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微纪录片创作发展前瞻

2017-04-12 01:02王璐婷
数字传媒研究 2017年7期
关键词:内蒙古纪录片创作

王璐婷

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010022

内蒙古微纪录片创作发展前瞻

王璐婷

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010022

在媒介融合环境下,微纪录片以其门槛低、体量轻小、制作周期短、灵活性强、新媒体用户碎片化、移动化、个性化的收看等特点在网络媒体及移动媒体上占据了更有利的地位,开辟了更广阔的传播空间,在新的媒体传播环境下,内蒙古微纪录片在生产创作和传播发展的各环节亟待改进和提升。本文为内蒙古微纪录片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如何利用不同平台更好的创作和传播本地区文化提供一点思路。

内蒙古 微纪录片 发展前瞻

内蒙古微纪录片的生存与发展要适应新的媒介传播环境和受众审美需求,应当在提升专业认识、突破创作手法、加强现实主义题材创作、优化播出平台、拓宽传播渠道、创新创作机制、吸引更广泛的用户等方面不断尝试、做出新的探索,以推动内蒙古微纪录片整体的良性创作与发展,进而促进地域文化的承载和传播,提升社会和经济效益。

一、提升专业认识,加强现实主义题材创作

在专业理念认知方面,电视台与政府宣传部门要敏锐地认识到自治区加强微纪录片创作对本土文化形象塑造与传播、加强媒体竞争力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与价值,创作者在微纪录片的选题、艺术表现手法、表述方式、美学标准、视听语言的表达、制作标准以及技术指标等方面要符合微纪录片创作要求,充分考虑用户特征,适当加入娱乐化元素,并兼顾新媒体传播渠道下内蒙古微纪录片创作规律和审美形态,培养创作者的创作激情和受众的欣赏热情,并遵循在具体某部微记录片中创作者与用户之间的契约,从制作思路、理念和欣赏观念上加以改变。

在叙事手法上,应充分发挥微纪录片视听艺术表达的优势,加强细节化叙事,小景深、小景别镜头可适当增多;此外,在事实真实的基础上,可适当运用搬演、情景再现、数字化动漫、版画等手段,必要时可引入剧情纪录片的表达方式,以故事化的叙事方式,突出其中的戏剧性,最大限度地接近历史真实,增强观赏价值,抵达文化纪实的“深度真实”。叙事视角可尝试引入第一人称视角,拉近与受众间的心理距离。微纪录片中叙事时的线索与人物不宜太多,可选取历史时空中的重要结点和典型性的人物、事件为小的切口,以点带面,再从宏观结构上,按照时间或逻辑线索进行系列化的编排与创作。

微纪录片制作周期短,成本也比较低,各级主流媒体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将题材更多的拓展到与百姓的民生生活相关或者区内所发生的热门民族文化题材事件中去,对这些事件进行实时跟踪与记录,这些都可以更好展现内蒙古丰富文化,提高收视。内蒙古微纪录片对本地域历史文化进行讲述时,还应与社会现实进行关照,加强现实主义题材创作,反映当下时代、人物的生存之境,贴近受众的审美心理。另外也可以考虑将之前优秀的内蒙古纪录片按照微纪录片的叙事规律和表现形式重新创作、精剪为主题集中、叙事精炼的微纪录片,在符合当下受众审美的需求下,使内蒙古微纪录片渗透出文化价值和创作内涵。

草原人民崇尚自然,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草原民族可以说是一个靠天吃饭的民族,自然环境的变化直接关系着牧民的生存,决定着畜牧的生存。然而在钢铁林立的今天,一些生态问题较为严重,有违草原人崇尚自然的理念。因此,在以地理环境为主题的微纪录片创作中,应加强生态环保文化元素的涉入,大力倡导公益类微纪录片的创作与传播,借助微纪录片发出呐喊,呼吁大家关注生态文化。

二、优化播出平台,拓宽传播渠道

平台建设是微纪录片创作的基础,也是有效传播地域文化的重要途径,全区各级电视播出机构和其他政府宣传部门要与新媒体机构联合打造微纪录片播出平台,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跨屏传播。

充分利用社交媒体提前发布预告信息,电视、网络、移动媒体同时播出,主流媒体网站迅速跟进的传播模式,实现电视台和网站的联动效应,拓宽传播渠道,将优秀的内蒙古微纪录片积极上传到国内知名视频网站之上,扩大地区文化影响力和传播力,提升受众对微纪录片的接受和欣赏理念。在区内打造特色文化的微纪录片平台,创作既适应电视媒体又适应新媒体播放的可独立成片的微纪录片。

在尊重新媒体用户即时性、碎片化、随机性、个性化接受特征,微纪录片创作符合网络传播规律的前提下,加强对内蒙古地区“两微一端”的运用,利用多种微平台推送短小精美的微纪录片,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开发一款专门针对内蒙古微纪录片上传、传播、互动的APP,用户可一键直达海量的内蒙古微纪录片,增强用户体验和粘性,做成熟后可与多家网站融合并考虑贴片广告的引入。

2016年是短视频的风口,所以可鼓励内蒙古各专业民营机构或自媒体公司制作优质PGC(专业生产内容)将内蒙古微纪录片传播至各新媒体平台,优质内容始终是任何形式视频最有利的竞争力,可与一条、二更等新媒体运营平台合作,进行传播与营销。还可以像微纪录片《我的诗篇》《飞鱼秀》那样,通过影像众筹模式,找到资金支持,使作品得到更好的推广。

三、寻求多方合作,创新创作机制

(一)加强与其他媒体的合作

内蒙古微纪录片应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和地理优势,使区内各地方台和省市台寻求与中央台和国内外影视机构、主流视频网站的合作,通过合作和交流,冲破由于文化差异而造成的文化折扣,并提高自治区微纪录片工作者的水平和能力,创作出符合大众文化的内蒙古微纪录片。

(二)加强与知名企业的合作

内蒙古微纪录片还可与区内知名企业合作,与极具内蒙古地域特色的商业广告相结合,例如:伊利,蒙牛,鄂尔多斯等品牌,开发商业定制微纪录片,选题可靠近企业公益形象的塑造,由此来推动内蒙古特色文化的传播和弘扬。微纪录片的广告偏向于隐秘性和软性表达,避免了受众对广告惯有的反感情绪,微纪录片广告在叙述一个精短故事的过程中,达到了地域文化宣传推广的目的,易取悦观众。

(三)加强与档案馆、博物馆的合作

内蒙古微纪录片应利用纪录影像创建可视的文献证据,纪录影像是最接近历史文化现场的表现形式,可与当地的档案资料馆、博物馆等地合作,拓宽创作选题,通过微纪录片的载体完成对历史文化资料的当代讲述,使其文化价值得以释放、文化意义得以升华。

(四)加强与旅游和影视业的合作

内蒙古幅员辽阔,草原等自然景观壮观,根据独具内蒙特色的旅游产业也可以创作一批微纪录片塑造内蒙旅游品牌和形象,实现自治区文化与商业的双向输出价值,还可以共同选题,委托第三方制作。此外,内蒙古微纪录片还可以联合当地主流电影、电视剧等影视,实现整合营销,转变运营模式,使其经济与社会效应充分发挥。

在内蒙古微纪录片与多方合作共赢,实现文化品牌构建之外,对于政府而言,则可设立专项资金,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创新微纪录片创作机制,从政策的制定上积极引导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机构和社会力量进行微纪录片的创作生产。加大举办区内微纪录片评选活动的力度,鼓励和发动专业媒体公司和学校专业人士制作有价值和获奖的微纪录片向电视台输送,反哺电视台的纪实节目,并择优进行扶持,推荐优秀内蒙古微纪录片参加国内外赛事评选,从而提高自治区微纪录片创作者的创作积极性和创作质量。

内蒙古地区地理景观多元、历史文化悠久、民族文化多样等特征极大的丰富了内蒙古微纪录片的创作选题,将微纪录片视为内蒙古地区多样化民族风情和民俗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载体和视频形式,其强互动、重细节、快传播等优势使内蒙古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和社会现实生活可被更广泛的群体更高效迅捷地接受和传播。为内蒙古微纪录片的创作发展积极探讨对策,尝试更有益、有效的创作发展途径,对承载和传播地域文化、改善内蒙古媒体环境现状、提升自治区文化综合影响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内蒙师范大学2016年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项目(CXJJS16079)课题名称:内蒙古微纪录片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1](法)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M].崔君衍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2]孙莉.纪录影像与历史再现:史态纪录片研究[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2014.

[3]李波.浅析新媒体微纪录片的叙事与传播[J].新闻研究导刊,2016(23).

[4]孙振虎,丁山.新媒体语境下纪录片创作路径的改变[J].中国电视,2015(05).

责任编辑:孟宪超

J952

A

2096-0751(2017)07-0002-03

王璐婷 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研究生

猜你喜欢
内蒙古纪录片创作
在内蒙古,奶有一百种吃法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可爱的内蒙古
纪录片之页
《一墙之隔》创作谈
爱在内蒙古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