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保育近年仍是大熱的話題。昔日的路環是澳門人心目中的後花園,也被喻為澳門最後的一片淨土。然而,隨著近年澳門社會急速發展,社會上不時有要求開發路環的聲音,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在上月海事及水務局公佈清拆荔枝碗2座船廠,引起社會極大迴響。隨後,3月8日,海事及水務局聯同多個部門正式清拆荔枝碗X12及X15兩座船廠,消息傳開,守護荔枝碗造船村關注組副召集人談駿業表示,政府完全沒有審視過民間的訴求,感到相當痛心、失望。至22日,關注組递交670名市民簽名和申述書給文化局,要求政府暫緩清拆茘枝碗船廠區,啟動不動產文物評定程序,令造船工業遺址得以保留,並明確荔枝碗發展規劃。
此外,也有文化保育團體十分關注荔枝碗村的保育。環保學生聯會會長陳俊明質疑政府此舉是為路環都市化計劃鋪路,令路環荔枝碗一帶及疊石塘山成為以商業發展項目的目標,這對海岸生態及山體的影響甚大。於澳門生活多年的葡裔建築師Joao Palla亦於3月10日發起網上聯署,要求政府停止清拆荔枝碗船廠,認為船廠與造船業是澳門的重要記憶,澳門身份的一部分,應要完整保留。新澳門人成夢協會、新澳門娛樂業員工會聯合向文化局遞信,抗議當局保育荔枝碗敷衍塞責,認為荔枝碗是本澳珍貴文物,文物拆毀後便不能重建,促請文化局對荔枝碗船廠進行文物評定。亦有媒體撰文今年藝術節應在荔枝碗上演,因為完全可契合今年藝術節的主題“異托邦”。
其實,除了以上文化保育團體的關注之外,本澳一般市民也都對海事及水務局局長黃穗文所言“剩下9間船廠正在進行程序,會朝著清拆的方向去行”頗為存疑。而事實上,代表文化界的文遺會委員林發欽亦指出,過去無論是民間還是政府都對保育路環荔枝碗片區的取態是一致的,餘下九間應該吸取經驗,避免再次造成非拆不可的情況,現時還未至於破壞到無法保育的地步。為何掌管造船業政策的海事及水務局執意要開拆呢?是完全不顧及社會上對此的保育意見?政府兩個部門的溝通各自為政?還是部門對民間善意的訴求視而不見?當局一聲令下:拆!拆二間花公帑逾百萬,十多間,閒閒地六百萬,這個數字,對拆卸商來講不是很和味嗎?按官員的思維,花錢拆是買市民的公共安全,這無可非議,但是,轟轟烈烈的拆除之後,當局到底是任由現場養草養老鼠,還是會加以發展利用?早在2012年文化局推出荔枝碗發展規劃去哪了?
令人失望的是,荔枝碗村船廠可能絶非冰山一角,類似的烏龍事件還不少,大三巴牌坊一側的露天休憩公園,當年政府不顧市民團體的反對聲浪,執意強拆舊公務員大廈,以去而後快之勢夷為平地,而最為致命的卻是,本應該得到保育的遺址強拆後,取而代之的是被喻為如同一個沒有觀眾的露天電影院——當局好心為遊客而設置數十張長椅,實際上卻是華而不實的裝置,浪費資源不說,官員對民意置若罔聞,才是奇聞。近年,旅遊部門在推廣澳門旅遊宣傳工作方面落力不少,而在新增旅遊景點方面,社文司率旅遊局做了不少新作,如南灣湖、光影節,都是廣受市民和遊客推介和讚賞的新地標。然而,前路仍漫漫,打造世界級旅遊中心,我們仍需做更多,當年的舊公務員宿舍也好,如今的荔枝碗船廠也好,各個部門,各級官員不能即興發揮,想著拆就拆,或者動不動以不是職責範圍為由推卸干系,如此,得過且過,做一天和尚打一天鐘的官僚作風,社會怎能接受呢? (澳門/ 林凱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