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与反思

2017-04-12 03:45黎芳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9期
关键词:矩形平行四边形探究

黎芳

G633.6

一年以来,为了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目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中,我校初一和初二年级都采用了“参与式”教学模式。

“参与式”教学模式,是把学生的学习方式摆在了突出位置,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参与式”教学乃是一种受教育一方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运用一定的科学方式,积极而又创造性地主动介入课堂教学活动,从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和提高素质的教学方法,从而使课堂高效。

一、 重视学习环境,让学生参与数学

高效课堂教学必须强调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数感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数学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体现数学教学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重视数学与学生生活、自然和社会的联系。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如果在轻松﹑活跃﹑融洽的民主气氛中勇于发现自我﹑表现自我,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体会,会逐渐成为具有大胆创新﹑个性丰富的人。因而,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产生情感期待效应,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期待我”。

因此,教师只有以自身的积极进取、朴实大度、学识渊博、讲课生动有趣、态度认真、治学严谨、和蔼可亲等一系列行为在学生中树立起较高威信,才能有较大的感召力,才会唤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

以真诚友爱和关怀的态度与学生平等交往,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才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二、转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在课堂上要积极营造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想说、能说、会交流、会合作、会展示,让学生在互动的氛围中激活思维、发展能力、培养个性,真正让学生乐学、想学,从而为提高教学提供保障。高效课堂的显性表现,一堂课应该是生动的,活泼的,主动的,动态的。

例如,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也就是按“导学案”所提出的任务先行自学,在课堂上,让学生尽可能地把自己提前完成的答案尽可能多的展示在黑板上,不管答案是对还是错,老师都应给予极大的鼓励。这样学生就会大胆的动脑,大胆的思维,大胆地去展示与交流,进而使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从被动的学变为主动的学。

三、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数学

自主探究是实施“参与式”课堂教学的核心。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过程,既是教学的基础,又是主体能力培养的过程。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把主动权还给学生,结合学生实际,使学生亲自动脑﹑思维,亲自动手实践,动口表达,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摆脱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死气沉沉地听;教师零零碎碎地问,学生断断续续地答的应试教学。

四、关注全体学生,让学生动起来

“动”是一种热情、一种活力、一种对知识的向往,在数学教学中,这种“动”主要体现在“感官动”、“头脑动”、“身体动”几个不同的层次上。感官动,就是要求学生能够动用自己的视觉、听觉、嗅觉,努力观察、感受生活实际,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发现生活中的问题。

“头脑动”,要强调思维活动的投入,这是由数学学科逻辑性强、思维含量高等特点决定的。至于“身体动”,一方面是要求学生去动手解题、亲身实践,另一方面是要学生能够“动嘴”去说,将他的思考成果外化,进而促进其他人的思维,通过思想的碰撞,将个体的“动”发展为群体的“动”,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并勇敢地表达观点、发表看法,形成平等讨论的氛围,真正使课堂成为师生情感、学术交流的舞台。最终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良好互动,营造出自由、民主、信任、宽容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

总之,高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在今后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将会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关注,我们要踏踏实实地研究“高效课堂教学”,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建立在更加有效的基础上。

八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19.2.1矩形的性質(1)

一、1、教学目标:(1).掌握矩形的概念和性质,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

(2).会初步运用矩形的概念和性质来解决有关问题.

(3).渗透运动联系、从量变到质变的观点

2、教学重点:矩形的性质

3、教学难点:矩形的性质的灵活应用.

4、学习流程:自主合作—学以致用 —总结提升—检测反馈—拓展训练

二、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

1.拿一个活动的平行四边形木器厂具,轻轻拉动一个点,观察不管怎么拉,它还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

2.平行四边形的移动过程,当移动到一个角是直角时停止,这是什么图形?

(八)作业:课本第104页1、2;课本第112页1、2

三、教学反思:

1、教的转变。本节课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共同研究者,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的活动,激发学生自觉探究数学问题,体验发现的乐趣。

2、学的转变。学生的角色从学会转变为会学。本节课学生不是停留在学会课本知识层面,而是站在研究者的角度深入其境。

3、课堂氛围的转变。整节课以“流畅、开放、合作、引导”为基本特征,教师应尽量让学生自己讨论、思考归纳结论、解决问题,教学过程呈现一种比较流畅的特征。

整节课都是以学生参与式学习为主,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对话”、“讨论”为出发点,以互助合作为手段,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时时注意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学生的创造火花才会不断闪现,个性才的以发展。

猜你喜欢
矩形平行四边形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矩形面积的特殊求法
平行四边形的烦恼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从矩形内一点说起
“平行四边形”易错题
找图形
巧用矩形一性质,妙解一类题
特殊平行四边形与图形变换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