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轶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 云南昆明 650600)
摘 要: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近些年,随着我国生源的不断变化,五年制大专的招生比例不断上升,就读学生人数及学生就读专业不断增多,针对目前五年制医学影像专业英语课堂的现状,比如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意识及学习能力欠缺等等,作为基层教师,针对此问题提出相关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 五年制 医学影像专业 现状及教学方法
高职(高等职业学校)和高专(高等专科学校)都是专科(大专)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五年制大专又称“初中起点大专教育”,它是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初中毕业生上大学(大专)的最快捷径。就读模式即前三年中专学习中专文化知识,后两年大专学习大学专业理论知识。五年毕业后,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监制、国家承认、普通高等学校统招的大学专科文凭。总之高职高专教育,是高等教育也是职业技术教育,更准确地说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1]
英语,作为全世界最多国家使用的官方语言,其应用范围之广,使用人数之多。因此在高职高专院校开设大学英语课程是无可厚非的。同时,该门课程作为高职高专五年制各专業学习初期阶段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对于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2]
一、高职高专职业院校五年制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英语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五年制前两年开设的基础课程,属于公共基础课的范畴。任何专业的五年制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都必须接触这门课程的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现状如下:
1.学生年纪小,接受知识的意识及能力薄弱
五年制学生普遍入学年龄是15、16岁,此年龄阶段正处于学生青春萌动期,受生活环境及家庭教育的影响,对生活各方面关注度较高,思维较活跃。同时,由于初中阶段学习意识及态度的培养有多欠缺,导致很多学生进入高职高专院校后,自身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标不明确,接受知识的意识及能力薄弱。[3]
2.学生英语基础差,班级学生英语基础层次分明
目前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五年制大专普遍扩招,各专业各班级人数大幅度增加。由于生源来自不同地区,初中阶段所接受的教育有所差异,导致班级学生英语基础层次分明。尤其对于医学影像专业的班级而言,班级男女生比例不协调,大多数班级男生偏多,在语言学习方面,最明显的问题是学生初中英语基础本身较弱,导致心理上对英语这门课程有所抵触,而进入高职高专院校后,还需继续学习英语课程,心理上有排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没有学习欲望,导致恶性循环。
3.学生重视程度弱,学习缺乏主动性
初中毕业生进入高职高专院校选定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进行学习,部分学生在理解层面认为只需学好医学影像类的专业课程而不重视初期阶段基础课程的学习。在这一方面,学生对学校初期阶段开设的基础课程理解和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准确定位自己所处的学习阶段以及目前自己所需投入的学习时间;其次,学生由初中学校毕业进入高职高专院校学习,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对周边环境及学习时间、课堂安排等产生浓厚兴趣而忽视学习。再者,由于五年制大专教育在五年学习结束后,成绩合格均可获得毕业证书,导致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缺乏有效激励,部分同学有“混日子”的想法,因此学习缺乏主动性,尤其对于学习初期的基础课程学习更是缺乏积极性。
4.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师生交流少
高职高专院校五年制扩招后,各专业班级及人数大幅增加,同时英语课程作为五年制各专业入校后必须开设的基础课程,开课班级多,课程周学时量大,导致英语教师教学学时量增大,教学任务繁重。同时班级学生太多,任课教师及班级学生缺乏交流沟通,对部分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需求缺乏了解,从而无法充分对部分学生给予充分帮辅。很多时候,老师上完课就离开课堂,与学生接触时间很少,导致交流不够。[4]
高职高专职业院校五年制英语教学中出现的现状既有主观原因也不排除客观原因。但在教学过程中,问题的出现则提示基层教师在教学方面需作出相应措施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高职高专职业院校英语教师采取的对策
针对目前高职高专五年制医学影像专业英语课程的现状,提出下列对策:
1.端正学生思想建设,重视指导学生的文化基础课学习
在学生入学初期,学院层面及班级管理应注重告知学生目前自身所属的学习阶段,加强学生思想意识的指导,让学生在思想方面有清晰明确的认识。作为任课教师,更应该普及英语课程在大专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及今后专业就业中的不可或缺性。同时,应重视指导学生在文化基础课程方面的学习,强调其普遍性和必要性,让学生能以思想上的意识指导行动上的学习。
2.加强英语学习方法指导、采用鼓励式和启发式教学相结合
作为科任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班级不同学生层次设置不同的教学方法,尽量做到“因材施教”,对班级学生采用鼓励式和启发式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学生英语学习方法的指导,比如告诉学生学好英语首先应该树立坚定的信念,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在具体单词记忆方面,教学生记忆方法供学生借鉴。在英语课堂上,能与学生亦师亦友,不断鼓励学生好好学习英语,逐步提高英语学习兴趣。[5]
3.注重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加大英语社团、英语角的开放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的决定性因素。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可将课堂教学延伸至教室外进行,让学生对此充满新鲜感和好奇心。尤其可结合学院各专业开展英语特色活动,注重学生英语学习及专业相结合的培养。对于学校层面,应加大学生英语社团、英语角的开放,让本身对英语感兴趣的同学带动周围同学学习英语、了解外国文化。特别对于西方某些大型节日,应正面引导,通过英语社团、英语角开展活动让更多的同学感知英语,并最终融入英语学习。
4.注重实用性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淡化语法点的学习
鉴于高职高专五年制学生年纪小,接受知识能力有限,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实用性教学,尤其注重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培养,让学生能意识到英语是一门用于交流的语言,要敢于说敢于应用。对于大多数学生惧怕的语法方面的内容,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稍作淡化,仅对应试方面进行强调方可。免得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排斥后期英语学习。
5.基础教材和专业教材相结合,采用情景式教学注重听说能力培养
高职高专五年制大专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职业技能,其知识的讲授是以够用为度、实用为本。因此,在初期阶段的文化基础课教学中,教材选用应难度适中,同时注重趣味性和时代感,尤其应涵盖语言文化信息,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针对各专业特点,应搭配使用相应的专业教材,在加大学生词汇量的同时强化本专业的专业词汇。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采用情景式教学,加强学生听说能力训练,力求培养学生敢用英语交流的能力。
综上所述,英语教学在高职高专院校任重而道远。作为基层教师,应结合目前学生特点及学生所处环境进行教学方法的调整,力求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和组织新颖的课内外教学活动,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中能塑造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同时,通过基础文化课的开设,在奠定学生良好的文化基础上,对学生后期的专业学习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陈志萍.课外实践活动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探讨[J].决策探索,2006,08.
[2]黄远振.文化教学的目标、内容和原则[J].高师英语教学与研究,2003,(6).
[3]树伟.高等职业教育:为我们开通新航线[J].职业技术教育,1999,06.
[4]董岩.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5]陆晓红.基于文化理解的大学英语教育[J].语文学刊,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