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妍妍
我是个比较善于语言表达的人,但在父母面前却有表达障碍,不知如何跟父母良好沟通。想表达坏情绪,不敢;想表达爱意,又说不出口。
每次跟我媽打电话,她总是习惯性地说 “干啥”“快讲”“知道了”,连一句“再见”都没有,和我爸相比,她算是好的,老爷子在电话那头的回复永远一个字“喂”“哦”“好”,再准备讲点什么,那边已是嘟嘟嘟的忙音。
为他们过生日,是让我为难的事情。拒绝去饭店、拒绝买蛋糕、拒绝买礼物。但还是得买,我妈拿到礼物后,一般会挑这不好,那太贵,但最后还是美滋滋地收下。
我爸的手机坏了。在他生日时,我买了款智能手机送给他,打算教他上网玩微信。谁知摆弄半天,他还是不会,我有点烦了,他直接火了:“我要按键的,你搞这个东西给我,把我都变成弱智了,给我干吗?”把新手机一扔,出门散步去了。
我气得难受,打电话给闺蜜吐槽。讲了十几分钟,闺蜜在那头一直不说话,最后来了一句,“你有什么好急的,他们当年教你用勺子、筷子,花的时间比这长多了。”
不知怎的,听了这话,我的眼泪一下就流了出来,从心底生出一份理解,父母离这个时代真的很远了。记得有一次帮他们电话约车,坐在车上父母打电话反复问我,不给钱真的能行?他们怎么也想不明白手机咋能付账。中国这30年变化太快,他们跟不上,也是正常。
我为什么要拉着老人进入我的世界呢?
父亲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代大学生,离开乡村已经快40年,依然和老家人有着紧密的联系。今年我们打算回老家过中秋,父亲提前回去一趟,把老宅打扫整理一下。
回来后,他高兴地拿出一个翻盖新手机给我看,“你二姑带我去镇上买的,499,我就知道还有卖按键手机的。”我看着那个山寨手机,再想想我花几千块钱买的智能机,不禁摇摇头。突然明白,合适才是最好。
收拾书房,我发现父亲那只旧手机还躺在书桌上,重启了一下,居然亮了。随手翻了翻,发现短信的收件箱里都是我发给他的短信,到哪儿出差了,落机了,住进酒店了,什么时候要回来。一条一条,跨越好几年的时间。
那些短信,他从来没回复过。但是,也从来没删除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