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高效课堂

2017-04-12 14:24郝俊杰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思维评价课堂教学

郝俊杰

(辽宁省海城市第八中学 辽宁海城 114200)

构建语文高效课堂,我们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深入理解新课改的教育理念,要以人本思想为核心,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尊重学习主体的学习过程和学习体验,而学习过程的递进和学习体验的多样性决定了课堂教学过程中产生突破预设之外的新的构建,这正好是高效课堂教学所要求的教学境界。

一、师生饱满的热情

教师对教学拥有饱满的热情,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才能使学习充满乐趣。教师要满腔热忱地组织教学活动,做到情绪饱满,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富有激情,用教师的情绪、情感、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二、活跃的课堂气氛

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我认为,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那么,又怎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进行课堂调控,时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想方设法让学生参与课堂,大胆整合教材,利用教材去教,按照循序漸进的原则,设计适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牵引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三、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的和谐,有利于学生产生愉悦的心境,带着积极的情感参与学习,畅所欲言,使师生间达到心与心的交流。 师生同体才能同声同气,相互吸引,相互影响,才能同心同德,配合默契。教师要善于驾驭课堂,要能够随时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性,对学生的情绪、态度、优缺点及时调节、引导,利用口头表扬、学生掌声鼓励,激励学生形成好的学习风气、习惯,以达到情绪上的和谐。同时教师的体态、手势、语言、语调、表情等对教学都起着积极的情绪渲染作用。

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才能使学生亲近你、喜欢你,教师的个人素质是关键,现在的学生“见识多,知识面广”,教师要在教育活动中始终处于不败之地,必须注意知识的及时更新。“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只有勤于学习,善于积累,才能够“博学多才”,永葆青春和活力,教师的非凡气质,博学多才自然会成为感染、教育学生的魅力所在。作为教师应该用良好的师德,高尚的情操去感化学生;用广博的知识、精湛的艺术去吸引学生。用饱满的热情和毫不吝惜的微笑来感染学生,用得体的着装和文明的举止去塑造学生。当然我们每一位教师都不可能是全面的,但我们可以努力去完善每一个方面,哪怕就只有一个方面,我们都可以去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四、科学的评价机制

有效评价多维评价激发情感营设高效课堂。要真正营造充满生命气息的有灵气的课堂,就必须让评价少一些单一和死板,多一些生气和情趣。要善于抓住发挥主导作用和启发点拨的最佳契机,善于把评价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重新感悟,引起深入思考,让学生在不断的思辨中明确认识,经历一个自悟自得的创新过程。教师的评价应避免生硬简单的判断,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扑灭学生的思维火花。要通过多向互动的评价,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一种能动的、活泼的动力状态,从而引起学习需求,不断向更高目标迈进。

评价要有质量,在课堂教学中,不管是针对学习内容的评价,还是针对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和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评价,都要注重每个学生的感受,以激励为主,敏锐地捕捉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每一次评价都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和同伴心诚意切、实事求是的评价,激励学生积极思维,营造一种热烈而又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把学生引导到评价中去,调动所有的学生关注评价、参与评价,使学生在评价中交流,在交流中学习,才能在评价中得到进步,共同提高,全面发展。

五、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1.小组管理模式。要想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首先应使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班级的主人当然就是课堂的主人了。学生是班级中的主体,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自我管理能动性,如何挖掘学生内在潜力以更好的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实行小组管理机制,无疑是培养学生的自主、自律、自立能力的好方法。

2.小组管理的作用一是便于合作学习,拓宽学生参与面。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方法,而不是教学方法的全部,并非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合作交流,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有的问题很浅湿,答案直白得一眼就可以看出来,还需要合作探究吗?合作探究有利于集思广益,优势互补,但如果过于频繁,就会适得其反,“好钢还要用到刀刃上”。

小组讨论是合作、探索学习中的主要学习方式,但不是散漫地进行讨论,而是要选择好时机,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进行讨论。首先合作学习中,在得出规律性结论之前,要让学生分组讨论,人人达到动手、动口、动脑,只有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发展过程,学生才会对知识达到理解和掌握。其次是出现难点,学生思维受阻时,引导学生讨论;或优秀学生提出新的见解和其他大部分学生不理解时,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给他们提供独立探索的机会、讨论的机会、大展其才的机会,这样的讨论会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精心选择有价值的内容进行讨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可以引起学生大脑皮层的高度兴奋,并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受这种欲望的驱动,学习过程往往会变得主动而富有生气,学生的积极性也被调动了。有些知识在训练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乃至促进学生素质整体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生生互学,师生互教。教师只有一个,而学生50多名,如果每个学生都能变成老师,那效率自然就提高了。“兵”教“兵”,针对学生在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及练习中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兵”教“兵”是全过程、全方位的,更多地体现在课后。“兵”教“兵”、“一帮一”不仅有力地解决了学困生的问题,而且还促进了优秀学生的提高。优秀学生要想帮助他人,自己就得要充分地理解,学习上也有了紧迫感,还把自己理解的知识清晰地表述出来,这本身就是另一种提高,以达到“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大练兵”的效果。

总之,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成绩的进步,更要鼓励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对学生能积极地发言、认真地练习,及时完成作业等都要及时地鼓励。我们适当的激励,正是为实现全体学生高效学习,实现课堂更大面积高效做准备。

猜你喜欢
思维评价课堂教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