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促进托班幼儿的语言发展

2017-04-12 13:02廖丽莉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幼儿语言发展

廖丽莉

(攀钢攀研院幼儿园 四川攀枝花 617000)

摘 要:语言是人类交往的工具,知识技能的传播和品德行为培养都要通过语言来进行。儿童在二岁至三岁时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发展幼儿语言是幼儿接受一切教育的基础。文中从七个方面阐述了如何促进小班幼儿的语言发展,教师应遵循教育规律,注重悉心指导,并持之以恒,才能实现幼儿思维、语言的协调发展,进而切实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标准化水平。

关键词:幼儿 语言 发展

幼儿期智力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托班的幼儿年龄较小,因此这个年龄的幼儿在口语能力上一方面普遍存在着词汇量不丰富,句子结构、思维逻辑、表情达意不完整等现象,另一方面普遍存在可塑性和模仿性较强的特点。针对这些情况和特点,语言教育应主要按以下几个先后有序、层层递进、相互联系的几个环节逐步进行。

一、创设氛围——学习说话

托班幼儿由于年龄小,加之环境的变化,使他(她)们情绪不安,哭哭闹闹。为了使他(她)们愿意接近老师,尽快和老师、小朋友熟悉起来,作为教师,每天都以亲切的话语、和蔼的态度接待他们,关心照顾他(她)们的生活,参加他(她)们的游戏,使他(她)们感到老师像妈妈一样可亲可信,胆怯感逐渐消除,开始感到集体生活有乐趣,产生说话的愿望。这时,我们就应该为他(她)们创造说话的条件,让幼儿自由交谈,而不去过多的限制他(她)们。或者让几个小朋友一起玩玩具,让他(她)们在彼此协商共同游戏中学习和发展语言。如:幼儿在一起玩玩具时,常会听到这些话:“你跟我玩吗?”“我不和你玩!”等等。有时他他(她)们还会以大人的口气在进行交谈。在吃饭、盥洗、起床时我们也不要限制幼儿与幼儿之间必要的交谈,只是提醒幼儿要轻声,不影响别人。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注意为幼儿创造条件锻炼说话,利用一切机会尽可能地增加对幼儿口语的感觉。如:每天利用晨间接待和离园的时间跟幼儿谈话,教给他(她)们相应的词汇“老师早”、“老师再见”、“你好”、“谢谢”等。同时也要结合幼儿的生活教会幼儿逐渐的使用量词,如“双”、“条”、“个”等。

二、强化训练——纠正语音

语音是言语构成的基础材料,也是听力的基本要素,特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从出生起便开始学习并获得语言,他(她)们通过听和说学会发音,在这一过程中如出现违背语音发展规律的异常现象,发音时有明显的不符合本阶段水平的错误,均称之为构音障碍。构音障碍是一种常见的语言障碍现象,即使在智力发展正常,生理成长条件较好的学前儿童中,也经常会发现语音障碍的问题。年龄在2岁半至3岁之间的幼儿,丢音、换音、错音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幼儿刚入园时,说话都或多或少带有地方方言,特别是四川语,有时连老师都不易听懂。再例如:某些幼儿在发音时“g”和“d”难以分清。常把哥哥(gege)说成(dede),过来(guolai)说成(duolai)。早上入园时,总会把“早”说成“倒”等。因此,一个幼儿能否说出一段完整的话表达意思,关键在于发音。发音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语言的发展。为了纠正幼儿的发音,我们要充分利用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尽可能的增加幼儿口语的训练,或者将容易混淆的音编成易接受的儿歌,通过反复练习,使他们掌握正确发音。

三、适时引导——丰富词汇

词汇是组成语句的最小单位,掌握词汇的数量直接影响幼儿进行语言交往的能力和思维的发展。因此,重视丰富幼儿词汇的同时,还要教会他(她)们运用词汇构成句子。

幼儿学说话是从听和模仿成人说话开始的,成人给予他们的任何一个口头言语的刺激,都是对他(她)们听说能力的训练。因此,我们要尽量要求自己在说话时发音准确、用词恰当、语言生动,起到示范作用。为了引起幼儿说话的兴趣和不断提高语言的能力,应采取以下措施:

1.让幼儿看低幼连环画

现在的低幼连环画图文并茂。三岁前的幼儿不识字,他(她)们只有根据图面上的内容加以理解,在理解过程中,他(她)们可在自己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自己的想象的翅膀,边看边讲。这样不仅丰富了幼儿的语言词汇,在表达能力上也有所增强,而且对于培养幼儿良好的思维能力也有一定的好处。

2.让幼儿听故事

三岁前的幼儿对听故事兴趣浓厚,开始只局限于“小兔乖乖”等一些情节简单的故事,而且只知道“大灰狼”是吃“小兔子”的大坏蛋,随着幼儿看低幼连环画的不断增多,幼儿听故事的范围也不断扩大。有时教师讲完一个故事后,不仅让幼儿知道故事的名字,而且还要提一些有关故事的简单问题,并把这些问题溶于幼儿个人感情中,让幼儿自己叙述,以此来启迪幼儿,在兴趣中增强他(她)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在给幼儿讲《红袋鼠》的系列故事时,从“红袋鼠”如何做一个让人喜爱的好孩子后,幼儿各个都比较兴奋,讲完提问时,大部分幼儿都会说“老师,我上幼儿园不哭”、“老师,我要做一个懂礼貌的孩子”、“老师,我不打小朋友了”等等。从这些表现中可以看出,好听的故事不仅让幼儿展开了丰富的联想,而且也提高了他(她)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3.利用现代信息渠道练习说话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渠道也越来越多。我们可以利用一些专为幼儿编排的广播、电视节目等媒介,在扩大眼界中学习说话,丰富自己的词汇。现代家庭,一般都有电视机、影碟机,在一段时间里播放的动画片连续剧或木偶剧,幼儿往往很感兴趣,会同时收看,也就拥有共同话题。这时,我们就可以及时组织幼儿“热点”谈话和讨论。例如:看了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后,就可问幼儿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幼儿话匣子一打开就滔滔不绝,积极性很高。从幼儿的一些言语中可以看出,只要幼儿喜欢的事与物他(她)们都会为此而发出不同的言论,有的幼儿还模仿其中的语言,断断续续讲解故事内容。

四、情境会话,开发智力

幼儿在生活及游戏中,他(她)们的普遍特点是喜欢模仿,仔细观察,他(她)们对生活、游戏中发现的事物及玩具所发出的声音总是很感兴趣。这时,我们都应着力地不失时机教幼儿学习模仿这些声音,教幼儿正确发音。如小猫“喵喵”、小狗“汪汪”、汽车“嘀嘀”等等,并配上相应的动作手势,以加大教学情趣。如果发现幼儿发音不准确或发错音,也不能训斥和批评,而应该用温柔和鼓励的语言去培养和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并专门对错误发音进行强化练习,反复进行示范训练,直到能正确掌握为止;幼儿发音一旦正确,作为老师都应该给予表扬,在生活及游戏中对幼儿所提出的问题,都应给予积极、熱忱的反应及解答,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帮助幼儿发展智力,培养和训练他们的说话能力。

五、游戏为主,培养兴趣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他(她)们在游戏中学到的本领记忆最深刻。为了提高幼儿的兴趣,我们在平时游戏活动中要敢于尝试。例如:在一节体育课“老猫睡觉醒不了”中,我们带着幼儿玩两遍后,这时幼儿显然都有些累了,我们就装作小猫去捉老鼠,边捉边说“这些老鼠真可恨,偷粮食、咬衣服,我要把他们吃掉。”幼儿看我装作小猫捉老鼠,也来了精神,跟着我们可以一起玩了起来。这样不仅丰富了游戏情节,达到了动静结合,而且训练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设置区域活动也是游戏中最重要的环节。设置活动区域不仅有利于幼儿更多的机会进行交流,丰富词汇,而且还能使幼儿通过自己所扮演的角色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此基础上,也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甚至对幼儿智力发展也起到了一个良好的效果。

六、融入生活,培养能力

尽管世界越来越现代化,但是儿童的语言教育却越来越强调儿童自身生活的实际经验,直接知识的重要性,强调儿童自身生活的教育价值。语言教育将呈现出与儿童的生活越来越密切联系的趋势。幼儿园语言教育要考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主要考虑儿童的生活,即儿童个人的生活及儿童紧密相关的社会生活。儿童的个人生活对于语言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她)们的个人生活充满了语言发展的契机,且是生动的、感性的。儿童的生活是幼儿园语言教育整合的系统,充分意识到儿童语言发展与其他方面的发展是语言教育方法的整合。整体的语言学习有利于儿童知识、经验及相应的学习策略的迁移,有利于提高儿童语言学习的成效。一切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发展,都应通过幼儿的生活加以整合,使之成为一个最有利于幼儿有机的、生动的、现实的经验体系。

七、遵循规律,循序渐进

幼儿应在自然而然中学习和发展语言。蛹未必就一定会变成蝴蝶,蝴蝶却一定是由蛹变来的。在蝴蝶还处在蛹的形态之中时,我们就要求蛹长出美丽的翅膀,要求蛹也像蝴蝶那样翩翩起舞,这样的要求是否有点太牵强呢?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在发展小小班幼兒的语言中也不会像曾经那样强求蛮横了。而是尊重自然,在自然而然中发展自身的语言。要想结出“善果”来,就必须尊重幼儿自己的生长规律,满足他们成长的一系列阶段里相应的需要,这样,到了应当开花结果的年龄,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大有收获的。同样,教师只要遵循科学规律,注重悉心指导,做到持之以恒,就会加速幼儿思维、语言的同步发展,进而切实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逐步向标准化迈进!

猜你喜欢
幼儿语言发展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