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新
【摘 要】 目的:研究高频超声检查小器官疾病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自2013年2月~2016年2月间收治的110例小器官疾病检查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55例/组,一组采用高频超声检查记为观察组,另外一组进行常规超声检查记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检查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检出率为87.27%,对照组的检出率为70.91%,观察组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检出效果:观察组检出清晰27例,检出模糊24例,检出错误4例,清晰率为49.09%,对照组检出清晰17例,检出模糊27例,检出错误11例,清晰率30.91%。则观察组检出清晰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高频超声检查小器官疾病,其检出率和检出效果明显优于常规超声检查,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 高频超声 小器官 疾病检查 效果
人体小器官检查在临床医学上存在这一定的难度,小器官的部位不同在检查过程中检查方法和检查效果也不一样[1]。随着小器官疾病患者日益增多,加强检查方法研究对于控制小器官疾病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医学领域对于小器官疾病检查日益重视,尤其是超声诊断小器官疾病在临床上得到了应用,但是常规超声诊断检出率不高且检出的效果不佳[2]。现在高频超声诊断在小器官检查中检查效果正在进一步验证之中,据相关文献表明采用高频超声诊断小器官疾病效果比较明显,笔者针对常规超声和高频超声进行对比分析。现选取本院自2013年2月~2016年2月间收治的110例小器官疾病检查患者进行分组对比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3年2月~2016年2月间收治的110例小器官疾病检查患者,随机分组后,对照组55例,男28例,女27例,年龄在15~6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2±3.8)岁;观察组55例,男29例,女26例,年龄在14~6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4±3.9)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经过诊断确诊为小器官病变;(2)患者年龄均小于70岁;(3)患者均属于自愿参与调查。
排除标准:(1)排除未经确诊为小器官疾病者,排除调查;(2)患者年龄大于70岁,排除调查;(3)患者未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超声检查,观察组则采用高频超声检查,检查的具体操作如下:高频超声仪器探头选用频率为20MHz,根据患者小器官的位置确定检测方案。检查中若患者体位不适,则改变患者体位,注意检查探头也应根据体位变化而变化。检查小器官病变时,若检查对象为肿瘤组织应呈现出立体结构,将声像图的特征描绘出来,对浅表层的小器官病变组织和病变表层距离进行测量,并在报告单中加以描述。
1.3 观察指标
针对患者小器官进行观察,按照清晰、模糊、未显示三个等级进行检查报告评价。
小器官的检出率计算,通过对检查的结果和病理结构进行对比,结果如果一致则记为检出,不一致記为未检出,最后进行数据统计计算:小器官疾病的检出率=检出例数/分组例数x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检验,以P<0.05为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2.1 检出率
观察组的检出率为87.27%,对照组的检出率为70.91%,观察组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所示。
2.2 检出效果
观察组检出清晰27例,检出模糊24例,检出错误4例,清晰率为49.09%,对照组检出清晰17例,检出模糊27例,检出错误11例,清晰率30.91%。则观察组检出清晰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针对小器官的检查手法越来越多,传统的超声检查已经不能够满足大众对于检查结果的高要求。高频超声检查小器官经已经可以准确确定出小器官病变深度、位置以及周边组织的关联性[3]。临床上采用超声高频检查其操作相对简单、方便,且患者检查受到的伤害较小,有利于患者依从性提升。高频超声检查图像比较清晰,具有较高的回声定位能力,对于小器官疾病的病灶确定具有现实意义。
采用高频超声技术进行病灶确定,由于小器官的浅表位置有很多小囊肿,浅表回声通过常规的检查手段不能够完全确定病灶位置。通过高频超声检查可以对囊实性病灶进行鉴定,且分辨率得到了明显提升,从而有利于医师对患者病灶位置判断。如,乳腺囊肿的纤维腺体瘤采用超声探头进行鉴别,病灶在不同时期检查呈现出不同的结果,皮肤的局限性隆起会造成检查误差,而在超声检查下表现为黑色素瘤[4]。浅表的位置比较清晰,两侧的位置较模糊,通过高频超声检查可以将瘤体周围的短线血流状显现出来。
从本院的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检出48例,检出率为87.27%,对照组检出39例,检出率为70.91%,观察组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检出清晰27例,检出模糊24例,检出错误4例,清晰率为49.09%,对照组检出清晰17例,检出模糊27例,检出错误11例,清晰率30.91%。则观察组检出清晰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此,采用高频超声诊断其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检查,而检出效果显示也更加清晰。
综上所述,采用高频超声检查小器官疾病,其检出率和检出效果明显优于常规超声检查,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晏诚. 高频超声检查小器官疾病的临床检出率分析[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01:85.
[2]张征,苏里亚,王川予,李超群. 高频浅表小器官探头及腔内探头联合使用诊断肛周脓肿[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08:1045-1046+1049.
[3]赵新宇,陈敏,鄂占森. 宽景超声成像技术临床应用的研究[J]. 医学综述,2012,08:1257-1259.
[4]黄颖,许怡韵,蔡艳. 高频探头结合彩色多普勒对新生儿头颅疾病的超声诊断[J]. 临床医学,2015,09: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