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的讨论式互动教学探索

2017-04-12 02:02朱征宇曾令秋杨广超
计算机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中心教学模式课程

朱征宇,曾令秋,杨广超

(重庆大学 计算机学院,重庆 400030)

教育与教学研究

以学生为中心的讨论式互动教学探索

朱征宇,曾令秋,杨广超

(重庆大学 计算机学院,重庆 400030)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也是我国工程教育教改和实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必然趋势。文章根据近两年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探索,提出一种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讨论式互动教学模式,并阐述在实施各个教学环节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素质教育;讨论式教学法

1 概述

1.1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早在19世纪中期,人本主义心理学开始在学术界崛起,它强调天赋人性,要求从人的主观意识出发,从整体上理解人的学习动机和人格特征,特别强调人的内在意识和所具有的主动性和自主选择性,认为人根据自己的意向,确定自身的存在价值。这些观点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奠定了基础[12]。1952年,在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举办的“课堂教学如何影响人的行为”学术探讨会上,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首次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并将其应用到本科教育层面[23]。在20世纪末,针对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欧美各国教育开始将视角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结构。1998年10月5—9日,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在巴黎召开,各国高等教育界、经济界和政府机构的4 0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大会宣言《21世纪的高等教育:观念与行动》指出:当今是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界,高等教育显然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视角和新模式[24]。可见,“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日益成为全世界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不仅区别于传统的教学者和学习者的角色,还共同担任研究者的工作,因为教学和研究探索在教学过程中是紧密结合的[5]。这种教学模式符合习明纳教学模式的特征,是一种讨论式的模式,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研讨学问,通过解决学生实际问题而达到学习知识的教学活动。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属于灌输接收型,一般是教师讲解知识,学生接受知识,课后复习、完成作业。然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5],提倡的方式则属于研究互动型,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收集知识,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教师评价、总结。它的目的是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并锻炼逻辑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学生也可以以小组为基本形式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协作完成学习任务。

1.2 主要优点

1)强调知识与能力并重。

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就算教师讲得再精彩,学生除了在知识上有所收获外,在其他方面受益不大,而且因为教师长时间单调、枯燥地讲授知识(概念—公式—定理),学生难以专心,缺乏学习兴趣。但是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独立或小组合作分析、解决问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锻炼逻辑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不但能够学好知识,而且能提高自主学习与他人协作等诸多能力。正如我国古语所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沈阳化工大学校长李志义曾于2014年指出[7]: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需要实现四个转变——从灌输课堂向对话课堂转变,从封闭课堂向开放课堂转变,从知识课堂向能力课堂转变,从句号课堂向问号课堂转变。知识与能力并重,是我国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

2)与工程教育认证相一致。

工程教育认证是全世界推崇的一种先进的教育认证体系,目前已有许多发达国家加入到《华盛顿协议》联盟。2013年6月19日,我国也加入了《华盛顿协议》,这表明了我们工程教育质量得到了国际工程教育界的认可。

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心理念中[6],有两个重要的特征:一是“产出导向(目标导向)”的教育取向;二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相比主要注重知识传授的传统模式(教师讲得精彩),“产出导向”和“以学生为中心”更看重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学生有多少收获)和综合效果(学生有哪些方面的收获),它不仅包括知识的获取,同时也更看重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兴趣、钻研精神、协作意识和创新意识等方面的提升。

1.3 实施难点

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探索,国内已有一系列研究文献,这些文献从不同角度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给出了自己的诠释,使人得到一些启发。

例如,文献[2]分别从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两种不同教学结构出发,在理论基础上对各自不同特点进行分析;文献[8]指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促使教师话语在量和质方面发生变化,呈现出复杂的话语结构与丰富的话语形态,突出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文献[9]则以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某课程为例,介绍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大纲的设计理念和具体做法;文献[10]分析指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应强调“对课堂行动教学管理的创新、师生关系的和谐和以学生自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而在教学方法改革策略上应注意“树立以学生为中的教学理念、发挥教师引导作用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考核评教机制”;文献[11]为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能力及达到“在做中学,在做中教”目的,提出了一种如何进行教材编写的构思;文献[12]阐述了为适应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转变传统的以管理为职能导向的设计思路,如何构建新型教学管理系统的体会;文献[13]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基本含义,从理论和实践、广义和狭义4个不同侧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一些主要途径;文献[14]从教学程序和教学活动的时间、空间安排两个角度,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成进行讨论,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但总体而言,目前的研究还很不成熟和完善,针对不同课程如何具体并有效地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尚未形成一个普遍实用的方法。其难点可概括为一点:新模式虽然好(模式理念新),但操作难度大(操作方法难把握)。

虽然对于计算机课程如何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也有一些文献[15—18]进行阐述,能为从事计算机相关课程教学的老师提供一定借鉴,但要达到预期的目标,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大学高年级(大三和大四)的学生已经具备较好的自学能力和较强的交互能力,且有自信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主动发展意识好,这些品质都非常有利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开展。

2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体会

2.1 课程整体规划

首先,教师应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精心组织好每次课程(2学时)的任务,包括两个方面:①每次课的课程教学目标(包含通过课前、课后的学习拟全部掌握的任务);②每次课的课堂教学目标(仅包含课堂内完成的任务)。

其次,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15~20组(每组2~4人,依学生数量而定)为宜,这样规模相对稳定,不受人数多少的影响,既便于课堂讨论,也便于按小组考核。

在教学探索中,教授的课程是数据库系统,共3.5个学分,理论教学48学时,实验教学16学时,教材为耶鲁大学的《数据系统概念》。对24次课程规划如下:引言(1讲)、关系模型与SQL(2~4讲)、E-R模型(5讲)、案例讨论(6讲)、关系数据库设计(7~9讲)、物理存储与索引(10~11讲)、案例讨论(12讲)、查询与优化(13~14讲)、作业讨论(15讲)、事务管理(16~19讲)、案例讨论(20讲)、体系结构(21讲)、 对象数据库和XML(22~23讲)、作业讨论(24讲)。限于篇幅,每次课的课程教学目标和课堂教学目标在此不详述。

2.2 预习开展方式

(1)根据每次课的课程教学目标,教师通过Word文档形式,在上一次课结束时给出下一次课(第一次课除外)明确的预习任务。其中,不仅要求学生按小组认真预习相关知识点,而且还应给出较全面的思考问题,内容涉及基本概念、方法和问题等,便于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思考和掌握。

(2)根据每次课的课堂教学目标,教师还需精心给出下次课堂讨论主题。一般4~5个,20分钟左右讨论一个主题,每个主题还应包含3~5个问题,可以是与核心概念、重要方法或理论相关的思考问题,要求学生在预习时按小组讨论、交流。一般情况下,每次课的课程教学目标应有一半左右的知识点要求学生在自学中掌握,另一半疑难知识点则是需要在课堂讨论中重点解决的。

2.3 课堂开展方式

精心设计好每次课堂的讨论主题和执行次序,并依次按照每个主题下面的一系列思考问题,逐一进行如下的交流互动环节:

(1)让学生小组先表述自学后的观点和认识。对于正确的认识,教师一定要及时肯定,对有问题的地方也要认真提出。

(2)让其他小组进行补充或表述不同观点。教师应注意询问依据。

(3)教师最后进行总结,并对重点需要释疑解惑的地方做补充讲解。

需要注意的是,课堂讨论主题一定要针对关键问题,千万不要面面俱到,否则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对关键问题进行充分的交流。课堂上,重在对疑难问题的讨论、去惑和补充讲解。

对于活跃的班级,一般建议采用随机提问的办法,学生小组需全面准备。对被动学习的小组,也可考虑在预习时即为这些小组指定2~3个讨论主题(包括该主题中的一系列问题)。

2.4 课后作业处理方式

(1)对于课后作业,在整个课程可安排2次左右的课堂集中讨论,主要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必面面俱到。但要特别说明的是,一般应尽量安排作业完成好的学生来进行介绍,并请其他同学交流不同看法,最后教师再进行必要的点评。

(2)对于完整的习题参考答案,可滞后一段时间公布给学生。

2.5 课外实践训练

高年级的计算机课程,多半都应含有综合性的实践训练,数据库系统课程自然也是如此。我们的具体做法是:设计3个左右有针对性的阶段项目,强调知识综合应用,如E-R图设计、关系模式转换、模式规范化设计等,并将学生实际的完成情况作为教学案例,用3次左右课堂教学,进行专题讨论,以帮助学生发现和理解知识应用中的问题:

(1)先让学生们对案例进行交流,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则主要把握讨论要点,恰当提出问题和控制讨论节奏。

(2)然后老师进行最终点评,对回答好的学生多肯定,对回答不清的地方或疑惑之处进行讲解。

因为这种教学案例来自学生自己的实践,所以更能调动学生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思考,讨论结果当然更加具体、生动和有效。

2.6 考核方法

考核方法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至关重要,公平与合理性必须得到保证。我们在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做法是:采用“五五开”制度,即平时成绩占50%,期末考试占50%。

(1)为了便于小组合作与交流,平时成绩按组评价。包括三个部分:课堂讨论(25%)+实践训练(15%)+课后作业(10%)。因为课堂讨论非常关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提升他们学习的自主性,提升课堂活跃度,故占比25%,甚至可以占比30%(此时对应的课后作业降为5%)。

(2)期末考试则按个人成绩评价,以有效区分同组学生的差别,使评价更为客观。

需要指出的是,平时成绩若也需要对同组学生进行进一步区分,教师可在对各小组进行讨论记录时,首先按照5个等级A(95)—B(85)—D(75)—C(60)—E(差)对小组计分,同时标记具体回答的学生姓名,从而可将各组内的学生细分为a—b—c 3个等级。例如,一个小组的成绩为A,则该组中a等学生对应为95分,b等对应90分,c等对应85分。其他等级的组内学生计分以此类推。但是在这种评分方法中,教师的记录量较大,处理不好还会影响小组间的合作,所以要谨慎采用。

3 学生适应度分析

为了了解学生对于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实际学习感受,我们在这两次课程结束时都对学生进行了简略的实践调查问卷,表1是对学生实际反馈情况的真实统计结果。

表1 学生反馈情况统计结果

可以看出,对于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学生总体上是认可的。学生对课程的适应情况和在课堂中的注意力集中情况都非常好,课前预习工作量也不是很大,而且课堂中交流、讨论的时间较为充裕,教师讲解的时间一般不超过总时间的50%,这显著提升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和课堂专注度。

4 总结与展望

我们现阶段对面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讨论式互动教学尝试的大方向是值得肯定的,因为从学生发生的变化中已经发现一些良好的趋势:①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多数学生对要求预习是持欢迎态度的;②提升了学生在课程讨论中的积极性,多数学生愿意主动、大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愿意参与到同学们的交流中;③在一定程度上还能起到促进小组间学生互帮互助的效果,尤其是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组合,更能加深学生们之间的交流;④能够明显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关注度和注意力,其他学生的不同理解、老师的针对性提问或追问等都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当然还有许多不足和缺憾有待摸索和改进,包括如何更好地调动学生花更多的精力去深入预习,如何进一步减弱教师在课程上的主导作用以形成更自由的交流互动环境,以及如何更好调动学生在课外主动交流和相互帮助等方面。这些都是我们下一步工作探索的重点。

[1] 陈坚林. 关于“中心”的辨析——兼谈“基于计算机和堂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中的“学生中心论”[J]. 外语电化教学, 2006(5): 3-8.

[2] 郑媛媛. 关于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的探讨[J]. 考试周刊,2014(53): 175-176.

[3] 洪丕熙. “以学生为中心”——罗杰斯的教学原则和它的影响[J]. 全球教育展望, 1984(2): 23-24.

[4] 徐同文. 现代大学为什么要以学生为中心[EB/OL]. [2016-09-14]. http://edu.people.com.cn/GB/1055/6801276.html.

[5] 曹怡. 浅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J]. 科教导刊, 2012(9): 83.

[6] 吴岩. 五位一体”高等教育评估制度与工程教育认证[R]. 重庆: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2013.

[7] 李志义. 适应认证要求, 推进专业教学改革[R]. 重庆: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2013.

[8] 姚少霞, 于夕真. 讲授课堂教师话语研究——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J]. 黑龙江教育, 2015(12): 48-50.

[9] 王娜. 经过有效设计的课程大纲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研究——以“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课程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 2016, 03(11): 73-74.

[10] 洪杨. 高等院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 求知导刊, 2015(13): 86.

[11] 李婉靖. 对中职《SQL Server》教材编写的思考与探索[J]. 中国科技创新导刊, 2011(16): 99-100.

[12] 赵华.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管理系统的构建[J]. 无线网络科技, 2005(19): 48-50.

[13] 乔旺忠.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含义及实施途径的认识与思考[J]. 医学教育管理, 2015(1): 19-22, 47.

[14] 罗鸿.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初探[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s3): 135-137.

[15] 王文强.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1(14): 226-227.

[16] 宁建飞.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在计算机语言教学中的应用[J]. 福建电脑, 2012(10): 96-97, 215.

[17] 丁俊.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改革尝试——以计算机操作类课程为例[J]. 当代职业教育, 2014(7): 43-45.

[18] 张嘉.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5(1): 180-181.

(见习编辑:张 勋)

1672-5913(2017)03-0124-05

G642

2014—2016年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以学生为中心的强调工程实践和能力培养的计算机专业课教学模式研究” (142006)。

朱征宇,男,教授,研究方向为智能检索数据挖掘和教育教学法,zhu_zhengyu@cqu.edu.cn。

猜你喜欢
中心教学模式课程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