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

2017-04-12 13:23刘迎花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信息技术语文

刘迎花

(响水县小尖中心小学 江苏盐城 224600)

现代社会作为信息技术空前发展的阶段,计算机技术利用其自身的发展优势,逐步融入在课堂教育中,是现代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手段,并且也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融入全新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學质量和水平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对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基于此,笔者就将对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效教学展开相应研究,希望对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

小学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希望,因此其在学习过程中,教学质量的好坏必然会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和重视,对其展开相应的教育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日后发展,同时还关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1]。所以,小学语文教学更应该进一步加强对信息技术的推广力度,将传统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变和完善,使教学的重点更多的集中在学生自身发展上,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不断提升其在语文学习中的兴趣,从而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有效转变。但是就现阶段的实际发展上来看,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问题,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和进步,难以有效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地位。想要将问题进行有效解决,接下来就将展开详细研究。

一、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1.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严重,对信息技术的使用没有引起相应重视

对现代小学语文教师的实际情况来说,还存在较为明显的观念落后现象,特别是受到我国传统教学思想、理念影响严重,导致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填鸭式教学”的情况,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更重视向学生灌输知识,但是很多时候却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难以发挥自身的学习主动性,更谈不上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挥,在这个背景下,学生就会对语文课堂产生恐惧感和排斥感,长期下去,学生就会对语文学习丧失兴趣[2]。

2.过分对信息技术产生依赖,缺乏和学生的交流

与上文的情况正好呈现相反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为了尽快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就会对信息技术产生过分依赖的现象。比如,在一些并不需要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展开教学时,教师还会对信息技术展开使用,这就会造成学生对图像形成过分依赖的心理,以致于产生思维惰性,严重影响其抽象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并且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也难以和学生进行有效沟通,这就使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气氛呈现更为沉闷的情况,逐渐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丧失。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一旦缺乏交流,就将对教师的教学起到十分不利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将大大降低[3]。

二、优化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相关策略

在现代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逐渐增强,因此对小学语文教学也起到了相应的影响作用。但是一些实际问题还应该及时进行解决,以免对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产生更多不利影响。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建议在今后教学过程中,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1.合理对教学内容进行安排,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

对小学生,特别是男生来讲,语文是一门比较庞大,并且十分繁琐的课程,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相对比较丰富,设计面积比较广,但是由于小学生的自身生活经验还存在不完善的情况,所以教师难以在短时间内将知识向学生进行传递。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对信息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小学语文的特点,并在对多媒体课件进行制作的时候,还要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掌握,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将语文知识更为直观、有效的展现在学生面前[4]。

比如在进行对苏教版小学语文《嫦娥奔月》一文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在备课环节中就可以适当应用网络计算机对嫦娥奔月的相关图片进行下载,并配以适当的视频资料等,为小学生创设一个更为精彩的语文环境,通过这种方式,将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有效调动。

2.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

小学生的知识能力比较薄弱。并且学生学习能力比较差,所以在这个前提下,教师需要创设更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理解,从而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曾提出: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这也就是说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点,通过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用更为直观的方式向学生展现[5]。

3.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

良好的教学氛围和环境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基础。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因此学生对其接触的机会也更多。甚至很多方面的知识掌握上都超过了教师的掌握程度。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适当对多媒体技术进行利用,通过这种方式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以便营造更为轻松的环境,帮助学生更好的对语文知识进行掌握。在此种背景下,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才能进一步增强,对提高小学生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也将起到十分有效的帮助。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信息技术的推广力度,将传统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变和完善,使教学的重点更多的集中在学生自身发展上,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不断提升其在语文学习中的兴趣,从而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有效转变。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对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将小学语文中的问题得到充分解决,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更稳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黄秀曼.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更具灵动性——浅谈小学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的整合[J].快乐阅读(下旬刊),2012,38(11):54.

[2] 李婧.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221(50):219-219.

[3] 史立芬.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59(5):56-56.

[4] 王英.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行为探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82(24):297-297.

[5] 向德魁.刍议信息化环境下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J].关爱明天,2016,43(4):523.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信息技术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