承包者为了赢利而随意消减成本、抬高价格、减低质量,导致医护人员、病人及其家属意见纷纷。

4.队伍素质低。社会化改革之后,很多人认为自己是被推向了社会,因而不愿意留在后勤公司工作,留下来的也是不安于位。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后勤部门原有老职工的大量退休、离职,出于编制、人力资源成本、管理难易程度等考虑,医疗机构的后勤公司开始大量使用短期工、劳务派遣工,这样的用工形式很难吸引到高素质人才,导致医疗机构后勤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主要表现为:一是缺乏高素质的后勤管理、经营人才,二是缺乏能力出众、责任心强、服务意识好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三是整个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而且,后勤公司通常也不注重员工继续教育、在职培训、终身学习等方面的投入。

5.信息传递不通畅。医疗机构的后勤服务要服务于本单位的核心业务,服务于医护人员和行政人员,服务于患者和家属,还要服务于相关部门和社会公益活动,可谓服务对象极其广泛,服务对象的需求与期待千差万别,因而需要建立畅通、快捷的信息沟通、交流机制和管道,以便其服务得以迅速、有针对性的改进。但事实上,多家医疗机构的后勤部门实施的是直线型治理结构,信息传递的中间环节多,交流不顺畅,沟通不便捷,制约着整个团队协同效应的发挥。

二、化解问题的对策

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是现代医院管理的发展趋势,针对医疗机构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优化与改善的关键在于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依据医疗体制改革的大政方针,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全面解放思想,尽快建立适合经济社会发展客观现实的模式与机制,借助市场的力量平衡服务价格、优化资源配置,引入公平竞争,实行优胜劣汰,真正做到以制度规范服务,请用户评价服务。笔者认为,我们当前可从以下工作着手,有效化解社会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明析产权关系。明晰后勤资产的产权关系,是深化医疗机构后勤服务改革的重要基础,是完善医疗机构后勤服务体系的必然要求,是医疗机构后勤公司实施现代化治理架构的必然前提。要进一步推进医疗机构后勤服务的社会化改革,首先必须依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明晰其资产产权,在法律、政策的框架下明晰医院资产所有权和后勤公司的法人财产权,将分离后的后勤资产组建为独立的法人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样做既有利于维护国资的安全,也有利于改制后的后勤实体公司依照现代企业制度开展经营、管理行为。

2.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治理机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医疗机构后勤服务部门完成公司化改革之后,应按照市场规律和服务对象的客观需要,全面实行企业化管理,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从而保证自己一切按市场规律、市场规则、市场需求办事,通过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质量、增强管理能力,借助市场的力量发展壮大。

3.优化激励机制。一是优化对高层经营、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高层经营、管理人员决定着公司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能力。我们应根据实际,制订针对性强、激励效果好的绩效考评体系,奖优罚劣,以激励其工作积极性。二是重视对中层人员的激励。中层人员上传下达,是企业的骨干力量,对他们的激励,除了物质奖励、精神鼓励之外,还要注重发挥职业生涯发展前景、授权管理等独特的激励手段。三是完善对基层员工的有效激励。这部分员工工资不高、工作辛苦,很多人还有养家、供房等压力,因而对他们除了层级分明、兑现及时的薪酬、奖金激励,还要在精神上多给予关怀,使其对团队自觉产生认同感、依赖感,这样他们才愿意积极地自觉地发挥主人翁精神,愿意将自己的人生愿景与企业愿景结合成梦想共同体、利益共同体。

4.改进信息沟通机制。医院后勤服务的运营不仅涉及与医院医疗服务之间的协调匹配问题,而且也涉及各服务提供商之间的合作问题。尽管医院后勤服务运营中存在着很多协同的机会,但在现实中却存在很多阻碍。要想彻底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后勤服务的信息交流机制进行扁平化改革,建立适应内部管理与控制需要的信息交流与沟通系统,使管理层能够便捷、全面、真实地掌握企业运营状况和组织中发生的情况,了解工作安排、管理制度等的执行状态。此外,还应重视与服务对象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可通过微信、微博、QQ等线上模式,走访、座谈、意见箱、意见簿等线下模式,构建反馈快、覆盖面广、用户体验良好的信息沟通网络,促进后勤服务质量的显著提升。

[1]张健龙.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几点思考[J].卫生经济研究,2015(07).

[2]林正刚.我国医院后勤服务协同的现实障碍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2(01).

(作者单位: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后勤保障部)

猜你喜欢
后勤社会化医疗机构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后勤服务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强力后勤”入职记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后勤服务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