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琼
摘要:经济发展迅速,科技文化日新月异,一切都源于各个领域的创造性。由此可见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帮助学生在日后的社会活动中作好的成绩。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对策
一、小学语文阅读学习特点
1、积累性学习
不同于其他科目,语文是一门极具综合性的学科,它要求学生进行长期的日积月累,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在长期的背记文字和熟练语法过程中,学生的语感和文字理解能力得到逐步提高,对于不同的文章能有不同的理解。另外,通过对大量文章的阅读,可有效增加相关科学知识,为以后学习其他学科和知识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
2、联想性学习
教材中的文章源于作者的感悟体会和所见所闻,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形式,是生活和自然的体现,文章作者将其整理为文字并收录教程中。但是小学生的生活经验贫乏,只有通过联想的方式,试图看到作者所描述的事物,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含义。联想性学习是小学生中较为常见的特点。
3、模仿性学习
鉴于小学生的思维和认知水平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生活经验不足,对事物的理解不到位,所以对很多事物的学习都处于模仿阶段,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多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讲课开始时,多亲身示范,积极引导学生模仿,使学生在模仿中理解知识含义,进而形成自己的见解,逐渐完善学习能力。
4、体验性学习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学生往往对枯燥无趣的文字兴趣不大,兴趣的缺失则影响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只有实施情景式教学,使学生切身体验文章描述的场景,通过师生互动和小组演练,能更好的理解文章情感。体验是小学生学习知识的基础方法,在小学这个启蒙极端,通过切身感受,能更好的理解和解决问题。
二、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依然实行的是应试教育,虽然国家一再提倡素质化教育,但真正能够落到实处的却很少,自然在新课改中的语文阅读教学也没有获得足够多的重视,效果也并不是很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陈旧,二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很少,更多的都采用的是填鸭式教学,这样学生只是一味的在接收知识,却没有对知识进行深入性思考。而阅读教学中,一般的教师都是以带读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学生则主要通过背诵的方式来学习,长此以往,学生和教师都处于疲惫的状态,也直接导致了整体教学效率降低。
三、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对策
1、重视多种形式读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课堂教学要避免单调乏味,有效的策略之一是设计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让孩子们在灵活多变的教学过程中充分享受到读书的乐趣。从不同的角度来设计,读书的形式也就多种多样。阅读目的:引读、范读、赛读、评读、品读。阅读速度:速读、慢读、跳读。阅读人数:个别读、开火车读、小组读、男同学读、女同学读,集体读等。是否出声:默读、朗读、背诵。阅读意图:精读、略读、浏览、正确地读、流利地读、感情朗读。读与其它语文学习相结合:抄读,读思、边读边想象画面、诵读、分角色朗读、配乐读、表演读、读画、听读、读说、读写……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让他们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为学生创设多种多样自读自悟的机会,在生动活泼、乐此不疲的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形成积淀,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2、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也需要有良好的阅读氛围,教师应创设自主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他们的个性在阅读中充分飞扬,那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锡林郭勒大草原》一课时,老师可以利用色彩鲜艳的草原课件和有感染力的语言,将学生带入了一種美好的意境,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走进课文;然后我让学生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学习方式,或读、或讲、或背、或画,这样就构建了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使每个孩子都觉得有“用武之地”。有的老师的布置刚刚结束,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读学起来,有的读描写草原静态景色的段落,有的读写草原动态活动的段落,个个读得起劲,读书声响彻教室。他们不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的学生还绘声绘色地讲草原美丽的景色,还有的学生用他那五彩的神笔画出草原的天空、羊群,更有的学生闭上眼睛,陶醉在美丽的草原美景中,那真是如痴如醉。看得出,这样的课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激活了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要营造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课堂气氛,规矩少点,束缚少点,让他们思维动起来,语言活起来。在自主的前提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展开讨论,畅所欲言。
3、在阅读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阅读思维
从阅读心理来讲,阅读是期待实现,期待产生的,同时再产生一个新的期待这样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最开始接受第一读物信息时,他们的阅读思维活动就开始了运转。他们需要对这个新的信息进行询问、猜测、期待。也正是这询问、猜测和期待成为了学生进行自主、自由阅读活动的驱动力。在训练学生阅读思维的时候可以使用质疑解疑法。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质疑的条件,比如说多利用在阅读课,给学生质疑的机会,对于一些有质量的,能突出文章重难点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用抓重点词、抓重点语句、了解背景或创设情境等方法来理解。如《詹天佑》一课教学中,让学生理解“詹天佑如何修筑京张铁路”的问题,就要让学生画出让自己体会最深的句子,通过品读感悟,感受詹天佑的“杰出”与“爱国”。其中开凿隧道与“人”字形线路的设计,就可由学生绘图来帮助理解。而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的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在自己进行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讨论、查阅资料等方式找出答案,然后教师在做出正确的结论。
结束语
小学阅读教学的方式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我们积极学习探索和实践,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方法传授和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增加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就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小丽.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衔接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2]滕蕾蕾.六年级与七年级语文教学有效衔接的研究[D].广州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