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类创新人才“学生自由发展”培养模式探究

2017-04-12 09:22郑秋梅李华昱崔学荣吴春雷李世宝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7年2期
关键词:创新型创新能力理念

郑秋梅, 李华昱, 崔学荣, 吴春雷, 李世宝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66580)

IT类创新人才“学生自由发展”培养模式探究

郑秋梅, 李华昱, 崔学荣, 吴春雷, 李世宝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66580)

面向“学生自由发展”的IT类人才教育理念“以教师引导为前提、以自由发展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特色、以能力提高为目的”,改变了传统的“模板化”和“填鸭式”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强调“程序设计、系统开发、工程应用和科技创新”4种能力培养;借助教学模式改革,并通过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以该理念为核心,学院凝练并形成了一套可借鉴、可复制的实施方案。实践证明,创立的“广参与、多层次”和“三自三结合”的科技创新实践模式,构建了适合学生个性化、最大化发展的空间,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有力推动了学生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

自由发展; 科技创新; 人才培养; 实践能力

0 引 言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的发布,要求高等学校要更新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将科学研究和创新教育真正融入到大学人才培养体系中,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此,高等学校迫切需要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创新型人才教学模式,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环境和保障体系[1]。高等院校是IT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大多数毕业生能够满足企业对人才“入门”的要求,但随着IT技术的不断发展,产业不断升级和竞争的加剧,除基本程序设计开发能力外,还要具备优良的系统开发、团队合作、项目管理,特别是自我学习、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然而,很多高校对学生进行了种种限制,制定了“模板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使用“填鸭式”教学方法,从上课、到作业、到考试都有各类规定、各种模板、框框限定等。正是因为如此多的对自由的“限制”,才抹杀了学生本应该具有的“个性”和“创新”,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尽人意。同时,培养方案、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严重滞后于IT技术发展,学生“自学能力差、实践能力不足,创新意识不强”的现象普遍存在,不仅严重限制了学生个性发展,更是阻碍学生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文献[2]中指出,我国教育忽视了人的全面、独立与自由的发展,自由的空间已被压缩到非常狭小的地步,教育扼杀了受教育者人格发展多样化的自由,成为创新教育发展“毒瘤”,进而阻碍着我国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文献[3-4]中指出,自由是创造的前提,创新教育应建立在主体个性自由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让学生心理自由,还学生时空自由,使学生思维自由。

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型IT人才的迫切需求,本文针对“三三三”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全面化、个性化和最大化”培养目标和“学习性、研究性和开放性”教学方式要求[5],以“引导学生自由发展”为教育理念,围绕教学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和科技创新实践等方面,强化“程序设计、系统开发、工程应用和科技创新”四种专业能力,构筑了“广参与、多层次”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和“三自三结合”的科技创新实践模式,可以充分营造学生个性化、最大化发展空间,为创新型IT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1 面向IT人才培养要求,构建“引导学生自由发展”的教育理念

1.1 IT人才培养要求

目前,我国IT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反映在如下3个方面:一是人才培养规格不契合社会需求,这说明高校人才规格和目标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5]。二是教学内容滞后,知识体系不合理,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周期长,跟随IT技术发展要求做出调整和改变的意识不到位。三是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大多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研究性教学、翻转课堂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还没有真正落实,没有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导致学生的专业能力没有得到有效锻炼,学生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因此信息技术作为发展最快、知识更新最快、工程性强的学科,其专业人才需要不断学习与提高,IT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模式乃至运行机制更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1.2 IT类专业人才培养理念与机制

IT类专业人才培养应以CDIO现代高等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6],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意意识,着力培养知识层次高、应用实践能力强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的IT专业人才。“引导学生自由发展”人才培养理念,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和“教师必要引导”相结合,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强化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担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启发和培养创新意识的职责,进而培养符合IT行业人才需求的创新型、应用型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1.3 “引导学生自由发展”教育理念的深刻内涵

“大学生自由化发展”是对教育的更高要求,也是更高层次的教育,核心思想是将大学生培养成为更具个性、创新精神、创造力和活力的鲜明个体。

“引导学生自由发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提供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自主性爱好、兴趣,并提供更多业余时间发展自己的特长。但是,没有教师引导,“以学生为中心”会使学生过于自信或自负,在学习生活中没有方向和最终目标。因此,“引导学生自由发展”是在教师引导下进行个性化发展,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个性、基础等,为学生自由发展给以方向性的帮助与指导,并以不同方式或手段挖掘学生的潜能。

2 创新型IT人才培养体系的顶层设计

“三三三”人才培养体系,即办学定位的三型“精英型、特色型、研究性”,培养目标的三化“全面化、个性化、最大化”、教学模式的三性“学习性、研究性、开放性”(见图1),构建了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和顶层设计,为“引导学生自由发展”理念下的IT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与机制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价值[6]。

图1 “三三三”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引导学生自由发展”是以教师引导为重要前提,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是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和获得各种能力,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批判性的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3 创新型IT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法

3.1 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创新能力培养

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是“引导学生自由发展”教育理念有效实施的前提。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新一代IT信息技术产业的出现以及“互联网+理念”的提出,推动着IT行业高速发展,也为IT类优秀人才的培养带来了巨大挑战。

本科培养方案应以“注重兴趣导向、引导自由发展”“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推进课程建设,突出专业能力”为举措,体现“程序设计、系统开发、工程应用和科技创新”4种专业能力兼备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1) 注重兴趣导向、引导自由发展。大幅削减必修课时和总学分,建立多元化的课程体系,为学生自由发展提供时间和空间保障;辅助专业教育和学业规划,设置新生研讨课,加强专业教育和学业引导;分方向的综合实习(软件、网络和硬件)和专业限选课程(学科基础、软件工程、网络通信、系统控制)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兴趣。

(2) 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程序设计能力”培养:针对每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和学科基础课,设置实验学时或者独立实践环节,实践学时占总学时的25%以上,设置多门专业集中实践课程和实习环节,增加设计型、创新型和研究型实验项目的比例。

“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设置10个创新学分,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及学科竞赛活动,将与ACM程序设计竞赛、齐鲁软件设计大赛等相关的专业课程作为限选课程,通过竞赛实践的方式,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与提升。

3.2 推进教学模式改革,注重研究型教学

改革教学模式是实现“引导学生自由发展”的教育理念和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和保障。因此,需要在教学模式改革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与实践[7-8]。

3.2.1 转变教学模式,实现3个转变

“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实施“研究性学习”,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向“自主学习者”角色转变。

“知识点讲解型”向“问题导向型”的转变:教师变革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提出问题,变“知识灌输者”为“问题引导者”,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

“单一课内教授”向“多元辅导”转变。由单一的课内讲授转变为课内讲授与课外实践、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知识掌握与创新能力提高有机结合,并达到完整和统一。

3.2.2 “多元化考核”推动学生自由化发展

高度集成化的E-HOUSE功能,使其优于传统的土建式电气室,既降低了成套设备对现场环境、对土建施工与设备配套的要求,又缩短了现场设备集成和调试的工期。同时,其灵活的拆装性能更方便于日后的站内改造工程,可以根据需要改变其位置,仅需重新施工基础即可。

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由发展,需要推进考试方式、方法改革,推动多元化考试改革的实施。将学生学习评价的重点转移到学生学习过程、学习能力、参与程度、创新意识、学习方法等方面,实行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考察的课程考核方式。例如:以项目开发实践过程评价、项目实践结果评价、学生能力评价为中心,以增加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程度,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整体评价为目的,不断探索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的考核内容。

3.3 推进科教融合,营造创新能力培养氛围

积极推进科教融合[9]和教学科研相长,坚持教学科研并重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思路,将科研资源有效的转化为优质的教学资源。以科研课题为载体,大学生依据兴趣爱好和科研能力组建科创团队,由教授、博士和高年级研究生作为指导顾问。通过科创团队,推进科教融合,将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转化为优质的教学资源;同时,支持科创团队定期进行对外交流,邀请在IT相关领域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国内外学者进行讲座,营造良好的学术发展气氛,从而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3.4 加强校企合作,拓展创新实践发展空间

基于学科优势和学校行业特色,从校企合作、实践实训基地建设、专业培训和科研项目合作等方面着手,探索校企联合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新思路,积极与研究院所和大中型企业进行合作,扩展创新基地,搭建创新实践空间,解决社会经济发展和生产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同时,定期聘请业界人士来校讲学和担任兼职导师,加强引导,注重培养,带动“实践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创新型”IT人才提供科技创新与创业的实战演练的机会。

3.5 提供创新型人才培养保障,营造科技创新氛围

3.5.1 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保驾护航

为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制定“搭建平台,典型引导,重在普及”的科技创新工作思路,并遵循“一年级重普及,二年级抓参与,三年级推突破,四年级求创新”的指导原则,构筑“广参与、多层次”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着重强调“程序设计能力、系统开发能力、工程应用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4种能力的培养。

3.5.2 创立“三自三结合”的科技创新模式,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以大学生科技协会为依托,以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为载体,切实遵循“引导学生自由化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创立“三自三结合”的科技创新模式:“三自”即大学生科协自行组织科技活动,学生自发参与科技赛事,教师自觉给予指导(见图2);“三结合”即“创新竞赛”相结合、“课外课内”相结合、“自由与引导”相结合[10]。同时,支持和鼓励教师在授课和指导科技竞赛过程中,挑选学习优秀或有潜质的学生,开展个性化培养,注重对“拔尖”同学的“个性化”教育,对其理论学习及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全程跟踪指导,努力为他们提供更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条件,助推其成长成才,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图2 引导学生自由发展的三自三结合科技创新模式

3.5.3 搭建全方位的专业实践平台,为专业实践能力素养提升提供优质环境

学院建立有信息技术实践示范中心,为学生提供从基础实践、综合实践、创新实践为一体的全面化实践平台[11-12]。实践平台共包括18个专业实验室,3个专业资格认证机构,6个由学生自主管理的24 h开放的创新实验室,并通过校企深度合作,以专业课程和科技竞赛为依托,成立思科网络技术学院、Oracle数据库院等培训机构;同时,借助实验室改革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重视实验教学资源建设,开发并应用了先进的网络教学辅助实验系统、程序设计课程自主学习平台以及网络化实践教学管理平台等[13]。

特别针对程序设计语言,提供了“知码开门”、ACM测评系统,这种开放式的实践网络平台为学生自主学习、自由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4 创新型IT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成效

自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以来,70%的在校学生具有参加省级或省级以上科技竞赛的经历,40%以上的学生有在省级或省级以上科技竞赛获奖的经历,参与科技竞赛已经成为学生的普遍行为,已成为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近3年,大学生共获得ACM程序设计竞赛、飞思卡尔智能车比赛、博创杯嵌入式设计大赛、思科网络技术大赛、齐鲁软件大赛等国家级奖励40多项,省级奖励60多项,获奖400多人次,被认定科技创新学分学生数/学生总人数多次名列全校第一。

5 结 语

创新型人才需要特殊的成长通道,创新型人才的成长需要“自由”和“引导”。“三三三”人才培养体系的提出为“引导学生自由发展”的教育理念的实施带来了良好的契机,也为探索建立创新型IT人才培养机制提供了重要思路。创新型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应该不断完善创新人才选拔体系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加大人才培养的保障力度,改进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方式,最大限度的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1] 杜玉波. 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几个问题[J]. 中国大学教育, 2012 (9): 4-5.

[2] 杨嵘均. 论创新教育的自由诉求与核心命题[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5(3): 95-102.

[3] 温 杰.自由是创造的前提—对创新教育切入点的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2(5): 4-5.

[4] 贾云飞. 论正确自由观与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关系[J]. 时代教育, 2014(8): 20-22.

[5] 刘华东. 构建“三三三”培养体系,推进本科教育迈向更高目标[J]. 中国高等教育, 2012(18): 34-36.

[6] 陈启元. 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中几个问题的认识[J]. 中国大学教学, 2012(1): 4-6.

[7] 李 昕, 吕鹏飞, 张学辉. 采用“项目驱动+案例教学”模式提升C语言教学[J]. 课程教育研究, 2015(10): 255-256.

[8] 马雪英,王 衍. 面向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J].计算机教育, 2012(15): 49-53.

[9] 钟秉林. 推进大学科教融合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J]. 中国大学教学, 2012(1): 4-6.

[10] 苏 兴, 包永堂, 刘会军.“全程化”大学生科技活动模式探索[J]. 科技创新导报, 2012(20): 222-224.

[11] 白 云,柴 钰. 加强开放式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 29(8): 109-112.

[12] 吴定雪, 方 元, 陈晓林. “一主四化”综合训练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 计算机教育, 2010(17): 7-10.

[13] 石乐义. 大学生创新实验室的探索实践[J]. 当代教育科学, 2014(3): 60-61.

Research on Innovative IT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Based on Student Free Development

ZHENGQiumei,LIHuayu,CUIXuerong,WUChunlei,LIShibao

(College of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Qingdao 266580, Shandong, China)

“Guiding Students to Develop Freely” education philosophy treats teacher-guidance as precondition, development-freely as core, technology-innovation as characteristics, and ability-enhancement as objective. It changes traditional template and cramming talent training mode and emphasizing “program design, system development,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four kinds of abilities training; with help of teaching mode reformation, we created a strong atmosphere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ability have been improved constantly. Based on this philosophy, our college concised a set of implementation plan which can be copied.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wide participation, multi-level” and “three autonomous & three combinations” technology innovation mode create a suitable individual-maximize development space, provide a strong support for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and promote the overall innovation ability of students.

free development; technology innov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practical ability

2016-03-17

山东省“十二五”“高等教育计算机教学专项”(YBJ15007);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改重点项目 (JY-A201415);研究性教改项目(YK201512)

郑秋梅(1954-),女,山东潍坊人,硕士,教授,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主管教学和卓越计划建设工作,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Tel.: 15653236275;E-mail: lhyzj@upc.edu.cn

G 642

A

1006-7167(2017)02-0222-04

猜你喜欢
创新型创新能力理念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高等教育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